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中学教学 >> 中学历史教学 >比喻论朱自清散文中比喻和通感艺术效果

比喻论朱自清散文中比喻和通感艺术效果

收藏本文 2024-03-07 点赞:29119 浏览:13235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朱自清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在他的散文中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比比皆是,极大地提升了文章的表现力。
关键词:修辞手法;比喻;通感;艺术美
1674-9324(2013)33-0197-02
朱自清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究其原因是他善于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音乐魅力,并且注意对字词的考究和锤炼。在他的散文中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比比皆是,极大地提升了文章的表现力。本文主要针对其比喻、通感手法的运用效果加以阐述。

一、耐人寻味的比喻修辞

朱自清运用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予新颖的设喻。
1.以物喻物。“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匆匆》,把“日子的逝去”比作“针尖上的水滴在大海”,贴切地表现了他的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匆匆》,把“日子”比作“轻烟、薄雾”,都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留恋和无限惆怅的情绪感染着读者、陶冶着读者的情操,以物喻物的神奇可见一斑。当描绘灯下水景和水面灯光时,写道:“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多么新奇的比喻啊!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实比实,朱自清则不然,偏偏以虚比实。“水光”,“光芒”都是眼里看的见的,相比而言,“梦”都是虚的了。“梦的眼睛”更是子虚乌有了。然而,奇迹正在这儿产生了,表面上看,这样比法果是越比越渺茫,单实际上,正好表现了秦淮河上灯火初明时,波浪峰尖上跳荡的灯光的情景,越琢磨越有味道。朱自清先生巧用比喻,是颇费工夫的了。在《罗马》里,圣保罗堂旁边的小柱廊在作者眼里,其“精工可以说像湘绣,秀美却又像王羲之的书法。”奇妙的联想和新颖的比喻饱含着作者对文化景观的精湛见解和悠悠不尽的审美情趣,使所叙之物妙趣横生,光彩照人。还有罗马市场上三根哥林斯式的柱子“像三个丰姿飘洒的少年用手横遮着额角,正在眺望这一片古战场”;斗狮场的外墙“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比喻奇妙,出神入化,臻至形神兼备的佳境,准确表达了作者那种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2.以人喻物。所谓的以人喻物,就是把物体拟人化,把美好的东西当成人物来展示。一方面,使得物体更加生动、形象化,另一方面,也容易抒发作者对物体的感彩,对于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帮助便于多层次,多角度揭示作品丰富的内涵,使得情由景生,景由情放,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情并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把“月儿”描绘成一位“晚妆才罢的少女”,而“浴着月光的柔细的枝条”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缠着、挽着”,作者以“美人的臂膊、女性的披发、姑娘的羞涩”比喻“柳枝、柳丝、月亮”,形象别致。《瑞士》中,把有着“粼粼细波的湖水”描画成“西方小姑娘的眼”、“颦眉的西子”;《一封信》中,将“紫藤花”比作“嘻嘻哈哈的小姑娘、凝妆的”;《绿》中,甚至把“梅雨潭的绿”想象成“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叫她“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此时此刻,作者仿佛超脱了物我的境界,达到主客体的交融,同时也开创了比喻的新形式。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亭亭舞女的裙”;把一朵朵的荷花,比作“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把“没精打采”的灯光,比作“瞌睡人的眼”,又把“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云,所以不能朗照”比作人的“小睡”也别有风味。除此之外,“树缝里也搂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的人的眼”《荷塘月色》,春风“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在日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威尼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通过朱自清的笔触,一个个美好的形象在我们眼前展示出来。春天像是娃娃,春天就有了可爱的特性;春天像是小姑娘,就有了美丽的特点;春天像是青年,就有了明丽的色彩。

二、出神入化的通感辞格

通感又叫移觉或感觉移借。本来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心理现象,后被“移借”到修辞学中,是“在日常经验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的彼此交通”的语言现象(钱钟书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中荷塘上面的月色虽不均匀,但却是和谐的,想到小提琴上的和谐旋律,这便是视觉向听觉借移。“……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中用“明油”、“鸡蛋清”来比水光,不仅写出了它的“明亮”,而且使人触摸到她的“滑”、“软”、“嫩”,这便是视觉经验与触觉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美感效果,是由视觉向触觉借移的艺术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这是嗅觉向听觉借移。“清香”本来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清香”和“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威尼斯》这是听觉向味觉借移。作者写威尼斯夜曲听来不仅有“颤着”的美,而且还像品味醇厚的酒或茶那样,让人感到歌声的浑厚、甜润和有韵味;又像欣赏玫瑰的红色那样让人听了入迷。“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他们在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变成芳春的困倦么?”《歌声》色分七彩是一种视觉现象,而因色不同而造成人心理感受的不同则是移觉现象,这里红之恬静,紫之冷落和“苦笑着的白与绿”俱是用了移觉现象,使困中的绿、白、紫、红映出了作者的情绪变化。
通感这项修辞手法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经常被运用到,并且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他为读者展现了美妙动人的美好景象,使读者进入到艺术的想象当中;另一方面,他对散文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经验,使得文学艺术进一步被开拓了。
参考文献:
陈庆汉.试论朱自清早期散文移觉辞格的运用[J].修辞学习,2001,(5).
蒋文学.通感和比喻的文学功能[J].文学教育(上),2011,(06).
[3]武杰.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6).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