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赏识教育 >新途径推动垃圾分类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新途径

新途径推动垃圾分类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新途径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27255 浏览:1220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号召,向世人展示了党和国家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意志和愿景。
2010年以来,海淀教委学校后勤管理中心探索学校餐厨垃圾就地化处理新模式,为全区47所中小学配备了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施。在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环境教育、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有益进展。
根据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北京市推广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项目指导意见通知》的精神(京政容函【2012】765号)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的《关于2012年本市节约型示范学校评选通知》的精神(京教函【2012】479号),组织相关人员就垃圾分类处理进行了调研,并就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就生态学校建设进行了相关探讨和规划。

1 调研的背景

1.1 我国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城市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餐饮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餐厨废弃物产生量也连年递增。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餐厨废弃物年产生量不低于6000万吨,由于此前相关处理措施不规范、处理能力不足等原因,餐厨垃圾已成食品安全和城市发展的“大敌”。
目前,北京市餐厨垃圾的日产生量约为2500吨,主要来源是遍布全市的餐饮业,以及机关、中小学、高校食堂等6万余个餐饮怎么写作单位。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建设宜居城市、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

1.2 海淀区环境建设具体实际的需要

海淀区的垃圾日产生量已超过2500吨,垃圾处理的压力非常大,建立新的垃圾处理设施遇到的阻力也非常之大。在部分学校配置餐厨垃圾就地化处理设施,也是海淀区综合解决垃圾问题的尝试与需要。

1.3 学校环境教育的迫切需要

目前,由于学校食堂建设尚不能满足所有学校需求,故存在部分学校学生食用外送餐,但外送餐的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www.udooo.com

质量难以保证,造成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非常普遍,个别学校就餐的学生平均有1/3的饭菜被倒掉,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污染了环境,并对人们的健康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的缺失,学生环境意识亟需提高。

2 调研的内容、形式

2.1 调研的内容(表1)

2.2 调研的形式

在全区已安装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的47所学校中,随机抽取22所学校作为调研对象,组织聘请的节能减排专家和部分学校领导,到学校进行实地调研。

3 调研的结果

3.1 设备安装的到位情况

截至2012年3月,34台餐厨垃圾处理机已安置到位,使海淀区目前拥有垃圾处理机的学校增至47所。成为全国拥有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施最多的地区。

3.2 设备的使用情况

对已安装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学校,我们抽样调查了22所,多数学校的设备能正常运转,设备的故障率较低。由表2可知,每天总的处理能力达到5600公斤,每年(除去寒暑检测及法定节检测日,按照每年运行240天计算)可以处理餐厨垃圾130万公斤左右。首先,减排二氧化碳267.8万公斤;其次,以每头生猪日食3公斤计,减少了43万头生猪的餐厨垃圾污染;再次,餐厨垃圾中,废弃油脂占到了5%,由此也减少了6.5万公斤/年流向社会,堵住了地沟油的原料供应,为保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3.3 设施的管理情况

以某一厂家设备为例,目前在学校建立了有专人负责的设施运行管理体制,建立了完备的设施运行保障制度,我们要求设备提供厂家每周要巡查一次,所有学校都建立了运行管理规程。如图1所示,以育英学校的管理规程为样板,为各校提供了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及垃圾分类的检查控制管理流程,为下一步系统化教育的开展和规范化运行的工作推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4 学校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

餐厨垃圾处理机的配置可以说是对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技术支撑和必要补充,很多学校把该设施命名为教育基地或教育中心,充实了学校环境教育的内容,使孩子们在身边来学习环保、体验环保和践行环保。孩子们可利用餐厨垃圾处理机生产的有机肥料栽花、种菜,同时,还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了解生物技术的奥秘。育英学校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已成为全市的样板,人大附小再生循环园的建立,更加丰富了环境教育基地的内容。北京八一中学即将建设的垃圾循环利用展示中心(图2)将成为全国最先进的校园垃圾处理教育基地。

3.5 学校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

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还处在一个人们逐步认知的过程,垃圾分类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校结合餐厨垃圾处理机的安装运行,在学校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人大附小在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后,餐厨垃圾较以前减少了50%以上,使每天能处理300公斤的设备经常“吃不饱”;二里沟中学小学组织孩子自愿参与餐厨垃圾的预分拣工作,使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和感受节约的重要。很多学校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培训活动,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提供的数据:海淀区部分学校在2012年12月份接受垃圾分类专题培训的师生就超过1万人次。如学院路小学、九一小学、上地实验学校、育英中学等基本上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很多孩子在接受培训之后,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带到了家庭,有些学校还当作一份作业让学生们来完成。学生自己组织,将家里的废旧物品带到学校,一方面置换再生学习用品,另一方面积累班费开展环保活动。这一行动直接带动了家庭和社区的垃圾减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延伸了学校教育,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环境教育理念。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只有融入了文化的内涵,才有其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人大附小给我们的工作做了诠释。

3.6 海淀区环境教育效果的展现与发展的新亮点

校园餐厨垃圾的就地资源化处理设施的配置,使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设施的配置是为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这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很深远的意义。该项工作的探索,使海淀区教育系统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生活等方面不仅走在全市教育系统的前列,在全国也处于领先的地位。由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表彰和命名的北京市三所国际生态学校全部出自海淀区,全国首个获得中华宝钢环境奖的学校也出自海淀区。近年来,本中心及海淀区部分学校接待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参观考察的人员,扩大了生态学校建设的影响。国际生态学校箭牌垃圾减量项目全国启动仪式连续两年在海淀区举办。以宣传教育和垃圾就地化处理设施配置为切入点的环境垃圾分类教育工作初现成效,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新亮点。

4 调研工作中的问题与反思

垃圾分类工作是长期的、具有反复性的工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学校的发展还不平衡,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学校领导和师生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环境教育还不能与德育教育和课堂教学形成有机结合,对如何开展垃圾分类的教育缺少必要的方法,这需要我们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继续强化和推动。

5 今后工作的发展与设想

生态文明教育成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我们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力抓手,我们设想,利用两年的时间,将海淀区建成国际生态学校示范区。
继续以垃圾分类和垃圾就地化处理为切入点,扩大和保持海淀区在环境教育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在条件适合的学校,利用2~3年时间,实现海淀区教育系统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系统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全面提升海淀区生态文明教育的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教委学校后勤管理中心)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