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教育法学 >学生学习讲究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积极性学术

学生学习讲究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积极性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15067 浏览:6052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于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学方法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障,教学过程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途径。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政治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命是从,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唯恐说错一句话,教学效果差得很。殊不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师生配合默契,其乐融融,整个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热爱教育事业,发自内心地喜欢学生,爱护学生,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师德。教师只有真正热爱学生,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学生才会亲近教师,喜欢教师,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导入如果比较精彩,则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活跃课堂氛围,为整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成功的基石。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用充满趣味的开场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幻灯片、录像、挂图等直观形象的素材,结合与课本知识联系密切的案例,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真实可信。这种方式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政治知识。例如,在教学“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播放电影《股疯》的片段,并提出相应问题:①什么是股票?②公司为什么要发行股票?③股票投资有什么特点?通过影像资料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将其引入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此外,教师要注意,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课堂导入,常见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间接导入、实验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原有知识经验导入等。

三、巧妙设计悬疑问题,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古代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要善于设置巧妙的疑问,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讨论活动中,充分展示和表达自己。当学生思维徘徊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的解释会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感到豁然开朗。再如讲解“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一节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则材料:石油大王保罗·盖蒂在刚开始开发油井时,发现每一个油井都存在十分严重的浪费现象,且屡禁

源于:论文大全www.udooo.com

不止。于是他去请教一位著名的管理专家,专家只告诉他一句话“因为那是你自己的油田”,保罗·盖蒂恍然大悟,立刻实行了一项新措施,结果工人的积极性大增,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的浪费现象。教师可以针对这则材料提问:保罗·盖蒂用什么方法解决了浪费问题?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最终提出各种猜想,通过总结便会得出:保罗·盖蒂采取把油井收益的25%分给各个工头的方法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浪费问题。学生也会从中明白提高员工的待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方式。

四、积极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部分学生对政治学习之所以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顽强坚韧的学习精神,意志力也相对比较薄弱,而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却是十分艰苦的,其中政治课的学习又是比较困难和抽象的,学生很容易对其失去兴趣,产生畏难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多表扬、多鼓励,哪怕是一个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地进行赞扬和肯定,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途径很多,作为政治教学工作者,要多层次、多角度去挖掘这些兴趣的“源泉”,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政治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政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虎梅芳.高中政治趣味性教学措施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
姜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推行“兴趣”教学[J].考试周刊,2009(29).
[3] 王群英.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4).
[4] 耿辽.努力打造高中思想政治魅力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0(11).
[5] 孙佰玲.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责任编辑 袁 妮)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