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继续教育 >论前瞻粤澳教师教育合作:历史回顾和进展前瞻如何写

论前瞻粤澳教师教育合作:历史回顾和进展前瞻如何写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23003 浏览:988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从教师教育在粤澳合作中的战略意义角度切入,在细致梳理粤澳两地在教师教育领域合作的历史阶段与突出特点的基础上,立足于粤澳双方所共同面临的发展形势和教师教育的客观需求,提出基于全方位合作和综合改革基础上教师教育“区域协同”的构想。围绕这一新构想,文章提出了建立职前联合培养机制、搭建职后培训合作平台、促进教育科学研究合作、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优势领域合作办学等建议。
关键词:粤澳合作;教师教育;区域协同;综合改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广东和澳门的教师教育,既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又有共同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指向。在粤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教师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满足粤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全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理论命题与实践课题。
一、教师教育:粤澳深度合作的战略性领域 教师教育不仅具有基础作用,而且具有强劲的带动功能。特别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澳门回归以及区域合作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通过广东与澳门在教师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牵引和带动澳门与祖国大陆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广泛而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无疑具有超越教师教育工作本身的战略性意义。

(一)实现粤澳教师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广东与澳门的教师教育各具特点、各有优势、各存劣势。总体而言,广东的教师教育体系完备,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教师教育的总体规模和层次水平比澳门占优。相比而言,澳门的教师教育起步较晚,加上特殊的历史因素导致其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但是,澳门的教师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具有较为开放的国际化向度,特别是其回归后的系列改革和探索,对于广东乃至大陆的教师教育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因此,广东和澳门在教师教育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无疑有助于两地教师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进而可更好地满足两地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促进粤澳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广东和澳门毗邻而居,历史同源、文化同宗、语言同系、交通便利,百姓生活交往甚密,在国际竞争中唇齿相依,在国家发展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战略性意义。伴随着粤澳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与发展,两地教育的交流与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其重要的牵引和带动因素。因此,广东和澳门在教师教育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无疑将有效牵引和带动包括广东在内的祖国大陆与澳门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增进澳门与内地之间共同的民族认同

自回归以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澳门人民的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日益增强。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背景、政治纷扰、文化偏见等多方面因素,时至今日,促进澳门居民与祖国大陆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认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教育不仅培养心智,而且有益博大心胸。青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将影响他终身的价值取向和感情依附,教师恰恰是引导青年受教育和成长的关键。因此,通过广东和澳门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合作,引导和帮助两岸师生以及由此而牵动的家庭、民众共同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共同面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四)探索全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道路

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教师教育是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广东和澳门发挥改革开放前沿、毗邻而居的地缘优势,在教师教育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先行先试,共同探索教师教育的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构建一个互为补充、开放灵活、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怎么写作于粤澳两地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满足粤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澳门地区与祖国大陆的文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udooo.com

化交流,同时也能为国家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积累经验、探索道路,进而激发和推动全国各地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二、单向输入:源于历史与需求的自然演进 广东与澳门在教师教育领域的联系与合作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的协和女子中学三年制幼稚师范班,其后历经执信女子中学附设师范班、德明中学幼稚园特别师范科的延续,直到20世纪80年代华南师范大学的介入,双方的合作进入大规模推进的新阶段。概括起来,这段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初。澳门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是1938年1月由广东迁至澳门的“协和女子中学”所设的师范班。 1910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广州开办“慈爱幼稚园”,翌年为培养师资开办“慈爱保姆传习所”,即协和女子师范学校的前身。1935年,遵照教育部关于私人不得办师范学校的规定,改为协和女子中学,招收高中普通科。由于幼稚师范成绩显著,特准继续开办幼稚师范科。抗日战争后,学校被迫迁于广东台山公益埠,1938年又从公益辗转迁到澳门。协和女子中学在澳门的师范课程分普通师范和幼稚师范两项。除了跟随迁至澳门的学生外,澳门本地初中毕业生也纷纷投考,全校中、小、幼及师范生一度增至900余人。与“协和女子中学”同时期由广东迁至澳门开办师范课程的,还有“广东省立执信女子中学”。广州执信学校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革命志士朱执信于1921年10月创办的。1924年学校增设高中师范科,1928年实行男女分校,易名“广东省立执信女子中学”。抗日初期,学校曾迁至南海碧村,1938年10月再迁至澳门。与其他迁至澳门的学校不同,受政治风波影响,执信学校在澳门的办学至1942年即宣告结束,但其培养的部分师范专业人才却留在澳门从教。这一阶段联系广东与澳门教师教育的第三所学校是1946年在广州创办并于1949年迁至澳门的德明中学。该校于1953年始办师范,主要的对象是香港学生,但也有少部分澳门高中毕业生就读。该校的办学特点是实行招收高中毕业女生,加以一年的专业培训的新学制,有别于“协和女子中学”招收初中毕业生培训三年的幼师学制和澳门本地建立的濠江中学招初中生作一年训练的简师学制。

中国论文中心www.udooo.com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udooo.com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udooo.com

(四)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平台

在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教师终身学习和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日益成为突破传统学习形式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背景下,粤澳两地可以依托广东“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全国领先的网络教育平台等优质学科、师资、设备和课程资源,积极探索实施教育资源共享计划,建立面向未来的粤澳教师数字化资源学习港和教育信息化综合怎么写作平台。双方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教育单位可以依托这一平台,共同开发教师教育网络资源和课程,建设多层次、多形式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案例库和学习中心,打造天网、地网、人网三网融合,依托信息网络远程教育方式与资源保障实现三地跨境学习交流、培养培训和研究合作,实现在课程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实习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合作共享,为两岸各阶段的教师提供内容丰富、更新及时、使用便捷的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网络资源,支持他们开展灵活自主、高质量、移动化的自我学习和教育。

(五)开展优势领域合作办学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高等学校与港澳知名大学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着力引进国际化人才,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促进教育国际化,形成良性互动新机制。”⑧粤澳双方可以在条件成熟的高等学校和有关的学科领域中实施联合办学计划,促进双方有关优质学校和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合作,开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广东或者澳门建设高质量的学校、教学单位或研究机构,更好地怎么写作两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
结语
粤澳两地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区域协作,是在积累和沉淀了近一个世纪基础上的大胆构想与创新设计。这一宏图大业的实现涉及政策、资源、组织、制度以及工作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和配套,既需要教育部、国务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有关各方以前瞻的眼光和更加广阔的胸怀统筹规划,积极行动;又需要有关高等学校、社会组织以及粤澳两地同胞的积极参与,热心支持。各方应该共同站在粤澳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区域综合实力更加强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密切配合。
(课题的研究和围绕粤港澳教师教育合作方面的构想,得到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广东省教育厅以及人民政府驻香港、澳门联络办公室和华南师范大学有关领导的悉心指导。华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外事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处、学生工作处、教育科学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等单位提供了相关资料。论文关于粤澳合作的历史分析主要根据刘羡冰、冯增俊、柯森等专家学者的文献资料整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注释:
① 数据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外事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② 资料来源:《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2月发布。
③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11年3月签订的《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④ 如1996年颁布《私立教育机构之教学人员通则》,1997年颁布《培训幼稚园及中小学教师之法律制度》,2006年颁布《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2007年颁布《免费教育津贴制度》,2008年酝酿出台《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等。
⑤ 根据2010年广东省教师工作会议材料整理。
⑥ 数据来源:广东省教育厅的有关统计,参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讨论稿)及起草说明材料。
⑦⑧ 参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2010年10月发布。
参考文献:
刘羡冰著.澳门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

2.220,237.

[3]王敏.澳门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分析与展望[J].全球教育展望,2009(6):54—62.
[4]柯森.港澳台教育改革与发展异同及其解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5.
(责任编辑 于小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