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阐述论语语文教育和生命意识培养

阐述论语语文教育和生命意识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31055 浏览:14352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命教育不再是德育课的专项,作为基础课的语文课在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责无旁贷地重视生命教育的内容,重视对生命本身的关怀。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生命意识呢?以下是本人有关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阵地,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否则会失去语文的本位。毕竟语文课还是要保留语文的味道的,如过分强调对生命价值、生命意识的认识,则会喧宾夺主,所以应该进行有效渗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在一些细节上下工夫。例如,通过对古文名篇诵读的积累,传承中华文化的生命精神。对教材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名篇,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化的生命精神。如《爱莲说》、《陋室铭》这两篇文章都表达出作者独特的生命态度:洁身自好,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活出了一个人的精气神。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格的魅力是远远胜过物质的,一个人要有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有自己独特的活法。
此外,进行生命教育要尊重文本,尊重学生,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感悟作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自主建构。例如在讲授《父母的心》这一课,可以独辟蹊径,创新教学方式,以尊重学生为出发点,避开常规程式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深入到文中去“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实际上,就是让阅读主体即学生调动起已有的情感经验,把自身对生命的体验与作品中的生命内涵以及作者的生命历程相互联系起来。当学生体会了“父母的心”后,教师再引领学生探寻“孩子的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再经历一次情感的体验,真正融入作品中。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仅对文中的父母有了深刻的体会,联系现实对自己的父母也做到了独到的、新的评价。这种课程模式表面上看似乎是对语文课的“叛逆”,但恰恰却可以培养学生不畏惧权威、善于独立思考、追求自由的良好品质,成为人格健全的新时代公民,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再如,学习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人生阅历,在了解诗人所处的大环境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诗人之所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感慨的原因。杜甫生活的时期正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时期,当时奸臣当道、民不聊生,杜甫个人生活异常艰难,强烈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使他呐喊出老百姓的心声,这个时期的作品大都是反映人民疾苦、表达底层老百姓生存状态的,类似的还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生命意识的呐喊熔铸了他高尚的品格,他由此也达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们的生命意识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远远不够,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综合性活动,具体形式有:指导学生策划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学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总结www.udooo.com

生在参与中强化珍爱生命的意识,感悟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搜集、摘录与热爱生命有关的名句、格言;让学生阅读热爱生命的故事,书写读书笔记,并进行交流。语文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解读、剖析文章中的生命意识,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珍惜身边的人、事、物的美好情感。

三、在作文训练中,提升学生们的生命意识

书本的学习使学生积累了生命意识,有了感悟生命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将感悟外化成文章,加强写作训练,提升其生命意识。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设计作文命题时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享受自己的心路历程。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在作文中的心声,从学生笔墨间发现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安抚学生的心情,启迪对生命的思考。文章是心灵的反映,是心灵的具体化,让学生学会在书写中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再空洞,而是孕育着生命的思索。我曾经布置过一次这样的材料作文,材料一:同情与怜悯的情感会使人的生命更加高贵、美丽;材料二: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材料三:人在珍爱自我时,还应珍爱他人的生命,珍爱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材料四:我们每天都应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怀着友善、朝气与渴望去生活;材料五: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它时,才发现它的珍贵。要求理解和体会以上这五则材料,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同时要求紧密联系材料,对所有的生命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审视生活中不同的人对生命的不同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提炼出正确的观点,然后成文。作文交上来,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了自己对所有生命的珍重。细细琢磨,每个人的成长路上,在自己的脚印旁,都会有另一双甚至更多的脚印一直陪伴着你。
此外,写读后感、观后感、日记等,都可以帮助学生畅谈对生命的思考,点亮学生对生命、对生活思考的智慧火花。生活中的实例、文学精品、影视焦点等也都可以作为学生探讨生命的话题,让学生在探讨中反思,在畅谈中回味,在点评中进步,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动力与目标上。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为因果的有机体。语文教学需要依靠生命教育实现教学目标,生命教育也需要依赖语文教学实践来开展。
参考文献
高珺珺.对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28).
田娟.中学语文教育中生命教育之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9).
[3]王春东.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途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4]余忠伟.生命教育:语文教学的另一视角[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2).
[5]涂勇,张倩.点燃生命火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4).
(责任编辑韦淑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