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小学德育 >新课改高中生物新课改感受

新课改高中生物新课改感受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5405 浏览:191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95-3089(2013)9-0-01

一、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材的不同点

1、目标更具体:以三维目标为突破口,既重视知识传授、掌握,同时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态度,从而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利于实施教学。
2、能力训练更突出:在教材中渗透学生能力培养,包括分析、理解、实验操作能力及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教材内容灵活,知识体系新,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每节都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从中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便于教师施教,知识传授有所侧重,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避免传统教学以讲为主,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从而形成厌学的心理,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高。思考讨论题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知识面相互弥补,从中找到问题的个性及共性,得出科学的结论。
3、探究实验更实效:传统实验教学,是统一模式,重视实验全过程,按过程实施,结论唯一。使学生思维定格在理性结论上,不让学生拓展想象的空间,违背科学探索精神,如旧教材《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实验,用梨或苹果就是鉴别还原糖,大豆就是鉴别蛋白质,花生就是鉴别脂肪,往往使学生就想到了生物组织的成分,形成错误的知识,而新教材就用不同试剂。

二、生物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生物学科师资不足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高中新课程方案,高一、高二都要求开设生物课,由于原来生物课程从高二开设,导致生物教师出现缺口,师资不足导致生物教师课程负担较重。

2、完成模块教学的课时不够。

这是教师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新教材在课程编排上高一课程偏重,节次偏少(每周两节),高二由于分科和课程节次加大(每周三节),导致高一紧,高二松。新课程的最大变化是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而模块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教材的内容增量,教学活动增时,与之相反的是教学实际使用的课时量却大量压缩,但却要承载更多的教学任务,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课堂容量增大,一节内容要分几个课时来讲,感到课时不够用,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而且教材中加入大量的学生探究实验,还要有一系列学生验证实验,而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较差,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不认识,也不会使用。导致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疲于赶教学进度,教学质量不高。

3、教师的旧观念与新课改理念的矛盾

部分教师对新课改持观望态度,对课程思想、内容体系缺乏深入的了解,仍然在以往课程的框架下进行思维,就是所谓的“穿新鞋走老路”。难以避免以往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对新课程产生不利影响。

三、对以后新课改教学实施的建议

1、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转变。即由知识的传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授者向学生学习促进者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转变;由唯师独尊向师生平等学习的合作者转变。
2、抓好教学策略的转变。使教师做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老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结果与过程并重转变;由统一要求向尊重差异转变。
3、更新工作方式。即在不断学习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在不断与同事合作中学会与人合作、指导学生合作;在参与课程研究中学会课程的开发和有效开发使用课程资源。
4、由教学方式转变引发学习方式转变。即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体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
5、实现从“倾诉”到“倾听”的改变。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的合作者,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心理上、专业上的强大支持,使共同体内的成员之间加强合作,通过互相依赖、平等对话、无缝沟通交流,达到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共同成长发展的目的。
总之,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材的客观需要。我们的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责无旁贷,当然新的改革总会有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敢于迎接困难和挑战,埋头苦干,深入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的任务就一定能够完成并变为事实。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