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研究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女生参和积极性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女生参和积极性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22078 浏览:9731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因为一些主观及客观上的原因,女生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参与的积极性明显低于男生,影响了她们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体育能力,也影响了大学体育教育的总体质量。大学体育教育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女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本文分析了女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充分激发她们的积极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 激发 女生 参与积极性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等院校纷纷扩招,而且女大学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其中,师范类院校的女生比例要高于男生。但是,在作为高校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女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女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她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我们要对此进行重视,分析原因,并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女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她们的体育能力,提高高校女生的综合素质。

一、影响女生积极参与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原因

大学体育教学中,女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着一些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只有对原因进行分析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积极有效的措施。根据多年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影响大学女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因素影响

女性的生理特点与男生不同,偏向于喜欢安静、稳定的环境,同时比较爱干净,在性别特征和性别心理已倾向成熟的大学阶段,女生普遍不喜欢从事体育运动,畏难思想严重,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二)心理因素影响

大学女生也应该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进一步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自己身体素质。但是,有部分女生将专业学习看得很重,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学好,专业技能掌握好,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不够,不明白锻炼身体和良好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参加体育教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体会不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也就不高。

(三)客观因素影响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家庭对孩子的关爱过度,甚至是呵护到了溺爱,对孩子保护过度,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面对困难的能力。

二、提高大学女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的策略探讨

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全面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针对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客观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注重生理与心理协调,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中,教师为女生补充生理知识,让她们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与自身生理特点,逐渐消除女生对体育课程的畏难心理。

(二)加强沟通交流,强化心理需求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女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帮助她们更好地理解体育运动。

(三)结合女生的实际,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大学体育教学可以结合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一些受到女生喜欢,并适合大学女生的体育项目,适合她们塑造形象、完善个性、体验运动娱乐,同时体现现代意识,可以提高女生气质修养、增进女生间健康交往,这样,女生在体育教学中就会积极的参与,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体育运动的重视,教学质量也会大大的提高。

(四)培养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

培养体育意识可以增强女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内在驱动力。我们首先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将体育意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她们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将体育运动融入到生活中,再在体育运动中提高体育能力,这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udooo.com

兴趣及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五)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积极向上、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现代教育改革所提倡的,特点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大学体育教学也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女生,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进步,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结语
总之,针对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不高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我们要认真、理性地对待,分析其主要原因的,并针对其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大学女生的体育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钟璞,张金平.普通高校女生体育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2).
刘珊珊.女大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6).
[3]崔彩云,慕润宽.影响高校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