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绘画绘画和历史

绘画绘画和历史

收藏本文 2024-03-02 点赞:24813 浏览:1173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绘画在历史中发展,而历史在绘画中保留。油画肖像画是通过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中,彰显其人文主义的情怀。在对校史的研读与了解中有所触动,力图以绘画的形式呈现校史精神。由对校创始人林启及朱新予两位先生肖像画的创作,记录创作的过程、动机及心得。
伊波利特·丹纳:“我立志要以绘画而不是文献为史料来撰写一部意大利历史。”用绘画记录历史的行为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洞穴壁画,即便美术的起源论说法各异,但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希勒的游戏说,都不能否认这一系列事实:艺术家是社会的“痛感神经”、绘画是最古老的媒体、视觉图像甚至可以成为历史的证据。

现今,绘画不仅是记录当下更是对过去的继承。许多过去的人和事只留下了只言片语,绘画,是一种胶带,将他们重新粘在一起,便是一种新的呈现方式,能留住历史的片段,播撒精神的种子。
拉斐尔通过对《雅典学院》的演绎,追忆了那个高度理想的古代黄金时期,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出不可能再见的场景,虽说画面本身所包含的情节并不真实,但并不阻碍其作为一幅史诗大片而流传百年。这幅巨作无疑是一思想的世界,画面围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先贤画了诸多的学者名人,分别代表了古代文明中的七种学术。画面在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又有学术考究的意义,同时也是对这段“黄金时代”的再现与重组,包含了人文主义者自身的美好夙愿。
无独有偶,陈丹青于2001年所画的油画《国学研究院》用同样的表现方式来重温往日的精彩。作品表现了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这五位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大师的形象,看着当这五人齐聚一堂的画面,不禁联想到许多民国往事,在一个文化丰腴的世界里遨游。更可以感受得到这张画包含了画家许多复杂的情愫,有缅怀、有反思、有追忆,更是对文化及精神的传承。

本人以浙江理工大学的校史为主要题材,创造主题性绘画。将校史的精神和内涵用绘画的语言表现出来,力图展现理

源于:论文摘要怎么写www.udooo.com

工大学百年办学的悠久历史,及其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理工大学 “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和“求是笃实”的校风。并对其历史及文化精神展开一系列艺术实践及探索,为其的发展和延续作贡献,希望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将历史转化为艺术实践。
在中国当代美术作品中,肖像油画作品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审美的变化,唯美的绘画作品并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创作的作品需要考虑到观众的精神层面,是一种包涵历史积淀和精神象征的媒介。因此本人将以大型主题油画创作的形式,对浙江理工大学创始人及主要灵魂人物:林启、朱新予两位前辈进行深入刻画,以人物肖像画展的形式不断提醒人们两位前辈“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品质。将校史的精神和传统提炼,令其以图像的形式再现其风采,更好的流传。
此次创作林启、朱新予两人的肖像,并非甜美、平整、光滑,如此只显得俗气、呆板、忸怩作态、没有个性。油画人物肖像画创作需以时代背景及其本人性格特征为蓝本再进行演绎,本人在通过校史馆的参观及资料的搜集,浅薄地了解了浙江理工大学校史,并研究了林启及朱新予两位先生所处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同时对其各自的作风的分析,认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由内在精神出发,来进行此次创作。

林启,字迪臣,生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福建侯官人,杭州知府、杭州近代教育的奠基人。1897年4月创办蚕学馆,他认为:“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材,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倡导“求是笃实”,教育学生勤奋学习,踏实工作,学以致用,讲求实效,首开笃实之风气。
但由于时隔已远,林启的图像资料甚少。本人在对其进行肖像创作时,所能参考到的图片资料不全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了解:林启先生为杭州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身为知府的他在当时环境亦是备受尊敬,可断其性格倾向。因此在面部特征描绘以照片形象主要依据,重点强调其刚毅果敢的颜神,硬朗的身骨,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其的衣着服饰的特征多加描绘。
朱新予,字心畲(1902—1987),萧山桃源十三房村(今属浦阳镇)人,中国著名的蚕丝专家、丝绸教育家。毕生从事丝绸教育,提倡教育、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亲自编写教材,抓科学研究,积极推广科学育蚕、贮茧、机械缫丝等新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丝绸生产,培养多种人才;晚年倡导丝绸史研究,筹建丝绸博物馆,积极发展我国丝绸工业和丝绸文化事业。
朱先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与科技与教育中的人,在期间历经磨难却抹不去他对祖国事业奋斗的精神。由于朱先生活跃的年代较近,照相技术的普及,留下了较多珍贵照片。虽然在绘画时可参考的图像资料比林启先生的来的全面,但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朱先生的眼神饱含沧桑,却又笑对人生。其神韵是重难点,肖像主要取其老年时的样貌,呈现一位有着复杂经历却又乐观的慈祥老人,考虑到他力主科学研究教育等人生经历,以与学生交流为画面场景。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