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试析教学任务驱动下中学英语分组教学大纲

试析教学任务驱动下中学英语分组教学大纲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11884 浏览:471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从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小组教学理论着手,探讨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有益启示,结合教学实际,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引入任务驱动理论,使教学两大要素——教师和学生,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转变思想,解放自己,调整角色,真正做到自主教学、自主学习和开放引导。
关键词:任务驱动理论;中学英语;分组教学
多年来,由于扩招影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班级容量不断扩大,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给英语教学带来了诸多问题与挑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此,广大教师不断尝试改变现状,其中分组教学就是一种尝试。分组教学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变革的元素,但也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以至于分组教学流于形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引入其他理论或实践来改善分组教学,其中任务驱动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与补充。

一、任务驱动法与分组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驱动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具体的学习任务,带着强烈的问题动机,通过利用现有的有利资源,通过个体的或者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掌握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现有的一切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而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其核心思想是“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习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去思考、尝试和解决。
分组教学是基于小组教学法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叫做合作学习法,即把一个相对较大的集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目的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各个小组内部进行一系列活动,从而完成既定的小组目标和整体目标。外语教学领域中,布朗(G.D.Long)和克鲁克斯(G.Crookes)对小组教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把小组学习法的好处做了如下总结:在小组学习中学习者使用目的语的总量增加;学习者使用目的语的质量提高;个别指导的机会更多;学习积极性提高。另外其他研究表明,小组学习能减轻学习者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的焦虑心理。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是集体中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表现影响着集体的活动,他们互相交流沟通、互相指正、互相竞争、共同提高。

二、合理分组

在分组教学中,合理分组至关重要,关系着分组教学的成败。必须合理分配学生、优化配置,才能成功实施分组教学。如一个班有70个人左右,可以根据他们的入学成绩初步把他们分为优、中、差三个类型,采取自愿结合的原则,以每组5人左右为单位,同时教师必须考虑到他们的英语水平,根据异质同组原则,即“优、中、差”合理分配原则,把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这些小组是动态的、暂时的,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可以调整。比如,鉴于角色扮演、性别差异很重要,那么小组内部必须男女同学结合。经过一个阶段的磨合试验,可以调整小组。有时还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状况,并根据他们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同质同组和异质同组相结合的方式分组,让他们既能发挥特长又能博采众长。在分组过程中,小组长的作用举足轻重。一般来说,小组长应当具备相当的语言水平,能够有效地运用英语和教师、组员进行沟通,同时具备较好的组织能力、较强的责任心,以管理和监督小组成员的活动,并能及时有效地和教师沟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整体和分组相结合的方式,班级有整体目标,小组有各自的具体目标,有条不紊,因小促大。

三、分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分组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出现在分组本身的操作和教师角色的把握方面。
首先是分组的把握上。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个性不同,教师与他们接触的时间有限,不能很好地了解他们,这就给分组本身带来了挑战,很难把学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于教师来说,除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之外,还需要和班主任等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更多地了解学生,同时和学生干部随时沟通,对小组进行适时动态管理,力争做到最好。
其次,必须准确地把握教师的角色。在分组教学中,学生是参与交流的主体,应该在大部分时间内掌握话语权,而不再是由教师来掌握。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教师的重要性,在分组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更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总设计师,一方面要设计整个分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对活动进行引导、评价、提炼、总结。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及文化修养,保证对学生高水平的文化知识输入;提高洞察力,关注学生、关注社会,提出合适的话题,布置意义深刻的任务;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对学生活动做出评价引导,深入浅出;给学生活动提供有效的参考方式,并有效地组织、协调小组活动,搞好小组间良性竞争的关系。
第三,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小组,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无动于衷,不关注其他小组的发言等,甚至会影响到班级活动正常进行。这时,教师就应当采取让学生互相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对其他小组进行提问,甚至让他们做评委,对其他小组的活动进行评价,作为他们本组活动的一部分,这就相对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后,由于班级容量较大,形式分散,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很难监管到每个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容易流于形式,会出现用汉语讨论的现象,还有就是底子差的学生不参与。这时,教师应当发挥班干部和小组长的作用,让他们做好监督和督促工作,同时教师要对他们的讨论活动成果进行严格合理的评价,并提出奖惩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向辉.后方法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思考[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1).
[2]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活动小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3]Long.M.,G.Crookers.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dus Design[J].TESOL Quarterly,2012-01-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体育运动学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