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排版的要求 >语言哲学视角下《论语》中真理观探析查抄袭率

语言哲学视角下《论语》中真理观探析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17398 浏览:732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20世纪语言哲学崛起,成为这个时代哲学的主流。《论语》及孔子的语言思想,从古至今研究者甚多,但是,从语言哲学角度来研究《论语》的著作并不多。孔子围绕着“真检测”、“是否”问题,提出了“信”、“行”、“仁”、“德”等多个概念。
关键词:语言哲学;孔子;《论语》
1002-2589(2012)22-0136-02

一、语言哲学简介

20世纪是语言哲学转向时期,人类关于哲学的思索由本体论、认识论转向了语言,“转向”带来的不仅是新的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哲学观上的革命性转变。语言哲学在此时崛起,成为该时代科学的主流。关于“语言哲学”的概念,众说纷纭。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研究语言,因此得到的结论也存在差异。语言哲学研究包括对语与句的分析,对言语行为的探讨,对意义、指称与真理理论的研究,对语言与心理、语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言与思想、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研究。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主要分为两大流派:英美语言哲学和欧洲大陆语言哲学。英美语言哲学主要运用语言分析方法对语言的意义理论、真理理论进行分析和论述。欧洲大陆语言哲学更注重语言的结构、功能和语言的人文特性。但这种分析只是从宏观上比较粗略的区分,事实上两派中的语言哲学家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有相互借鉴交融之处。在英美语言哲学内部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逻辑分析学派与日常语言分析两个学派。逻辑分析学派的罗素主张指称理论,同时根据亲知原则,强调了亲知在真理断定中的重要性。前期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等著作中提出图像论及逻辑原子论的符合论,他认为名称和对象是逻辑上的对应关系,命题甚至整个语言结构也与客观世界在逻辑上是对应或同构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是世界的图像。日常语言学派采取概念性的日常语言的分析方法,对日常语言进行精细的分析研究。从摩尔、后期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到塞尔形成了包括言语行为理论的一整套有影响力且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语言哲学的研究者将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归为语言哲学的一个分支。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哲学有着比较纷繁复杂的流派传统,而且各流派之间观点不同,甚至有着较深的矛盾。本文在此将西方语言哲学与《论语》中出现的关于语言的哲学性思考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借此对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及该时代的语言哲学思想有较为深入的挖掘。

二、语言哲学的真理观

真理“符合论”是真理观中最古老,也是发展得最为完整、深入的理论。一开始“真理”便与语言联系在一起。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根据前人的观点指出:同一事物不可能具有一对相反的性质,不存在“一个事物既是白的又不是白的”这种现象,因此对事物的陈述也不能有居间状态,“对立的陈述不能同时为真”,“对于一事物必须要么肯定要么否定其某一方面”。所以对于追求真理的人来说,“说存在者不存在或不存在者存在的人为检测;说存在者存在和不存在者不存在的人则为真”。“说”在这里不仅仅是“陈述”,更是以言语形式所作的判断。
亚里士多德的真理判断标准:与事实符合,它们则为真,是真理;与事实不符,则为检测,不属于真理。这种真理观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内涵,他承认在人这一主体之外,客观的对象世界的存在。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通常被学者认为是传统经验主义真理观的代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涉及的“世界、实体”非柏拉图式的理念实体,而是人们可以由感官感知到的“质料”与“形式”都相同一的具体事物,他认为真正的真理乃是主体认识与客观世界的一致。
罗素是真理符合论的代表者,他和维特根斯坦一样,主张真理是逻辑上的符合。他认为传统的符合论是认识论上的符合,真理就是要求命题与人们所获得的经验相一致,虽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存在但人类却无法经验到的事实,是无法根据这个理论得出其真理性的。因此,他主张逻辑原子论,即从逻辑的角度认为命题与事实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同构关系。
除真理符合论外,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与真理融贯论也是比较有影响的真理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并非“有用即真理”那么简单,包括有用的概念才是真的概念,即概念的意义在于它的用途等较为深入的论述。真理融贯论事实上是受到黑格尔的整体主义本体论的影响而产生的。真理融贯论把真理理解为命题之间、判断之间、信念之间的融贯性。在一个理论中,如果一个命题与其他命题相融贯,这个命题就是真命题。

三、《论语》中的真理观

关于《论语》及孔子的语言思想,从古至今研究者甚多,但是,从语言哲学角度来研究《论语》的著作并不多。《论语》是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典范,那么当时人们的“真理观”又是怎样的呢?《论语》中,就“是否”、“真检测”等问题的探讨,孔子提出了“信”、“行’、“德”、“仁”等多个概念。
孔子非常重视“信”,《论语》共20篇,其中16篇谈到了“信”,“信”字在《论语》有38处。“信”主要包括四层含义:一是“相信”、“信赖”之意。《公冶长》第9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宰予在大白天睡觉,受到孔子责备。同时,孔子也指出了语言交流中言语的不确定性,提出不但要听这个人说了什么,更要看他真正做了什么。句中“信”字是相信之意。《公冶长》第25章,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句中之“信”是彼此信赖之意。二是“真实”、“确实”之意。《宪问》第13章,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此句“信”为真实、确实之意。三是“自信”之意。《公冶长》第5章,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启斯之,未能信。”孔子弟子启(漆雕开)认为自己对出仕为官还没有十分的自信,因此委婉地谢绝了。对子启谦逊谨慎的行为,孔子给予了肯定。此句中“信”是相信自己之意,即“自信”。四是“信仰”、“信奉”、“信念”之意。《述而》第1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老彭是殷代大夫,信奉而且爱好古代文化,并以传承古代文化为己任。孔子是殷人后代,所以称之为“老彭”,语气娓娓亲切。“行”主要指“行为、德行”。《学而》第11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过世后,观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其父

源于:论文封面www.udooo.com

的合理部分长期没有改变,这样的人可谓尽到孝了。”“行”在这里指行为举止等。从政治角度看,此句应是对于继承了父亲地位的贵族继承者而言的。在古代,能否在政治上继承其父的遗志,是关系到父系宗法贵族发展生存的大事。
在《论语》中,“仁”字出现多达109次。“人”是“仁”的母体,“仁”为“人”所派生。“仁”的思想是孔子儒学最富特色的精髓,在儒学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仁”的思想包含多方面含义,主要有如下两点:第一,“仁”是人所具有的充分“人化”的自觉意识。孔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公正地喜爱应当喜爱的人,才能够公正地厌恶应当厌恶的人。”好恶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或为情绪所化,或为私欲所蔽,或缺知人之明,或乏待人之诚,或抱嫉妒之心,或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往往好恶失当,爱憎失常,喜欢了不值得喜欢的人,厌恶了不应该厌恶的人。凡是生而为人者都应该具有自觉的人化意识,严于律己,加强修养,努力把自己塑造为充分“人化”之人。第二,“仁”是一种增强道德情操的修身原则。古文中“仁”通“人”字。“从身从心”,即“克己”、“修己”、“成己”;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这句话意为,看到比自己好的人要把他作为榜样,向他学习,看到不好的人,要学会自我反省,从中吸取教训。孔子强调“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不具备君子品行的人,遇事总是习惯于求助于别人,而不是靠自己去解决。可见,“仁”的精神具体贯彻于行动。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就是自己想要的,也希望别人能够拥有;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这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规定,“仁”是一种增强道德情操的修身原则和规范。
《论语》中的“德”字含义较广,有道德、德性、德行等意义。如:子曰:“由,知德者鲜矣!”(第15篇,第4章)子曰:“乡愿,德之贼也!”(第17篇,第13章)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者也!”(第15篇,第13章)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第6篇,第29章),此处的“德”字既有“德性”又有“德行”之意。“德性”即道德品质,“德行”即道德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孔子的“信”、“行”、“德”、“仁”等思想是整个《论语》的主要内容,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值得弘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发挥儒学思想中的积极内涵,对于现在和未来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陈新,施敏.《论语》论“信”——《论语》漫谈之六[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陈来.《论语》的德行体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4]张改娥.仁者爱人:孔子仁学与人的发现[J].中州学刊,2010,(3).
[5]刘双.论孔子的仁学及其影响[J].沧桑,2007,(3).
[6]郑维铭.论孔子的“仁学”与“人学”及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7]李清文.孔子“仁学”思想及其文化批判[J].北方论丛,2008,(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