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数学教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探究和实践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探究和实践

收藏本文 2024-03-27 点赞:6202 浏览:212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物,人们才可能深刻感知和了解它。这种了解是对事物的直接了解、基本了解。体验是一种瞬间性存在的领悟,因此人的五官都要参与其中,从而使体验具有直接性、形象性、动作性。这三种性质决定了体验对学习,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有重大意义。它对学生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有影响。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中进行积极地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呢。

一、课前开放,体验数学知识的来源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它是封闭的,直至上课了才会向学生揭示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起点几乎从零开始,学生时时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开放式的教学则预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课前让学生走向生活,进行调查实践、收集教学信息、查阅资料,把数学学习向课前延伸,使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提前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他们所看到的百分数,还让他们调查一下本班某一次考试中的优秀人数和及格人数,调查全班12岁的学生人数等。教学“简单的数量关系”时,课前布置学生去商店了解自己喜欢的学习和生活用品的,自编成应用题。这样通过实践调查,收集数据信息,变书本上的数学为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存有数学。

二、创设情境。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大统华搞促销,我给爸爸写了喜欢喝的葡萄酒,给妈妈写了爱吃的麦片,我自己写了两瓶果味饮料。并把促销活动的热闹场面播放给同学们看,其中有酒瓶上10%,麦片上70%,饮料瓶上30%的特写镜头。问:你知道这些是什么数吗?你知道这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关于百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提出哪些问题?虽然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出现百分数,并且学生对它也有所接触,但毕竟认识还是模糊的,仍存有许多疑虑。如,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怎样读,怎样写呢?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是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过程。

三、活动探索。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周长”中对周长的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使学生感知周长

(1)比一比。出示多个图形,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进行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
(2)画一画。你能一笔画出一些封闭图形吗?请画出自己喜欢的几个封闭图形。(把两位同学所画的图形用投影展示)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3)评一评。你认为两位同学画得怎样?谁能指出所画图形的一周长度?最后教师点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体验周长

(1)描一描。出示一些图案,让学生在练习纸上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
(2)指一指。请一位学生指一指黑板面的周长,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指一指身边的周长。
(3)走一走。师问:怎样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长度?从何处走起呢?最后,让靠墙的一组学生试着走。全班学生目光集中,注视着同学的走法。旁边的同学还不断提醒他:注意,要靠墙壁走。
学生们在比、画、描、指、走、交流的活动中深刻体验到了物体的周长在哪?什么叫做周长?深刻理解周长的概念。

四、合作交流。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表述,可以使学生获得对数学探究的个体体验,并在交流的展示活动中不断充实他们富有个性的认知体验。
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给出例题“13-5=?”后,我没有直接讲解或讨论怎样算,而是引导学生想办法算一算,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再组织大组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解法。这样在生生互动中促进了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激活了思维。最后我让同学们纷纷汇报自己的算法:用小棒摆,先摆13根,再一根一根拿去5根,得出:13-5=8;把13分成10和3,10-5=5,5+3=8;把5分成3和2,13-3=10,10-2=8;想5+( )=13,因为5+8=13,所以13-5=8。这样不仅使学生解决问题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而且还从中体验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

五、实践应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怎么写作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之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星期天起床、学习、玩耍、吃饭、睡觉等几个方面的时间安排表,巩固了学习的知识,也使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如,在教学第一册教材“认识物体”中,通过看一看(认识那些物体?)、摸一摸、比一比(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滚一滚(哪些容易滚,滚得最远?哪些不易滚,滚得最近)、推一推(哪种好推,哪种难推)、搭一搭(哪些容易搭,哪些不容易搭)等活动,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深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体验”是新课程的重要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是新课程的特征。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知识的获得也不仅仅是靠信息传递完成的。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循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而展开的富有灵性的交流与碰撞。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