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试析卢卡奇物化理论科研方法和

试析卢卡奇物化理论科研方法和

收藏本文 2024-03-16 点赞:25877 浏览:11857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物化”是卢卡奇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根据马克思《资本论》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提出“物化”范畴,并且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作了完整阐述。主要

论文下载中心www.udooo.com

探讨卢卡奇所提出的物化理论的内涵、物化的具体表现以及物化的克服,力求较为全面地把握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并发掘出物化理论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物化的内涵;物化的表现;物化的克服;当代意义
1002-2589(2012)21-0034-02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自马克思以来第一次通过物化概念来论述资本主义的异化问题。他认为,物化现象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资本主义社会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现象就是“物化”。时至今日,分析、探索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物化的内涵

卢卡奇是通过分析马克思《资本论》中对拜物教的阐述得出物化的理论的,他引用马克思的话说:“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的社会关系”。卢卡奇指出,人的“物化”的特性,正是在此基础上,把按照可计算性来加以调节的合理化原则,把由于社会分工导致的生产的机械性,把掩盖在物与物关系的虚幻形式下的生产者人格的破碎以及生产者的原子化和孤立化都包含在了其中。因此,卢卡奇认为物化就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
卢卡奇对物化的本质规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物化产生的前提是商品形式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范畴。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它不具有谋取永恒的自然规律的资格,它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相关联,并遍及社会的一切方面。所以,卢卡奇的物化概念和对象化是不完全相同的,他只是将资本主义范围之内的对象化理解为物化。第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核心内涵是指社会关系的物化。也就是说,物化的实质在于“人与人的关系获得了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所有痕迹”。在卢卡奇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把物化作为其隐藏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们同满足自己现实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关系逐渐消失得无从察觉了。因此,这些关系必定成为物化的真正代表。第三,卢卡奇的物化不仅仅指主体和主体创造的客体间的生硬对立,更重要的是,它蕴涵着一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的对象性形式对世界关系的预先规定。
卢卡奇说,“物化过程的标志是把‘合理的机械化’和‘可计算性’应用于生活的每一个方面”[3]。合理化过程和劳动分工一起发展,结果是技术的专门化,这摧毁了每一个关于整体的想象。合理的可计算性日益弥漫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于是人越来越失去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人被孤立化、原子化、机械化。这样,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物化现象遍及于社会的一切方面。

二、物化的具体表现

卢卡奇认为,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物化作为一种高居于整个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已经渗透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层次结构之中。关于“物化”的具体表现,卢卡奇先是论述了物化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而延伸到政治和思想领域。

(一)经济活动中的物化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一切商品进行交换都是依据该商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的。因此,缩短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为提高商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减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生产,由此形成的生产的机械化和合理化发展过程于是沿着两个方向前进。一方面,在机械化的过程中,劳动者逐渐失去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其活动变成了毫无创造性的枯燥的反复操作,从而使生产商品的劳动抽象化了。另一方面,一切生产劳动趋于数字化、合理化。因为资本家把全部生产过程归结为最简便的数字统计以提高商品的竞争力,从而使经济活动向着更精确计算的方向发展。

(二)政治领域中的物化

卢卡奇认为,随着物化的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也发生了变化和调整,产生了与它的结构需要相适应的国家和法律。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和事件都囊括在合理的、系统的法律形式之内。同时,一系列立法、司法、执法的部门与机构也纷纷建立起来,这使得国家机器的强有力干预和调整渗透到一切社会生活中。其次,由于国家机构的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合理,人们的工作就越接近“完全机械化的、无聊的劳动方式——它非常接近单纯的机器操作,甚至常常在无聊和单调划一方面超过这种机器操作。于是分工中片面的专门化越来越畸形发展,从而破坏了人的人类本性”[4],受制于其中的人的非人化倾向也愈发突出。

(三)物化意识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地在越来越高的经济层次上生产和再生产出自身,物化的结构逐步地、越来越深地、致命地侵入到人的意识中去。在现代资本主义的整个劳动生产过程中,由于一切事情都通过一种越来越形式化、标准化的方式来处理,劳动者开始失去自身的主体意识,变成一种商品,并且,他们自觉地认同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甚至将它当做外在的规律和人的本来命运加以遵从,逐步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卢卡奇指出,既然物化的普遍化使之成为了一切人的共同命运,那么物化在人的生存结构中内化成的物化意识也同样支配着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它使人们从心里自觉地认同现存制度,导致工人阶级不能认清资产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虚检测性本质,逐渐丧失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改造能力。

三、物化的克服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在描述了物化现象之后,接着就去寻找克服异化的方法,这就是“对总体性的渴望”。他认为“总体性的范畴,总体对于局部的遍及一切的优越性,是马克思取之于黑格尔,而又才华焕发地把它变成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实质”。总体性不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内包括现实的一切细节的事态,而应当理解成一个动的现实,包括一定的趋向、方向及其结果。此外,卢卡奇认为,克服和消除物化现象的力量在于无产阶级本身。这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固有特点决定的,因为它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本身的产物。因此,当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意识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客观的商品不过是物化帷幕下主观的反映时,无产阶级就获得了自我意识。这时,它就要通过无产阶级实践“从总体上彻底改造社会和自身”。无产阶级达到对社会总体性的认识,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物化是一个充满顽强斗争的复杂过程。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不仅要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并化为斗争,同时必须进行无产阶级的自身斗争,即对物化的腐蚀和影响的斗争。卢卡奇特别强调“通过认识到这些矛盾对于全部发展的所具有的固有意义,从实践上打破存在的物化结构”。

四、物化理论的当代意义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仅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而且对于当今我国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于人们反思乃至解决科学技术负效应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科学技术自17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不但充分显示了它的造福功能,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引发了生态危机、人的本质异化等问题。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要加强人文底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udooo.com

蕴,努力把科学规范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第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于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警示和启发作用。在社会主义商品交换中,实际上,物化或相似于物化的现象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工具理性的扩展,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现象加剧,而人的价值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调整,这必将导致人的物化和主体性的丧失。因此,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要防止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过度,解决好生产力发展与物化之间的矛盾。
第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于当前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极为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变革,这使得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要正确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矛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金钱为中心,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阐述了物化现象形成的根源、物化的内涵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消除物化的方法。尽管其理论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对马克思《资本论》的大胆的创新和发扬。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卢卡奇对物化思想的论述,也为我国预防物化倾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4]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