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农业经济管理 >试析多样性栉江珧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影响与五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任务书

试析多样性栉江珧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影响与五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任务书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12991 浏览:4264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在我国沿海分布较广,经济价值很高。目前关于栉江珧的探讨较少,主要集中在形态学和繁殖生物学,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探讨相对较少。本探讨以野生栉江珧为材料,首先探讨了栉江珧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效果,为栉江珧质量性状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论述参考;其次进行了微卫星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及在我国野生栉江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浅析,丰富了栉江珧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探讨内容。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栉江珧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随机选取101只山东日照的野生栉江珧,测量其壳长(SL)、壳宽(SW)、壳高(SH)、壳顶角(AG)4个形态性状和体重(WG)、软体重(WT)、闭壳肌重(WM)3个重量性状,采取相关浅析和通径浅析得出了不同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除壳顶角与闭壳肌重的相联系数不显著外,其余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间的相联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壳高对重量性状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均较大,是影响重量性状的主要因素;壳长和壳宽通过壳长对重量性状的间接作用较大,直接作用较小,是影响重量性状的两个次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浅析建立了栉江珧形态性状关于体重(Y=69.112SH+52.823SW-751.367)、闭壳肌重(Y=4.275SH-18.610)和软体重(Y=37.161SH+43.404SW+4.111SA-614.096)的最优回归方程。实验结果为栉江珧的选择育种探讨提供了一定的论述参考。2.栉江珧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多态性引物的筛选:首先用限制性内切酶Msp I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并将酶切产物与Msp I接头(HMA1:5'-GATCATGAGTCCTGCT-3',HMA2:5'-CGAGCAGGACTCAGAA-3')进行连接,连接产物与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AC)_(15)进行杂交,并将杂交产物与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相结合,对杂交产物-探针-磁珠的杂交复合物进行洗脱,洗脱得到的微卫星序列进行PCR扩增后克隆进pMD18-T载体中,然后转入到感受态细胞中,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192个菌落中的109个阳性克隆进行微卫星测序,其中93个序列测序成功,利用SSR Hunter软件处理序列得到66个重复5次以上的微卫星序列,其中完美型51个,占77.3%;不完美型11个,占16.7%;混合型4个,占6.1%。根据测序结果共设计微卫星引物32对,经退火温度和多态性筛选,有26对能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21对在群体扩增中具有多态性。3.我国5个地理群体栉江珧的遗传多样性浅析:以筛选出的21对多态性较强的引物中,选择产物较好的8对,以5个栉江珧野生群体(中国北方:山东蓬莱、文登和日照;中国南方:广东湛江和海南三亚)共150个栉江珧样本为探讨对象,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浅析。8对微卫星引物在5个地理群体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13个,有效等位基因分别为1.6590~6.1205个,平均3.0339个。5个栉江珧地理群体的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863、0.5704、0.5512、0.5703、0.5806,杂合度较高;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162、0.4869、0.4805、0.4881、0.5017,均达到高度多态,杂合度和PIC说明5个群体的栉江珧遗传多样性较高。两两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292~0.2805,遗传距离为0.0853~0.5458,北方三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弱,遗传距离较近,可认为是一个物种的不同地理群体;南方两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Fst也表明其为同一个物种的两个地理群体;但南北群体的遗传距离较大,表明了新的种或亚种的有着。根据遗传距离(NJ法)进行了聚类浅析,结果表明五个群体的栉江珧聚合为两支:北方群体和南方群体首先各自聚为一支,然后南北群体聚合在一起。关键词:栉江珧论文地理群体论文微卫星论文遗传多样性论文

    摘要4-6

    ABSTRACT6-10

    引言10-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5

    1.1 分子标记的分类12-16

    1.1.1 以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分子标记12

    1.1.2 以 PCR 扩增为基础的分子标记12-13

    1.1.3 以 PCR 技术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技术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13-14

    1.1.4 以基因组大规模测序为基础的分子标记14-16

    1.2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16-22

    1.2.1 微卫星的形成机理及分类16-17

    1.2.2 微卫星序列的分布与功能17-18

    1.2.3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对策18

    1.2.4 微卫星特点及运用18-22

    1.3 栉江珧探讨近况22-25

    1.3.1 栉江珧的地理分布及生态习性22

    1.3.2 栉江珧的形态学与分类22-23

    1.3.3 栉江珧的繁殖生物学及人工育种进展23-24

    1.3.4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24-25

    第二章 栉江珧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25-34

    2.1 材料与策略25-27

    2.1.1 材料25

    2.1.2 各性状测量策略25-26

    2.1.3 统计浅析26-27

    2.2 结果与浅析27-32

    2.3 讨论32-34

    2.3.1 各浅析策略的特点32

    2.3.2 影响重量性状的主要形态性状32-34

    第三章 栉江珧微卫星富集文库的建立与多态性位点的筛选34-46

    3.1 材料与策略34-40

    3.1.1 试剂的配置34-35

    3.1.2 样本来源35-36

    3.1.3 基因组 DNA 的提取36

    3.1.4 基因组 DNA 酶切36

    3.1.5 酶切片段的回收36

    3.1.6 酶切片段与接头连接36-37

    3.1.7 连接产物的预扩增37

    3.1.8 PCR 预扩增产物的纯化37

    3.1.9 PCR 预扩产物与生物素探针的杂交37-38

    3.1.10 PCR 产物与生物素探针杂交复合体与磁珠的杂交38

    3.1.11 片段的洗脱38

    3.1.12 目的 DNA 洗脱片段的扩增38

    3.1.13 扩增产物的纯化38

    3.1.14 与质粒载体的连接38-39

    3.1.15 转化39

    3.1.16 单克隆的选取39

    3.1.17 引物设计39

    3.1.18 微卫星多态位点的筛选39-40

    3.1.18.1 退火温度的筛选39-40

    3.1.18.2 多态性的筛选40

    3.1.19 数据浅析40

    3.2 结果与浅析40-44

    3.2.1 DNA 的提取40-41

    3.2.2 酶切及回收41

    3.2.3 阳性克隆筛选41-42

    3.2.4 克隆及测序结果42-44

    3.3 讨论44-46

    第四章 栉江珧 5 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浅析46-55

    4.1 材料与策略46-47

    4.1.1 材料来源46

    4.1.2 实验试剂的配置46

    4.1.3 实验策略46-47

    4.1.3.1 DNA 提取46

    4.1.3.2 5个群体栉江珧 PCR 扩增与电泳46

    4.1.3.3 数据统计与浅析46-47

    4.2 结果与浅析47-53

    4.2.1 电泳结果统计浅析47

    4.2.2 8 个微卫星位点在 5 个栉江珧群体中的电泳结果47-49

    4.2.3 5 个野生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49-53

    4.3 讨论53-55

    4.3.1 微卫星位点的适用性53

    4.3.2 我国栉江珧遗传近况及原因53-55

    小结55-5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