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政治教学 >生活如何让品德和社会(生活)教学回归生活

生活如何让品德和社会(生活)教学回归生活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27097 浏览:12130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2-1578(2012)09-0232-0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要让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人、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新的生活。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做到有时效性、有针对性。

1 将学生的生活实践引进课堂教学中

教材主要不是作为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是学生开展活动可利用的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堂内容中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课前,笔者先把班上几名学生婴儿时、学前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笔者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学的布娃娃玩具,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件普通的玩具,但那是她生病时,她妈妈背着她走了二十几里山路来到医院为她治病,住院期间她妈妈为了哄她开心给她写的。这位疼爱孩子的妈妈打动了很多人的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udooo.com

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付出的艰辛,从而让她们在心中悠然升起对家长的爱。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体验。

2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2.1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种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父母的难处》,在“哪些难处和我有关”环节中,笔者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笔者随机进行价值引导,如:谁有过不理解父母难处的体验?说说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盲目攀比、不自觉、挑食等不良表现和习惯给父母带来了烦恼、忧虑、担心、无奈,让父母为难。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生活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特别是那些与自己相关的难处。

2.2现场采访

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互相采访,可以使他们对自己所关注的问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网络连接你我他》一课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认识到当代是一个信息的时代、网络时代,认识到网络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然后让学生分组以“你是怎样利用网络的”为主题进行采访,采访的结果在全班交流,老师相机引导,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网络虽然神奇,但是我们如果不好好利用网络,它将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在采访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使用网络的正确方式。再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记者,红军战士小董和受日军迫害的李奶奶,模拟小记者采访。同学们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人民群众结束侵略的历史,挺直腰杆生活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3 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连接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3.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调查

学校的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学《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一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学生发现地球上能够被人们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例如:石油、煤炭、天然气以及金、铜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再大,也有采完的时候,而水、大气、土地、生物资源,虽然是再生资源,但如果利用不合理,也会失去它们的利用价值。通过调查,学生发现我们这里虽然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全国好多地方还常年闹水荒。经过调查,再加上课堂上老师的引导,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我们要善待资源,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以身边的小事做起,要用自己的爱心、智慧和双手珍爱地球,保护地球资源。

3.2 引导学生进行参观访问

这种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如教学《的背后》一课后,笔者让学生利用检测期参观皇家园林—圆明园,访问革命老前辈,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明白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使学生立志发奋学习,长大后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力量。

3.3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每逢重阳节来临之际,笔者就会组织学生去五保户家庭打扫卫生,在活动的同时,教育学生敬老爱老。植树节的时候,组织学生为学校或者街道种一棵树,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利用学校课外活动的时候,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培养爱校如家的精神。秋天农忙的时候,组织学生到田里帮助农民伯伯收割庄稼,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教育学生珍惜粮食,不剩饭剩菜。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会触摸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人合作,并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乐趣。真正做到把教育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在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中得到全面的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各方面的素质。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