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研究 >“双转移”战略下珠江三角洲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双转移”战略下珠江三角洲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收藏本文 2024-02-22 点赞:14770 浏览:602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以珠三角86所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的详细数据为依托,从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以来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出发,探讨“双转移”战略下珠三角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即产业转型升级迅速拉动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并峙”的特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珠三角高职教育存在目标不高、布局过于集中等问题,同时也在“双转移”战略拉动下呈现出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扩大规模、调整布局、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统筹能力良好等趋势。
关键词:双转移; 珠三角; 高职教育

一、“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

1.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这体现在珠三角工业向重型化和高级化转变的速度以及三次产业结构方面。2005年至2009年,珠三角的轻、重工业结构比由17.4%、24.7%调整到15.3%、25.9%,重工业比重4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制造业中的“现代性”和“先进性”成份日益增加,2009年珠三角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2842.74亿元,装备制造业实力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3 ∶ 47.8 ∶ 49.9,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竞争力不断高端化: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迁出,大型企业纷纷进驻珠三角

一些高能耗、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逐渐迁出。截至2011年5月,珠三角核心区6市转出、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共78184家,退出投资金额4968.69亿元。与此同时,2011至2012年规划建设广州(花都)光电产业基地、南沙LED产业基地等大型项目77项,总投资额11204亿元。[3]IBM、新加坡知识城、中国船舶集团、东方电气集团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大型企业纷纷落户珠三角。

3.产业发展不断集聚化:集聚发展趋势明显,协作配套不断深化

截至2009年底,广东形成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33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61个。[4]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珠江三角洲将根据各市情况形成知识密集型产业带、技术密集型产业带、以及沿海生态环保型重化三个产业带。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强调错位发展,形成集聚反应。

4.珠三角逐步成为世界级的创新中心

2009年开始,国家在3年内把约100家国家工程创新与研发中心集中到珠三角,创造1000亿元的产值。[5]计划到2012年,珠三角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00件/百万人口,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研发人员总量达28万人左右,到2020年,形成要素完备、支撑有力、开放包容的自主创新环境,成为世界级的创新中心。 [6]

二、产业转型升级迅速拉动珠三角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呈现“并峙”的特征

1.低端劳动力转移出珠三角,劳动力空间配置优化

一方面广东省内较高素质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高级人才从全国各地汇聚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另一方面珠三角现有大量外来工向欠发达地区转移。2010年与2007年相比,珠三角地区(未包括穗深两地)的劳动力(主要是外来工)减少122万人,缩减6.7%,东翼、西翼和山区分别增长12万人、1.5万人、25万人,增幅分别达4

源于:论文格式www.udooo.com

.6%、0.5%、6.5%。[7]肇庆、清远等城市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珠三角核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转移,从劳动力输出地变成了输入地。

2.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人力资源结构迅速优化

2010年,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步入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2010年在校生达到64.8万人,是1995年的8.64倍,充分证明了经济的跨越发展同时拉动人力资源的跨越发展。
用几组图说明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与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呈现出的“”凸起的变化特征:图1 反映珠三角10年来的经济总量跨越发展的趋势,图2 显示了1990~2010年20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趋势;图3反映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人才培养规模迅速扩大。三者的上升曲线惊人的一致。
从产业结构优化及其拉动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趋势来看,珠江三角洲经济和社会正在迅速迈向知识社会,人力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三、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力资源增长预测

1.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世界级的大都市圈

到2020年,珠三角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GDP总值将达到72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约折合19400美元),超过台湾地区现有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实现从中上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迈进的目标。
香港智经研究中心更预测2038年珠三角都会区经济规模有望超过5.5万亿美元,分别为纽约、、伦敦都会区同期的1.8倍、1.9倍、3.5倍(见图4)。按现汇折算, 2038年珠三角人均GDP约为4.5万美元,有望首次超过三大国际都会区平均发展水准,成为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世界级的创新中心、世界级的国际教育枢纽和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世界级的轨道交通网络,世界级的航空枢纽和物流中心。[8]

2.人力资源增长目标

我们对比两组数据作为未来目标的参照:2009年美国总人口为3.9亿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86% 。[9]2010年每10万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679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总数为

1.266亿人。 [10]

2010年,广东常住人口1.04亿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8214人,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856万人。[11]规划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每10万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约为16000人,要赶上美国仍需相当的努力。

四、“双转移”以来珠三角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现状:初步形成了高职教育体系的雏形,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由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多层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梯队,呈现出高职教育体系的雏形。
(1)普通高等学校日益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普通高校中一批本科院校积极与高职院校对接,培养高技能人才。如施行高职本科插班生试点,力图打通高职→高职本科应用技能类人才培养通道。目前全省共有23所本科院校开展高职本科插班生试点,计划招生5000余人。同时,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积极开设大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班。
(2)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成为广东省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力量
2011年,珠三角共有高职院校67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数的86%;在校生44.2万人,占全省高职院校的85%;教职工3.13万人,占87%;专任教师

2.1万人,占86%。①

(3)技师学院异军突起,高职教育增添了新生力量
技师学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层次的技能人才,属于高职教育。2011年,珠三角地区共有技师学院19所,计划招生人数8.1万人,在校生人数18.47万人,教职工人数约为7370人,占地面积4946.02亩,成为高

源于:论文大纲www.udooo.com

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生力量。②
2011年,珠三角各市共有高职院校与技师学院86所,是1995年的15.2倍,在校生共6

2.7万人,大大扩充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队伍。

(4)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珠三角67所高职院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共达23.12亿元。有8所高职院校获得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占广东省国家级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总数的92%。[12]有34所院校获得64门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13]广东省4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全部在珠三角。

2.存在问题

(1)总体发展目标略显保守,与珠三角“世界级都会区”的发展目标不相称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 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总体目标略显保守。珠三角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世界级的都市”以及“世界级的创新中心”。国家也提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14]。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同样是“世界水准的”。与国家的目标相比,目前珠三角职业教育的目标显然与之存在较大距离。同时,“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目标定义模糊,无法衡量。
(2)发展规模无法满足珠三角高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与当前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急切需求不相适应
珠三角随着现代产业的建立,开始从“技能时代”向“高技能时代”转变。据人力资源部门调查,2011年珠三角紧缺工人集中在现代怎么写作业和以装备制造业或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加工制造业。这些新型产业对普工的需求逐渐降低,对更高层次的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加大。[15]广东规划到“十二五”期末高技能人才要达到400万人,而“十一五”期末高技能人才供应量才222万人,缺口达178万人,即每年需增加35.6万人才能满足需求。然而目前珠三角高职与技师学院一年的毕业生约为20.9万人,远远不能填补高技能人才的缺口。
(3)高职院校布局不够合理,扎堆广州的现象较为严重
在布局上,珠三角高职院校包括技师学院大部分集中在广州地区。高职与技师学院有69%分布在广州,少数分散在佛山、东莞、深圳等地(见图5)。
2010年,广州市GD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都只占珠三角九市的28%,而高职与技师学院数却占到了69%。深圳GDP占珠三角GDP的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所占份额超过广州,达到36%,而高职院校与技师学院数却只占5%,布局和经济实力、人才需求相比严重不相称(见图6)。
高职院校布局与珠三角各市的经济实力不相匹配,未能较好的满足珠三角各市的人才需求,不利于推动珠三角产业升级转型。
(4)专业结构失衡,同构性明显,与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
根据对2011年珠三角高职院校计划招生人数的统计,珠三角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以财经、电子信息、制造类为主,比例分别为23.37%、16.91%、14.02%,其专业计划招生人数占到计划招生人数的55%,而材料与能源、资源开发与测绘等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仅占1%,专业结构严重失衡。
在专业设置方面,73%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70%的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73%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设置同构性明显。这与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严重不协调。
(5)科研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珠三角未来重要创新中心的地位不符
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高职院校共有各类研究所9个,研发中心2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数量极少。在200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29项一等奖成果中,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完成的项目达15项,没有一所高职院校在内;全国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在2010年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中,珠三角只有3所示范院校进入名单,发表论文6篇。[16]
(6)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机制尚未完善
这体现在四个方面:①缺乏全面、有力的战略规划。高职教育一直没有中长期规划,仅《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规划,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但如何规划、如何统筹没有说明。②主体责任不清。高职院校多为县市级政府举办、管理。③高职教育机制不健全。如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政策落实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市场监管机制等都不健全。④相应的制度保障诸如产学研结合等法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双证书”制度、教师编制标准等基本制度缺失,极大影响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五、 “双转移”战略下珠三角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近年来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结构优化的进一步推进对珠三角高职教育起了巨大的拉动作用,珠三角高职教育开始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发展趋势。

1.珠三角强大的经济实力将支撑珠三角率先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以及高职教育

未来珠三角大规模的产业升级、科技开发战略的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经济实力的跨越提升有实力支撑珠三角率先建设世界一流的高职教育。
(1)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并在世界上领先的高职名校、强校将在珠三角大都市圈出现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职业教育的名校和强校,如澳大利亚的TAF、德国的双元制学校等,他们在本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广东省经过几年来示范校、骨干校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职院校脱颖而出,这些院校都集中在珠三角。随着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实力不断增强,未来可以支撑这些院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职名校。
(2)将建成与珠三角大都市圈地位相符的世界水准的、高水平的职教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体系
当前,高职教育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都拥有体系完备、世界水准的职教体系,并凭借其高水准,对外输出其模式,例如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目前珠三角的高职教育已经具备了高职教育体系的雏形,随着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教育枢纽和人才培养基地,珠三角的职教体系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逐步建设成由中职教育、技师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硕士等组成的多层次的、开放性的职业教育体系。

2.高职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成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力军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主力军。历史经验证明,伴随产业转型升级,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当前韩国和台湾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超过80%,而珠三角目前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尚未超过50%,与前两者相差甚远。这意味着高职教育在规模上仍有巨大的扩张空间。随着广东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目标的制定,高职教育将进一步成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力军。

3.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将促使珠三角高职教育的布局进一步优化

珠三角各市完全有实力举办更多的高职院校,在布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改变高职扎堆广州的现象。目前,广州之外的市县在新办一批高职院校和技师学院上有所行动。例如东莞将投资近7个亿修建一个占地面积500亩,现代化、高水准的东莞技师学院校区,设计办学规模8000人;新办的惠州市技术学院占地600亩,投资超10亿,目前新校园一期工程已建设好,2012年将全面建成。
随着珠三角各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高职院校、技师学院蓬勃兴起,甚至珠三角一些经济实力强的镇、街,特别是产业发展好、综合实力较强的镇、街,也完全可以建设一批分校、二级学院等从事教育、科研、社会怎么写作的事业网点,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布局。
4.面向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新兴文化等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将逐步扩展,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对职业教育的新需求
目前珠三角产业升级加快,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怎么写作业的发展,创新、环保、新能源经济的兴起都需要高端人才,劳动力转移又使得人才市场竞争加剧。围绕这些新的变化,珠三角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在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在诸如新能源、节能材料、新兴文化产业等方面积极开设新的专业。例如目前开设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已达8所,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光电工程系,开设了光电技术与LED应用专业,计划招生100人。
而传统的商务英语、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随着产业转型的发展,供大于求的情况必然更加凸显。因此,高职教育未来的专业发展应更趋于优先发展与本市(县)重点发展相关的专业或专业群,形成错位发展,避免专业设置重复,提升专业竞争力。
5.发挥区域优势,逐步提升科研与创新能力将是珠三角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将成为区域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高职院校具有更直接怎么写作于产业创新活动的特点和优势。在双转型背景下,高职教育紧跟区域经济发展,面向战略性先导产业、新兴产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侧重于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加大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已经是高职院校必然的选择。
特别是2012年,广东省进一步深化“两部一省”产学研结合工作,开展专业镇“一校(院所)一镇”产学研合作计划,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创新资源,将其投入到专业镇的自主创新中,高职院校将拥有更大的创新与产学研空间。

6.职业教育的统筹逐步得到加强

在职业教育的统筹方面,省级政府出台了《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系统提出了2020年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思路,同时在《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划。珠三角个别地市也专门针对职业教育出台了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职业教育的统筹工作逐步加强。
但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省级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高职教育的战略规划仍没有实现;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机构仍没有设立;与职业教育培养成本相匹配的经费保障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这些都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六、结语
珠三角是广东“双转移”战略的核心与抓手,而“双转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还只是刚刚破题,未来的“双转移”战略将进一步提升珠三角的核心地位与发展水平,使其向世界级的大都市圈迈进。这对珠三角高职教育的发展,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抓住机遇,紧密结合珠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努力建设高水平、高质量、世界水准的高职教育,使其成为广东从经济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新基础,成为广东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的新支撑,成为广东从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新的驱动力。这是珠三角高职教育未来努力的方向。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