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职教班主任 >论如何处理如何处理小学语文课堂上偶发事件学报

论如何处理如何处理小学语文课堂上偶发事件学报

收藏本文 2024-03-07 点赞:34975 浏览:1589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课堂偶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入手,得出小学语文课堂偶发事件处理的几个方法:运用机智法、因势利导法、幽默带过法、延缓处理法等方法,使教师能抓住教育时机,从而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关键词:处理;小学语文课堂;偶发事件
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教学。从整体上来说,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他们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但是,由于学生各自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情感特征等个性差异,课堂上有时会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情,俗称“偶发事件”。

一、课堂偶发事件发生的原因

1.教育过程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它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具有主动性的学生,他们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且是特殊的人——儿童——理智、情感、意志、性格、观念、信念正在形成时期的人。”
2.教育过程是一个不封闭的过程。社会、家庭的不断变化对学校教育产生影响,而教师又不能控制这些变化因素。因此,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就经常会碰到由社会或家庭的不可控制因素带来的干扰。偶发事件就是由这些种种不可控因素制造出来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

处理偶发事件虽然复杂,但自由度也较大。虽然一桩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却也是可以捉摸、有章可循的。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教师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就能抓住教育时机,从而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1.运用机智法

教育机智主要是指一种方法,含有“巧妙”的意思,是教师运用自己机智的语言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b、p、m、f”的教学中,学生对“b、p”难以分辨,不少学生站起来对我说:“老师,这个是b还是p?”针对这种情况,我立刻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找宝贝”“贴花瓣”“摆字母”“做试验”等独特、有趣的教学设计来吸引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皮卡丘带进课堂,由他带领学生进行闯关游戏。我把学生易混的b、p采用变魔术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动画演示猜一猜,同时看看还有哪个拼音字母可以变魔术。这种方式使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积极地变起了魔术,孩子们在玩中动手、动脑、动口,进行着有效的自主学习。

2.因势利导法

有些课堂偶发事件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或教学活动,从而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我提问学生:“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有位不太喜欢发言的学生举起了手,怯怯地说:“回家找妈妈。”“轰”的一声,学生们都笑起来,那个孩子立刻脸涨得通红,头陷得很低很低。我微笑着对大家说:“多听话的孩子呀!遇到事情先想到妈妈,你们能做到吗?”学生们静下来,乖巧得像妈妈怀里的宝宝。“让我们继续来帮乌鸦想办法吧!想到办法,乌鸦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就这样,学生又动脑筋为乌鸦想起办法来,而那个可爱的学生也慢慢抬起了头,不再羞涩。

3.幽默带过法

有些课堂偶发事件容易让教师陷于尴尬的境地,如果要查出原委不仅会耽误上课时间,还极有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但不去处理又会让学生觉得教师没有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幽默带过法,先让自己暂时摆脱尴尬处境。例如,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板书好后放下粉笔发现自己的手粘在上面,原来有调皮的学生在上面贴了双面胶。只见几个男生在下面窃窃私语,还不时眉来眼去。我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把粉笔放下,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今天的粉笔同学没有把鼻涕擦干净就来上学了,是不是有不开心的事呢?还是对老师有什么不满?同学们,你们天天和我相处在一起,如果发现了老师身上的不足,可一定要在课后多给我提提意见,让老师改掉这些缺点啊!”课堂上很快安静下来。因此,当教师面对学生的捉弄,如果能一笑而过,这样不仅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能让自己脱离尴尬的境地,实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4.延缓处理法

延缓处理法,从时间上讲,是指遇到学生违反纪律,或与教师“顶牛”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出现僵局的时候先冷一下,拖一拖,给自己一个思考、调查的时间,也给学生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等到处理时才容易心平气和,也更能做到客观公正。从方式上讲,是指有意将话说得迂回、婉转,使学生容易接受;或者为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有意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师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时应该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控制住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体罚、挖苦、讽刺学生,同时要尽量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尽快做到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不必急于追根究底,分清谁是谁非,应坚持以表扬、鼓励、激发上进等正面教育为主,这样不仅能树立正气,而且能增强学生

摘自:学年论文www.udooo.com

的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考试中心.教与学考试大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王红.新教师岗前培训手册[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包南麟.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