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课程教学改革 >论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共同成长

论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共同成长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8614 浏览:333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教、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老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笔者根据“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以“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共同成长”为课题进行教改实验,略有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教学,其主体是以班级集体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个别辅导互相兼顾的教学形式,是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分层教学是通过把全班学生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为几个层次,然后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授课内容和目标进行分层递进教学。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把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使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充分发挥。其最终目的在于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开拓。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1、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的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班内学生由低到高分成ABC三个组,学生比例依次为2:6:2。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

源于:免费论文网www.udooo.com

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2、对教学目标分层

以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材的知识结构,每堂课合理地确定出三个层次的目标,A组学生达到基本目标,B组学生达到提高的目标,C组学生达到或基本达到高层目标

3、对教学内容分层

数学知识是有数学问题构成的。问题是教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链条,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链条。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网络。

4、对教学评价分层

鲜花的美丽在于赏,学生的快乐在于奖。教师的表扬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无形动力。评价时,不求人人高分,但求人人进步,按照以鼓励为主的原则,采用模糊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创新的思维模式和别具一格的解题方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适当奖励。对尚未达标的学生,要帮助其找差距,找原因,鼓干劲,树信心。

三、分层教学的优越性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班内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同时,每节课都安排尽可能高层次的问题,对培养优生也很有好处,起到了拔高助长的作用。随着教学活动层出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是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风操喂养,各取所需,共同成长的教学目的。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内分层教学是通过题组,把本节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解题,自认地学习了所要学的数学知识。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显然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地,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就自然地变教师津津乐道地讲为学生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自觉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三)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教学目标,内容及评价的分层达到因材施教。在A组学生解决抵挡题时,训练了BC两组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在B组学生解决中档题时,激活了A组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在C组学生解决高档题时,既让C组学生有所得,训练了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又让AB组学生受到启发,“跳一跳,够得着”

四、分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

2、教师的合理调控是取得成效的关键

3、积极探索教学规律,适时调整教学措施是取得成效的重要方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