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小学数学德育 >试析历史教学从哲学和办法指导历史教学网

试析历史教学从哲学和办法指导历史教学网

收藏本文 2024-01-24 点赞:14544 浏览:5999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并寻找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学习历史不仅要求了解历史真实,更重要的是要透过历史观象去探求历史发展的本质,并进而总结历史带来的经验教训以指导现实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对历史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就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而哲学正是研究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历史学和哲学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它们互为表里,所谓“文史哲不分家”。历史学的研究要以哲学为指导,而反过来哲学的研究也要以历史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其差别只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即历史学重现象、史实,而哲学重本质、重规律。
历史教学旨在通过对历史现象的阐述,引导学生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逐渐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正确认识,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能够站在一个哲学高度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讲解。要达此目的,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发展有比较深入的哲学认识和哲学思考,并以此来指导对整个教材的把握。
我们知道,人类历史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几个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每一阶段以及每一阶段内的不同时期的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进步。从哲学角度来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根本动力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同时也还有其他因素与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或制约了这一过程的进展,决定了事物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而对于人类社会,促使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力即在于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由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越来越不适应甚至阻碍其发展,矛盾由此产生。由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们最终要冲破一切障碍,这就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调整直至根本变革。人类社会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进步。古代史中如夏朝的建立和世袭制的实行、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乃至各个朝代的更迭、制度的革新,近代史中如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垄断的产生,现代史中如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改革等等,无一不是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当然,其他如统治者个人的素质才能,对外关系(如外来侵略)等因素都对这些变化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共同制约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史实给了我们一个最大的启示,即要想真正最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必须也只有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积极改革、与时俱进。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也必须基于这一社会发展的认识去辩证地、历史地和实事求是地评价。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事物的认识必须一分为二,必须坚持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而不能片面地、孤立地、机械地、形而上学地认识问题。因此,认识历史事物时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方面和进步的地方,又要认识其局限性,特别要抓住其本质,认识其所处的时代特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要求等,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地认识其地位和价值,尤其要摒弃以现在的标准要求古人、苛求历史。
有了这些认识,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教师更要以此为基础对教材作深入细致的分析,让学生形成正确而科学的认识,逐渐养成对历史的哲学思考并找到正确认识事物、认识社会的方法,形成历史思维。如对王安石变法的教学就应首

源于:免费论文www.udooo.com

先结合北宋初期的制度变革认识到,其背景是北宋中期面临的一系列社会危机已经威胁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封建专制主义集权的强化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集权制的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由此也就能从其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目的和对统治阶级内部利益调整的实质去客观评价王安石以及这次变法:既能认识到其积极性,也看到了其地主阶级的本质、局限性和不能根本解决矛盾问题的缘由。
其实,通过如上分析,我们不仅看到了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历史教学乃至历史认识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反过来通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分析与把握加深了对一些哲学观点、哲学方法的理解。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都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全面、深刻、正确的认识,分析问题的方法也得到了训练。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把哲学理念与哲学思维运用到历史的教学中,让两者相辅相成,以促进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
(责任编辑庞丹丹)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