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经济管理 >> 企业经济管理 >边境县域经济发展文化路径选择和设计

边境县域经济发展文化路径选择和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13925 浏览:583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云南边境县域充分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性,把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路径选择,实行产业化开发,注重传承中的经济效益,面向大众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依托优势产业创建少数民族文化品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路径支撑。
关键词:县域经济;文化路径;选择;设计

一、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文化结构的完整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的质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人文力量。从区域经济竞争来看,文化作为软实力,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云南建设文化大省的背景下, “文化活县”已经成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战略和方针。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相对独立的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层次,是区域经济的最基层环节。经济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文化对经济的能动作用,它可以引导和影响决策者、劳动者的思维进而促进或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要做到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范围,每一个社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中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如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具有“”色彩。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往往以非主流文化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强的“民间”色彩。云南边境县域,少数民族文化虽然是作为非主流文化出现的,但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当地人是主体,他们的文化构成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趋势。其次,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构成部分,文化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云南边境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构成和内容决定了县域经济中文化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二、云南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路径选择

(一)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

云南边境地区共有25个县,分属8个州市,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有彝、哈尼、壮、傣、苗、傈僳、拉祜、佤、瑶、景颇、布朗、布依、阿昌、怒、德昂、独龙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总人口近600万,近60%为少数民族,约占全省人口的14%。如表1。云南边境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3.8%。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主体,人是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人口的民族构成决定了县域文化特点和表现形式。在文化的建设和开发中,当地人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往往会被优先选择。
文化客体是文化开发的对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观念和行为的总和。文化客体也是文化开发中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文化的地域性,不同的社会关系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质

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在文化实现其经济价值或文化产品的开发中必须要重视文化特质的保留,否则,文化产品就丧失了其存在的社会支撑,因为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开发最好在文化原产地进行,否则,文化开发就会因为缺少文化支撑和底蕴而失去市场吸引力和美誉度。就像兵马俑文化的开发只能在西安进行,放在北京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和市场空间。所以,结合历史、文化积累、地域、市场等因素,边境县域文化开发必须依托少数民族文化。

(二)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路径

在我国,文化产业被界定为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怎么写作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怎么写作行业(如戏剧舞蹈演出、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而在现代社会中,作为公共产品的大众文化,依据商业规则在工业化地生产、分配和销售。这表明文化产业化的基础是市场化,让文化成为商品,必须是大规模地和工业化地推向市场。
边境县域独特而灿烂的边疆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构成了边境县域文化的特色和现状。笔者认为,云南边境县域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明确几个问题。1.要把哪些文化产业化?2.依托当地文化,可以发展哪些类型的文化产业?3.开发哪些具体的文化产品和怎么写作?明确这些问题是发展边境县域文化产业的首要问题。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产品的开发必须依托资源,而资源的特色和个性往往是塑造产品特色和个性的基础。所以,云南边境县域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同时也要求市场化。首先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必须符合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在边境县域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和市场需求双重因素的制约下,笔者认为云南边境县域依托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发展的文化产业类型有文化怎么写作行业和文化附加值行业,通过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三、云南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路径设计

(一)在传承中注重文化拥有者的经济效益

文化最初的功能是用来维持社区的稳定和交流,社会功能能是首要的。但在产业化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经济功能出现了。在产业化中注重文化产业开发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重视文化主体的参与权、决策权和收益权,这是文化产业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文化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文化是一个变迁的过程,那些决定文化特色的文化特质和元素可能会因文化主体的因素而改变。在开发中必须要注重文化的传承,让文化拥有者(文化主体)在传承中获得经济效益,实现文化向资本的转化,提升文化的收益率,使文化所有者获得除维持自身再生产的资金外,还能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这样,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动力,少数民族文化也就找到了其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和延续的基础。

(二)走出去,走向大众市场

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既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限制又是突破点。在产业化中要注意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塑造产品和怎么写作的特色,形成产品吸引力和市场卖点。云南边境县域文化产业化要利用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走出去;第二步是大众化。走出去就是在产业化中,利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把文化产品推向市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表明文化产品和怎么写作的生产地并不意味着也是文化产品的消费地,文化产品是可以脱离原产地的。在产业化过程中,边境县域要把能够脱离地域的文化产品外销,利用文化产品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来形成市场吸引力。例如在文化演出方面,《云南映象》在昆明的票房收入超过千万;在浙江省温州、杭州、宁波等地9场演出场场爆满;在上海获得了“荷花奖”,并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演出。边境县域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可以借鉴这种模式,让文化产品脱离原产地,走向少数民族文化稀缺的市场。
大众化就是要求文化要成为广受欢迎或众人喜好的文化。文化带有很强群体性,它是基于本群体对于事物现象的理解而产生的,所以,文化具有排外性。基于文化的这一

摘自:毕业论文答辩流程www.udooo.com

特征,边境县域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应该注重文化产品的“大众化”。在不改变文化产品个性化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融入新的、时尚的元素,以新的形式或功用进入大众的生活,使其由民族的产品转变为大众的产品。在产品销售的同时,也要把产品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传达给消费者。

(三)注重塑造文化品牌

任何一个产品,就其物质实体而言,价值都是有限的。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产品随着数量的增加,边际产品的效益递减。物质给予产品价值的支撑是有限的,产品价值的支撑要靠文化。在“卖的就是文化”这一信念中,经济品牌要求要有文化品牌的支撑,把经济的发展在依靠物质之外,树立依靠文化的观念,提升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在边境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云南边境县域文化交融性增加了文化品牌塑造上的难度。因此,边境县域可以依托产品来塑造文化品牌。文化产品首先是私人产品,只有在它能够满足个体的需求,并被在实际中运用,这样才为它在市场上流通提供了前提。文化产品其次才是文化品牌。这也是文化产品的提升,它满足的是特定群体中大部分人的某种需求,而且该产品的替代品较少甚至是没有。
那么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是否具备成为文化品牌的基础呢?首先我们解释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能否满足个体的文化需求?文化是上层建筑,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只有当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生理需求以后才有可能会消费文化产品,用以提升自身能力。从整体环境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稳步提高,同时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这为文化产品提供了市场基础。二是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满足哪些人的哪些需求?少数民族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群体性,这就注定了它不是大众文化,由其衍生出来的文化产品自然也要受到很多限制。少数民族文化产品除了满足当地民众的需求外就是要满足外部群体中的经济收入较高的群体,满足他们对异文化的好奇性、炫耀性和功利性的心理。此外,少数民族文化的群体性和区域性也突出了文化的个性化,同时也赋予了产品个性化信息,为文化产品品牌化提供了基础。

(四)把文化融入传统产业,开发产品的文化价值

物质是产品价值的基础,由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限制,产品价值往往也会受到限制。产品价值链的延伸往往需要借助文化。比如,人类的旅游活动,往往是通过游客对景区点的文化感受来获得内心和视野上的新认知,来提升旅游者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认同感,比如获得周围群体的羡慕和尊敬等。可见,文化延伸了产品的价值,满足了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一是把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发展文化旅游;云南边境县份利用地近边境和云南旅游大省的优势,开发具有县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边境游。边境县份可以利用县域内特色的民俗文化,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立体气候,做强生态文化,做精民俗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二是把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产品结合起来,发展特色民族产品贸易。把特色民族产品和市场结合起来,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开发推广民族产品。例如在边境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提升民族产品的价值链。
参考文献:

1.彭岚嘉,陈占彪:西部文化建设论略[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5).

2.兰鲜凤.县域经济视域下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J].创新,2010(3).

3.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M].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4.陈庆德,马翀伟.文化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