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管理 >试述课后以数学课后复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查抄袭率

试述课后以数学课后复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1-20 点赞:6573 浏览:1710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目标;是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的需要。新课程下的数学复习应该是互动的,复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它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复习,质疑,能力,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目标;是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的需要。如何在课后复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1.在课后复习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课后复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学生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一是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敢于向同伴质疑;二是鼓励学生抛弃传统的观念,敢于向教师和书本质疑;三是启发学生提出与教材重点、难点密切相关的问题,特别引导学生提出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能力。如在复习“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利用学具探究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后,有的同学说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说不是,两个不同的结论让学生陷入矛盾中。我趁机让学生围绕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展开辩论与交流。通过操作和测量后,同学们得出:当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时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树立了学生想获得更多知识的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巧于解决问题。

2.在课后复习中培养理知识的能力

一堆珠子用手抓拿不了几个,但若用线串起来拿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复习数学也是如此,应注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由整体上系统掌握有关知识。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梳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当然,整理时要有针对性,应针对平时上课的不足处、失误处、作业的问题处、思维的疑难处进行整理复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复习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3.在课后复习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所提出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其说它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如说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说得更确切一些,它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复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呢?
3.1 尊重学生的复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提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教学中,我让每个学习小组相互交流,找出本组多数人喜欢的复习方法。对每个小组列出的复习方法我都一一作出了肯定,并对他们提出一些建议,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进行复习。许多学生都反映从同学身上学到了许多,找到了较为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教”应建立在“学”的基础上,在改变教法的同时,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地指导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去复习。
3.2 抓住学生的易错点,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揭露错误的本质。对于复习题中学生易出现的解题错误,很多老师总是迫不及待、三番五次、苦口婆心地给学生指出,然而效果不佳,学生还是屡教不改。复习不应该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应该落实到课堂上,发现错误、寻找错误原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几个同学做完作业或考完试后便喜欢互相对答案,若答案不一致的,便会出现争论,争论过程中每个学生便会把知识以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摆出来,错误的理解便会有一些同学反驳和更正,这无形中就是一个知识的再现和深化过程。因此,对于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应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究、去揭露错误的本质,教师只需要在恰当的时间作出必要的提示和补充。

4.在课后复习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udooo.com

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引导学生探索:课桌椅摇晃该怎么办?其中运用了什么数学道理?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再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后,可让学生计算学校升旗杆的高度。通过观察、思考后懂得运用“相似比”的知识,先测量一根两米长的竹竿在阳光下影子的长度,如果这时刚好是1米,杆长是杆影长的2倍,在同一时间升旗杆也是其本身影长的2倍,知道杆长:杆影长=升旗杆长:升旗杆影长,只要测量出升旗杆影长有几米,就能算出升旗杆的长度了。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既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课后复习中发展不同学生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理念提倡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需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进行复习时总是一刀切,这对于学困生来说对知识一知半解,而对于尖子生来说则得不到提高。新教材的编写非常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水平,复习题的
设计分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组,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教师应该在复习中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高低,兴趣差异等,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分层次”的分层教学方式进行复习,在教学时不防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即学困生、中等生、尖子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便可做出相应的复习要求。对“学困生”,适当降低要求,鼓励他们认真完成“复习巩固”这组题,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用在基础知识的磨合上;对于中等学生则更多地关注对知识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即要求学生完成“综合运用”这组题;而对尖子生,则应注重对知识的拓宽与发展,即主动挑战“拓广探索”这类题。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在量力而行的过程中便能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新课程下的数学复习应该是互动的,复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它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陈明华,林益生主编.《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郭东歧主编.《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3] 罗增儒编.《中学数学课例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