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语文教学 >分析作文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果结论

分析作文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果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1-28 点赞:34133 浏览:15815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要促使体语文能力全面提高。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能力的塑造培养主要体现在作文训练上,但是综观中学作文教学整体状况却不容乐观,教师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传授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养成之间始终存在差距,作文教学该如何进行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焦点话题。为什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会存在这种现象呢?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素材、作文知识储备不足之外,关键还在于我们的作文训练留给学生思维主动发展的空间远远不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作文创作过程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词典》中认为:“作文过程大致可分为观察思考、思维加工、文字表达、修改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感知到想象,从形象思维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对照我们的作文现状,就会发现所谓的作文教学只是停留在一个“命题――习作――讲评”的简单模式上。每次作文训练,都是这一模式的单一循环,从命题到讲评,既没有考虑学生有无足够的知识储备,又没有把学生每次作文训练进行纵向的联系、横向的对比。这样的作文教学只是在数量上完成了作文训练的要求,却割断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的作文练习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因袭模仿上,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体系,也就谈不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了。
那么,在作文教学实际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促使其思维能力的提升,收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呢?通过中学作文教学实践,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摘自:毕业论文文献格式www.udooo.com

一、树立主体地位

作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知识的传授过程,在学生写作文时,伴随着写作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都需要全程参与,但是从作文教学的过程来看,作文教学的组织、调控都是由教师设定教学方案,形成一条“命题----习作---讲评”的狭窄的单一模式,学生只能以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准星。这种课堂作文模式使学生丧失了采集原始信息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指令,不能与教师进行充足交流,束缚了学生作文个性的自由发挥。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起支配作用的主体性地位难以实现,也就不可能获得思维发展的机会。
所以思维训练的前提就是要学生真正发挥主体性作用,拓宽学生信息交流的空间,增强学生作文的主动权和灵活度,让学生成为作文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放开学生作文写作限制,使学生的生活体验、思维水平与作文训练同步进行,注重学生作文的个性发挥与独立思想的宣泄,从而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获得主动,能够真实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在作文实践中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二、引进源头活水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侧重于作文技巧的讲解训练,不停地教给学生一些抽象的写作方法,却不知离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只讲技巧内容如同沙地筑楼,缺乏生动鲜活的生活素材,高楼就无法修筑。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急需打开课堂的大门,引进源头活水,拓展学生作文的生活广度。如果说树立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主动感受生活,那么,引进源头活水则要求把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四十五分钟拓展到整个社会生活,放开学生的手脚,大胆感触精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主动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检测、恶、丑,从而拥有比较深厚宽广的生活素材。

三、激活写作兴趣

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作文课上尤其要重视把作文与学生亲身体验或观察的生活实践的联结点找出来,激发学生共鸣,引发学生写作的灵感,使学生有兴趣写作。
这实际上是要求在学生思维成果达到临界状态时,使学生找到生活与作文的结合点,让学生把获得的材料内容,能够加以抽象整理,运用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分析眼前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结果,最终使学生的内在思维活动通过语言文字外化成为文字作品,从而完成一次作文训练。
这就要求结合学生生活实践,挖掘其内在潜力,不断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诉,最终让学生由写作的参与者变为主动倾诉的主体人。

四、构架全程体系

在作文训练中,对作文目标的设定往往只限于某一次作文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却忽视了整个作文体系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人为地割断每次之间的联系,势必会让每一次的作文教学成为一个个孤立存在的点,不能够在学生思维中形成体系观念。
学生作文是一个布点积累储备的过程,这个积累储备也包括作文训练目标不同的作文之间的相互联系。让作文训练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由“命题——习作——讲评”的狭窄单一的思路模式转而成为由不同形式的作文训练共同构成的作文体系。让学生透过不同的作文形式,把握作文过程中内在的具有共性的作文思维的共同模式,从而打破作文文体形式的限制,能够从内在思维品质上抓住作文的心理过程,使整个作文体系形成与思维训练相关联的统一过程。
让学生在作文全过程体系之下体会不同作文形成的共性与差异,从而具备作文过程中一般共有的思维品质,同时也能够把握作文形式之间的差异,在写作时可以随时抽取思维储备,成功地完成每次作文练习。
只有全面开发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通过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才能最终注入作文训练以活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维活动能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思维能力,更好地收到作文教学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袁敏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 7460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