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 西方音乐史 >谈谈语境新媒体语境下影视剧编创产业化理由书写

谈谈语境新媒体语境下影视剧编创产业化理由书写

收藏本文 2024-04-19 点赞:12464 浏览:4830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近年来,影视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点。新媒体语境下的新收视环境与受众需求更是对影视剧题材和编创类型提出了要求与挑战。但创意生产的前端——编创人才的培养及编剧产业化问题却迟迟未得到重视。本文将聚焦此问题,分析其成因以及由此形成的影视剧创作氛围与局面;以香港、韩国等文化编创机制为观照,呼吁建立相关机制,回归良性的文化创作环境。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影视剧; 编创; 观念革新; 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支持上海市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项目支持(项目编号:10CGB22)。
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电视内容产业类型,中国电视剧在近十年间进入了一个非常迅猛的发展阶段。据国家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12月8日,我国共生产电视剧11 469集、359部,比2008年减少3 000多集、100多部。这是国产电视剧自2000年开始连年攀升之后首次出现“减产”。①而同年10月,我国又落实了新一轮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每一项都与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密切相关。这两个信号意味着剧集制作“重质轻量、理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2010年,我国制作完成并取得发行许可证剧目共计436部、14 685集。②从数据上看,比起2009年又有小幅增长。
由于处在产业化发展初期,这十年间影视行业几大矛盾现象突出:其一,产业关注度高,大量资金流入但投资风险巨大。其二,产量激增但作品良莠不齐,库存众多。其三,题材日渐丰富但跟类型跟风严重,精品不多。其四,电视剧营销模式多样化发展但仍然以自主营销为主,发行渠道狭窄。以上的这些问题大多是产业化并不健全的反馈信号。
单从创作业态看来,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大部分的制作人和导演感叹好剧精品太少,编剧能力不强,而中国编剧维权声浪却日渐高涨,似乎始终受到不公正待遇。在2008年上海电视节举办的中外电视剧编剧论坛上,中国编剧不知美剧《迷失》是由11人集体创作,更不能理解美国人集体创作的方式。中外编剧由于身处截然不同的创作环境,双方很难进行有效的专业交流。

一、新媒体语境下影视剧题材、受众的变化

在本就纷乱的局面下,三网融合的大势所趋,新媒体时代的骤变无疑又对影视剧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③近一、两年来,各大视频网站纷纷购写、自制影视剧来吸引观众,网络、手机、IPTV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电视台无法再垄断渠道,独享资源。此局面构成了对优秀影视剧内容资源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网络媒体的观看环境在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已日渐流畅,作为网络主力的年轻一代如今已加入到视频、影视剧观看的受众中,成为重要的收视对象之一。这一现象使得影视剧创作题材发生了变化,“民国”题材日渐减少,家庭题材中探讨年轻人成长、两代话题的题材日渐增多,如《我的青春谁做主》《双面胶》等。此外,取材自网络小说的题材受到青睐,如《步步惊心》《裸婚时代》,近期由G尚视影业出品的《浮沉》等引起了一定的收视热潮与话题争论。
但是除了传统电视剧题材中注入了年轻人视角之外,许多重量级的视频网站正在进一步酝酿、开发一些在电视频道上少有,甚至没有出现过的新题材类型:青春励志、魔幻传奇、科幻等。如土豆网于2010年自制并且播出网络剧《欢迎爱光临》,搜狐视频正在着手整理《鬼吹灯》系列,奇艺网正在拍摄具有科幻色彩的《奇异家庭》等。
由此可见,作为文化产业中极其重要的视频内容,编创领域正需要大量各类型领域的作者进行内容规划与制作。
影视剧作为国民文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价值取向、精神文化生活一直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提升作用。视频内容制造正快马加鞭,而与之极不相称的是——作为产业链前期的“编创”环境却存在问题。

二、旧观念导致“编剧产业化”问题长期被遮蔽

如今大部分影视从业者已经意识到了影视作品的商业属性,在策划、制作(拍摄为主)、前后期宣传、销售等各个环节上都逐渐走上产业化道路。如衍伸产品开发等已成为耳熟能详之话题。
但是作为产业链最前端的编剧、导演等创意人才的培养问题却极为欠缺。所有人都认可剧本的重要性,但是谈到剧本的产业化之路,有的人认为不必谈,有人虽感到必要却不知从何谈起。比起盲目提高编剧地位,当下尤其需要厘清剧本编创阶段的观念问题,认清创作现状,倡导新的创作环境、建立有效的编剧培训体制才是影视剧产业良性循环,乃至文化创意产业飞跃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一步。
2008年5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由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高级编剧研修班”。 此研修班的主办方包括国家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等。在授课过程中,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在谈到编剧的创作时,道出个人观点:“创作者趁着年轻能够写出作品,如果写不出,以后也不可能再有大发展!”众多影视公

源于:查抄袭率怎么发表论文www.udooo.com

司的剧本把关人都是哲学、文学的“专业人士”。我国没有任何国家影视单位、机构培养训练编剧。
国人虽开始重视剧本创作,但依然存在致命的观念问题:
其一,编剧工作依然被主流专家(甚或是更多的影视从业者)单一认同为纯粹个人创作,只承认剧作家式的工作方式,无法设想剧本的生产,也不尊重集体创作模式。

二、剧本在众人的共识中依然紧紧隶属于文学、哲学范畴,无法与创意思维真正接轨。

此观念导致长年来,许多人将驾驭文字的能力与驾驭故事构架、人物设置、剧本创作的能力混为一谈。而中国最优秀的剧作者又大都从职业作家转型而来,使得大家误以为编剧能力根本不可被培训,只能依靠天赋异禀,依靠个人的文字功底与哲学、文化造诣。

三、中国缺乏完善的编剧、

创意培训机制及其带来的问题内地也确实拥有许多优秀的、一流的编剧,但是这些位于金字塔端的作者大部分只擅长某种作品类型,例如:作家王海鸰擅长婚姻情感类型剧作,如《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作家麦家擅长谍战题材,如《暗算》《风声》等;作家朱苏进擅长历史题材,如《康熙王朝》《三国》等。而放眼望去大多成名编剧擅长的题材都仅限于几类。那么悬疑题材、神话题材,甚至是一些轻喜剧类型等却长期处于缺失优秀编剧的状态。从长远宏观的角度看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已有相当一段时日,国民精神文明建设也急需加快脚步。除了娱乐大众之外,国家的意识形态、主流核心价值观等更需要通过优秀的影视作品进行有效传导、软性输出。而现如今处于创作初期的中国编剧队伍远不能满足整个市场(包括各类型影视作品)的创意需求,更遑论大批作品用精湛的技艺去阐释核心价值与主题,久而久之影响、提升整体国民的精神认知与文化素质。
在网络、新媒体如此蓬勃之时代,仅靠金字塔端的影视剧精品是远远不够的。由此看来,这已经不仅是中国影视的症结,更是国家文化发展的一大问题。
现如今,中国编剧的训练依然止步于大学课堂。除了一些艺术类院校开设影视文学专业、编剧专业,至今缺乏社会化的编剧培训体制,没有职业编剧机构,更遑论可靠的、有品牌影响力的影视编剧公司,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笔者所提及的旧观念和谬误作祟,使得这关键一步至今仍未迈出。
要成为一个编剧确实需要艺术理论、文化方面的修养造诣,创意工作不是人人可为之,但是若要所有的编剧都先成为作家则显得有些缘木求鱼。编剧经验、技巧和方法绝不是在艺术类院校的课堂上可以教授完成。缺乏有效的实战训练,没有长期对电视剧作元素融会贯通的运用,很难培养出合格的编剧。笔者在此所指的合格编剧是指懂得观众心理和写作技巧的编剧工作者,并非剧作家。编剧工作者或者文学作家如何才可能成为优秀的剧作家,此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

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udooo.com

围内。
编剧训练体制、成长体制的缺失导致了两个极端:影视院校毕业的学生没有成为编剧的正常途径;除了自我创作,只能以做“写作教程”的方式跟随专业编剧写作,通过得到“低廉”的工作机会继续学习。在“个人创作为优”的旧观念下,一些职业编剧虽请了助手,却也尽可能将其隐匿,以维持独立创作的良好形象。而另一边,大制作公司为了剧集的质量和保障,则紧盯少数已经成名的编剧、作家,只能相信“个人”的力量,形成僧多粥少的困难局面。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大多编剧的生存则完全要看其个人的造化与意志,其中努力争取机会是一方面,除此以外,创作道路充满了太多的偶然因素和不良欺压。除了知识产权方面的约束,编剧工作没有明文保障,没有相关法律保护,只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行规”,大量不规范的操作和写作以外事务的烦扰让立志当编剧的青年人很快转向其他行业,而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下来的职业编剧往往生存困难,心态堪忧。这种状况如何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创作氛围?

四、以香港、韩国的编剧创意培训、创作体制为观照

从美国、韩国甚至中国香港地区的经验来看,编剧培训和选拔机制的完善才是其文化产品能够受到广泛认可的基础保障。故此说到文初提到的中美编剧交流,因环境截然不同,当然缺乏交流平台,中国编剧是在用一人之脑力抗衡欧美影视产业中完善的编剧体制,抗衡其体制的有效运作下迸发出的集体力量。
以下举例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编剧体制作为参考。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VB)以三部分节目内容为主:新闻、综艺和电视剧制作,其中电视剧制作是其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自香港金融危机之后,电视剧的整体制作能力和影响力不如从前,但是TVB的电视剧依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水准。据统计显示,从1990年至2004年,香港平均每年向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输送1 000小时的电视节目。④香港是全球最大的华人电视剧生产基地,年总产量约为1 600集。如此众多的剧集以香港地区为基点,呈波状向内地及其他华人地区扩散。⑤TVB电视台的演员培训班非常著名,其实TVB的编剧培训方法和规范的创作体制也是华语电视剧制作领域中的佼佼者。
电视台培养编剧分成几个步骤,第一步是选拔人才,每年电视台都向社会招聘新人,基本条件是大学毕业,对文字有一定驾驭能力。电视台会给应征者安排面试和笔试,以测试应征者应具备的水平,如对电视剧的基本理解,对创作的热诚度,对写作技巧(非编剧技巧)的基本掌握,等等;经过层层筛选,每年大约会招聘10~15个的见习编剧进行在职训练。⑥见习编剧会跟从高级编剧和剧本审阅学习各种技巧,包括如何构思故事,如何塑造人物,如何编写剧本以符合拍摄的需要,等等。⑦编剧的成长需要经历:见习编剧——初级编剧——编剧——高级编剧——编审——创作主任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严格的考核。从我们熟悉的80年代经典剧目《上海滩》的编审陈翘英,到《义不容情》编审韦家辉,再到近年受到观众喜爱的剧集《金枝欲孽》的编审周旭明都是这个体制下培养和成长起来的成熟编剧。根据TVB创作中心主任欧冠英小姐介绍,一个编剧大约需要经历8~10年的训练才可能成为高级编审。这其中存在大量对剧本各个层面的了解和熟悉,所有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写出的作品被拍摄出来,再研究再写作,与艺术院校的学习截然不同。此编剧体制保障了电视台创意产品的基本水准和质量。
在韩国,编剧的成长途径除了辅助职业编剧之外,也有同样的选拔和培训机制。三大电视台每年都举行征稿活动,从中评出5~7名获奖者,以发现、培养和起用新编剧。在韩国,这是成为广播作家(即编剧)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检测如成立某家电视台,可以说同时会产生广播作家公开征稿活动,如此各家电视台都会通过公开征稿方式来招募有能力的新编剧。此时的公开征稿活动,具有征稿和选拔编剧两个目的。例如,《爱情是什么》的编剧金秀贤,在1968年的广播剧征稿动中被选为广播作家。《许俊》《商道》的编剧崔万奎,在1993年的MBC剧本征稿活动中被选为广播作家。⑧其中《爱情是什么》的编剧金秀贤一直是韩国最为资深和受到韩国电视观众喜爱的编剧,其编剧的作品《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被央视引进之后在我国也收到了很好的收视效果。我们从香港和韩国的经验中可以发现,其顶尖的优秀编剧除了本身具备写作天赋外,都出自于编剧体制的培养。
如果列举中国内地最优秀的编剧与其比肩,当然不会逊色。但若比较编剧的整体实力、整体创意能力,编创类型,恐怕要逊色许多。体制化培养的人才难免在思想深度和人文感情上略逊,但由于集体创作和智慧碰撞,其在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上则要突出许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的情感类作品特别优秀(欧美、日韩等在此方面亦不弱),而一旦遇到需要想象力、奇思妙构的魔幻类题材和各类动画作品的创意编剧时,我国编剧的能力往往显得非常薄弱,不堪一击。例如:尽管出现了“喜洋洋”系列等,但综观暑期市场的影视动画,欧美、日本产品依然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

源于:论文库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