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11894 浏览:476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美”是一个哲学范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更好地促进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本文结合本人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简要分析了新时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论述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审美能力
切实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一方面很有必要,另一方面也大有可为。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渗透和强化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中语文教学所必须积极应对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新时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但是还不够稳固,有很强的可塑性,语文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语文教育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心理通过文化手段不断巩固和加强。中华文明的合理内核蕴含着很多“美的因素”和“美的素材”,他们不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传承、完善和发展。所以说,在高中阶段通过语文教学手段来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无疑是最佳时期。
不可否认,在我国近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价值层面,很多高中生就面临着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他们往往是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国家民族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注重团结协作,歧视劳动人民,奢侈浪费,厌恶劳动等等。具体到学习层面,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恒心,不思进取,好吃懒做。这些都与“美丑不分”、“荣辱观念混淆”等有很大关系。教育、教师历来都被人们比喻成“心灵的工程师”,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无疑是新时期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此外,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环节,我们也缺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这也是我们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培育的重要原因。在“高考”的影响下,我们的高中教学难免带有功利性,虽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上大学的高中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顶尖”的高等学府依旧是十分稀缺的,能够考上一所“211大学”或者“一本院校”依然是很多高中生的愿望,而这其中至关重要的还是“分数”。 无论是我们的教育者还是学习者,在学习高中语文课程过程中都难免带有功利色彩,都没有意识到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把握文学作品的特性,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现行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作品,无论是散文、小说、诗歌、戏剧,还是报告文学、随笔等,它们内涵丰富、意蕴悠长、体裁全面、题材新颖、格调清新、文质兼优,不乏轻柔和谐的优美,更具雄奇激昂的壮美,也有催人泪下的悲剧美和令人捧腹的喜剧美,充满着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蕴含人物形象、情思、意境、语言表达方式等的艺术美的魅力,为我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要把握好这些上佳的文学作品的特性,借助这些美的篇章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和审美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我门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们不能单单以文解文,进行空洞的、枯燥无味的文言文授课,不能再追求一切为了考试的授课目标,我们必须改变授课方式,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自己的任务,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只有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才能在教学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三)创设课文情境,提高学生审美情感力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主观抽象的感受和体验。教材中精美的篇章是审美的对象,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必须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悟;必须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景色或情境,烘托课堂教学的氛围。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品读课文,在听觉和视觉的共同触动下体味课文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孕育学生欣赏美、享受美的情趣和爱美之心,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情感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觉欣赏美的习惯

想象力是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审美感知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必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利于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要善于设置情境、利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并声请并茂地将自己的想象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水到渠成地感知美、欣赏美和评价美。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拓宽思路,挖掘学生美的感受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养成自觉的审美习惯,在课堂上和实际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提升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徐红勤.对高中教学中实现良好课堂效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9)
[3]尹虹.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活动探微(中国语文教师优秀论文集成)[M].珠海:珠海出版杜,1999
作者简介:曾志容,200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文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工作以来多年把关高三语文教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