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语文教学以科研高度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以科研高度进行语文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26100 浏览:1193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专业高校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不应轻易对之,而应当提升到新的高度。为适应社会、时代对大学生语文能力的高要求,我们把每一模块或每篇文章都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以鲁迅先生的《社戏》为例,寻绎出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他”“她”的使用发展历程,揭示出鲁迅先生巧妙的表现好恶的手段。
关键词:《社戏》;“他”;“她”;“伊”
作为高等教育,教学始终是根本。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专业高校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很多教师轻易对之,泛泛而教,没能达到大学语文所要求的高度。笔者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不揣浅陋,欲以鲁迅先生的《社戏》为切入点,就大学语文如何施教发表一点浅见。
新文化运动以前,中国白话文中只有一个“他”字,可以用来表示第三人称的男性和女性,甚至也可用来表示无生命的事物,相当于“它”。例如:又见他(潘金莲)浓妆艳抹了出去,归来时面颜红色。(《水浒传》第二十五回)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大大推动了中国白话文的发展。在白话文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大师们都曾遇到过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第三人称的男女性怎样区分指代。有的干脆沿用旧俗,男女混用一个“他”字,有的用“伊”来代女性的第三人称,有的竭力创造新字来表示女性第三人称。鲁迅先生也是较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大师之一。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着许多例子可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当时的“他”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些例子:
例1: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那个女人)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狂人日记》(1918年)
例2:伊(九斤老太)的儿媳七斤嫂子正捧着饭篮走到桌边……——《风波》(1920年)
例3:那时人说:因为伊(豆腐西施杨二嫂),这豆腐店的写卖非常好。——《故乡》(1921年)
例4: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老女人)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流了。——《一件小事》(1922年)
例5:四铭太太正在斜日光中背着北窗和她(四铭太太)八岁的女儿秀儿糊纸锭,忽听得又重又缓的布鞋底声响……——《肥皂》(1924年

摘自: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女性第三人称的指代用哪一个字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以1920年上半年为界,这之前男女混用一个“他”字;1920年到1924年期间,鲁迅先生专门用“伊”来指代女性第三人称;1924年后,亦即在《彷徨》的作品中,鲁迅先生开始用刘半农先生创造出来的“她”来指代女性第三人称。
可是,笔者在讲授鲁迅先生的《社戏》过程中,却发现鲁迅先生在此文中“他”和“伊”用得很乱。《社戏》发表于1922年,正是鲁迅先生专门用“伊”来指代女性第三人称的时期。请看下面这几个例子:
例1:母亲便宽慰伊(外祖母),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例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声音)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例3:我忍耐地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老旦)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
在这里,可以发现鲁迅先生那个时代的“他”,除了能指代男女性的第三人称以外,还可以指代事物。
老旦、外祖母、母亲都是女性,何以厚此薄彼呢?何以所用指代词不同呢?让我们细读《社戏》这篇小说,请看这一句:“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鲁迅直接把老旦称作“东西”,少年迅哥对老旦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那么,称老旦为“他”也就不难理解了,作者是把老旦当作东西来对待了,这儿的“他”就相当于现在的“它”。一个“他”字生动地传递出少年鲁迅的好恶——厌恶老旦。真可谓“一字传神,一字关情”!
整个教学过程分成问题的提出、布置任务、查找资料、分类整理资料、研读对比资料、讨论、得出结论等环节,由此可以锻炼学生的检索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可谓一箭多雕。
所以文章虽旧,旧瓶装新酒,用得巧妙,不是泛泛讲授,而是以科研的高度来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