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排版的要求 >简谈云南省云南省戏剧类生就业情况

简谈云南省云南省戏剧类生就业情况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8908 浏览:3411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云南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除了资源短缺、人才匮乏外,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也是每个学生、每个家长、每个社会成员都关注的问题。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把大学生这一重要人才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到社会最需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无论对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还是对我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就业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 戏剧类毕业生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大学生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反应出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在当前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呈现新特点,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活动、文化生活、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在不断增强。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近几年来,伴随着高校的规模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愈加严峻。
就业分析是不可能做到精准的,也不能预知未来将发生什么,它是一种用来思考的工具——思考为了取得未来的结果。现在该做什么,我们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下一步将迈向哪里。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极大重视,然而目前的就业研究、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并不能仅仅就职业谈就业,因为这一切,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部分。
就业研究、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人生的规划。一个人只有在拥有了一个规划以后,才能判断一个机会是否真的是机会,否则就无法判断自己在朝预期的方向前进,还是走上了歧途,从而分散了精力和时间。我们的目的是使毕业生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能够达到希望的结果,使一个人能够果断的把握住机会,走好每一个成长的环节。

一、背景分析

自1999年起,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平均每年以20%-30%的增幅逐年递增。在“十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累计1090万人,均增幅27%,就业压力前所未有。大学生入学人数逐年增加,且增幅很大,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却一路下滑,大学生失业人数不断攀升。
本来想在网上找点数据,看看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搜集来的数据,汇总到一起,引起我注意的却是大学生人数从2000年至今的增长,看了下图的数据就知道了,从2000年107 万大学毕业生,到2009年611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增长到当年的6倍,增长率是500%,这还真不是一般增长,而是爆炸式的增长。
这样的增长率,肯定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3]
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考研、出国留学或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考研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失业"毕业生,很多时候不能把原因推卸在沉寂的经济和人才过剩上。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一个社会问题。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全世界失业人口中一半是青年群体。在中国,随着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高校扩招大学生以来,大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日益凸现。
云南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除了资源短缺、人才匮乏外,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也是每个学生、每个家长、每个社会成员都关注的问题。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把大学生这一重要人才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到社会最需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无论对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还是对我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云南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推动,“贷免扶补”大学生创业人数再创新高,共扶持3103名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发放贷款

1.8亿,创业人数、贷款总额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今年云南省将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地享受税收减免、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和落户等政策,支持每个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参加创业培训,享受培训补贴。实施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工程,搭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企业孵化、开业指导和跟踪怎么写作“一条龙”怎么写作,评选一批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并予以资金支持。
另外,云南省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纳入当地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估,预计今年完成一万名高效毕业生就业见习。
以创业带就业,是云南省激发创新活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去年,云南省共发放小额贷款59.4亿元,共扶持8.9万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了近30万人实现就业。今年云南省将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创新反担保形式,为扩大扶持范围和扶持力度创造条件。进一步把“贷免扶补”与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三种方式有机结合,积极发掘一批享受“贷免扶补”政策扶持, 经营状况好、市场潜力大的成功创业者,继续跟踪怎么写作,通过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或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资金支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4]

二、角色定位

金融危机的肆虐,很多企业纷纷裁员以求度过难关,再加上大批企业的倒闭解题,使原本紧张的就业形势变得雪上加霜。就业市场上部分岗位和职业的供求不平衡,导致有人单位一味的人才高消费,对毕业生学历和工作要求过高,使得毕业生就业门槛加高,求职处于弱势地位。
从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来说,既面临着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共性问题,也因其专业特质而具有一些特殊性。
一是就业环境及行业分布困境。就戏剧类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想留在大城市,至少是中等以上大城市。这一方面与主观上的传统就业观念有关,因为大中城市的专业对口单位多,认为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机遇好、工资待遇好等,但另一个方面也有客观上的因素制约,即几乎所有相关行业的单位、艺术团体,人员配置,人员结构都基本居于饱和,学生到基层、到乡镇就业显然没有吸引力,导致此类专业毕业生在一定时期内,都囤积在一个或

源于: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几个相应的大中城市,这个数字也是不容忽视的。二是行业人才需求的困境。艺术类专业学生所面对的行业往往对人才的需求量小,即使是行业中的较大企业、团体也仅仅是上百人的人员配置容量,这就意味着行业对人才的自我消化能力不足,人才需求相对较少。而且,这类企业、团体的用人都十分灵活,目前的电台电视台基本只招收临时工,签订时限相对比较短的就业合同,已经很少有如“台聘”这样的岗位供就业者竞争。
进入“十一五”,昆明的文化建设已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上,文化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刻。昆明剧院、长春剧院、春城剧院,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企业。昆明交响乐团、昆明市民族歌舞团、昆明市花灯团、昆明市滇剧团和昆明市儿童艺术剧团整合组建为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四个新闻媒体(昆明日报、都市时报、昆明人民广播电台、昆明电视台)按照“四个不能变”

源于:查抄袭率职称论文www.udooo.com

的原则,将宣传主业与经营业务分开,财政重点扶持宣传主业,经营部分实行企业化管理,进行市场化运作,为壮大主业怎么写作。同时,深化内部干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5]在很多毕业生不了解“事改企”的大原则、大背景下,就业心态也存在盲目性、不稳定性。
三是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就业困境。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特别是对人的先天素质要求较高,可能大部分人并不具备成为艺术家的资质,所以艺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精英化教育”。但近年来的高校扩招,特别是对艺术类报考和就业前景的误读,引导了大量学生涌入艺术类专业就读。而艺术类专业招生时的低门槛,导致招收学生的良莠不齐,也使得艺术类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从注重创新的个性化培养走向工厂式的批量生产。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艺术专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吃“艺术饭”,而艺术类市场和行业对人才容量和质量的要求,使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更加凸现。
从以上三点我们不难得知,就目前的云南省戏剧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是何等严峻,他们就业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是往年毕业生所不能比拟的。所以,毕业生就业前,必须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系统分析和掌握,只有清醒的认识自己,才能明确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我们在这里概括戏剧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他们面临的形势、环境、困难、压力,即“出口”困难,就不得不谈另一个同样重要的话题,“入口”的膨胀。
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近年来艺考招生不断升温。从1998年到2011年,中国艺术类招生人数扩大了60倍。如今,除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传统艺术院校外,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有700多所高校建立了艺术类专业与院系,其中包括综合类院校、师范类与理工科院校。
拿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和云艺文华学院戏剧系为例,2011年戏剧专业类招生总人数约430人左右,但是报考的人数总和已经达到3800多人,录取比例为 8.8:1。竞争不但激烈,而且淘汰率很高,但这些仍难以阻挡艺考者执著的脚步,每年仍有成百上千的考生前往参考。
谈到“艺考热”持续火爆的原因,笔者认为和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电视选秀节目火爆推动“造星运动”,影视明星受到青少年追捧等诸多原因,造成了一些考生和家长的盲目与不理智跟风有一定关联。
仅以表演专业为例,目前全国设有表演系的高校已超过400所。潮水般的学生涌进艺术院校,众多的学生进入表演系,他们毕业后都能当上演员吗?“表演系毕业生的失业率很高,隐性失业率就更可怕了,许多表演系毕业生毕业后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北京某学院从事表演教学的赵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实际上,即便是已经就业的演员,也面临着隐性失业的危险。演员的就业与失业,不是以有无单位录用来统计。北京某文化公司王宇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演员签了经纪公司,就算是就业了。然而,就业容易开工难。在王宇看来,一个职业演员,无论有没有单位,一年至少要有6个月时间拍戏才能算是正常就业。然而,大部分表演系毕业生,毕业后即便签了经纪公司,也不能保证有戏可拍,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等待状态。
作为国内培养影视明星较多的院校,上海戏剧学院学生毕业后能否如愿进入影视圈?情况也许并不如外界预期的那样。“文化公司、公关公司、自主创业、主动待业,都是学生的选择。导演系学生眼光高,不愿去偏远地区就业。”该校导演系石老师说。
“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这是某综合大学招生简章中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
然而其学生毕业后真正能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人有多少?现今在北京民航从事地勤工作的王永利,曾是该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投出近百份简历无果,最后参加了一年的航空地勤培训。“想当个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人真的很难。”王永利说。 [6]
这是网上一篇关于戏剧类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报道,描述的都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国内一线城市的戏剧类毕业生就业经历或就业现状,我们不难看出,在国内一线城市的艺术类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都有如此复杂的就业背景,就可想而知我们云南省戏剧类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是何等复杂。
由于相当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对就业的憧憬较多,定位过高,往往遇挫即折,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深入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不够,也是其导致出现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之一。
入校时的“拥挤”和离校时的“冷清”是我们分析戏剧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自我角色定位的重要关键,只有他们深刻领悟到我会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他们才会理智的分析出:什么职业我会做,什么岗位我能做,什么事情我要做。
只有定位准确、头脑清醒、意识明确、思路清晰的毕业生,才能在将来即将面对的机遇面前把握住机遇,创造条件达到目标。

三、、职业生涯规划

(一)选择出路

一般来讲大学生就业有五种出路:找工作、考公务员、自主创业、考研、出国留学。虽然这是就业的五种不同选择,但是仔细一琢磨,其实就两个方面:进入社会,自食其力,独立生活靠自己养自己;另一种就是继续学习,完善学科专业知识。
选择出路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职业生涯(professional career)规划,即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职业相联系的行为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简单地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一般可以认为,我们的职业开始于接触学业(包括任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7]

(二)就业规划

就业是绝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的必经之路,所谓的就业规划并不是指学生在毕业之际的就业思路,作为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独立个体,其实在大学期间,如果能通过社会实践进入到自身的专业领域就业,了解行业知识、行业规范、职业操守、拓宽就业思路,能为毕业之际的就业规划起到扎实的基础作用。
还有一点不得不谈到的就是,作为就业规划中,艺术类戏剧方向的就业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如学历、年龄、性别、外型、履历、政治态度、户籍、健康等因素。因为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歧视这一问题在应聘过程中日益凸显,我们就拿其中的外型歧视概括而言: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以貌取人,对应聘者的身高、容貌与气质有严格要求,也有用人单位尽管没有明确要求,但是在面试时按此进行操作,选人用人不为才只取貌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8]
这类应聘要求其实在戏剧类毕业生里已经不是什么难以启齿实事。
在就业规划上,无论你是选择找工作,考公务员或是自主创业,在规划之初,脑子有了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才能理性的选择自己适合的岗位和自己能胜任的岗位。

(三)创业规划

是创业还是就业?大学生对待这个问题普遍持有两种态度,一是学以致用,用学到的技能回报父母,找工作赚钱,自己养自己。另一种就是“不走寻常路”,坚持自己创业。创业永远是诱人的话题。几年来,众多大学生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创业热潮,其热情就像火焰一样燃烧,而残酷的商业市场又像海水一样冰冷无情。[9]然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由相对单纯宁静的校园突然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在对周围环境有短暂的新鲜和好奇感后,可能表现出不习惯的症状。因为你得个性、脾气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所在单位自身的风格、文化传统和管理方法之间,难免会产生种种差异和不适应之处。所以,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在这段时期内,你需要用心去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积极地、自觉地适应社会,成功地实现角色转换。
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市场经济下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已成为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尤其是高等专业院校,正面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人才输出困难等问题,那么,切实加强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以便有效进行人才输出,使学生能够尽快就业,就好业,已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每年数百万毕业生涌入社会,给本来已经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更大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拟从艺术类戏剧专业毕业生这一群体入手,为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路径。
参考文献
刘大伟 王超超.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读本[M].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1. 1.
周其洪 王兴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10. 200.
[3] 汤梦娟 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阿邦教育网 201

1.10.23

[4]曹璐 今年云南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将达28万人 新华网 201

2.3.8.

作者简介:朱平洋 ,1978.12,男 ,景颇族,讲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戏剧表演,2001年云南艺术学院毕业,2006年戏剧学院研修。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