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中职教育 >回归文本阅读要求

回归文本阅读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3538 浏览:121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教学背景

《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以前曾教过两三遍,这次重教,根据新课程标准,我把上课的重点确立为:分析人物形象,简单分析环境,其他内容略去不讲,鼓励学生课外探究学习。备课时,我查找了很多资料,下载了有关“王熙凤出场”“宝黛相会”等影视片段,还制作了黛玉进贾府路线图的幻灯片以及相关课件。
上课前,我把制作的课件安装到班级中的“班班通”上,有不少学生看到了,对其中的影视片段很感兴趣,都希望一睹为快。我趁机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并能描绘出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我觉得学生肯定会对课文感兴趣。可是检查预习的结果却大失所望,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文本,作业完成情况很差。了解情况时,学生说,文本太长,有很多景物描写,还有很多字不认识,阅读起来毫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说,快放电视吧,看看电视就行了。

二、问题分析

学生现在的阅读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伙伴式阅读

许多学生非常喜欢阅读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可爱陶的《狼的诱惑》等同龄人的作品,或称为“80后”的作品,觉得这些作品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二)回归式阅读

许多学生喜欢阅读卡通、漫画、科幻等作品,表现出了明显的孩童心理。

(三)补偿式阅读

7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快餐式文化,喜欢大众式文化、娱乐式文化和网络式文化,他们经常阅读的是《传奇故事》《故事会》《新聊斋》《知音》等读物。
对于语文课本,他们只是抱着一种不得不学的态度去了解,更多的时候,他们觉得老师会把答案告诉他们,到时背背就可以。因此很多学生对学过的课文非常陌生,一段时间后,问起其中一些情节往往表现得很茫然,甚至连题目、主要人物都记不清。这样的阅读有什么效果?

三、过程方法

了解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和学情后,我觉得有必要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可是一般的说教不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我决定充分利用这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领悟到认真阅读文本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

我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并画出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学生一开始不知从何下手,我就引导他们仔细阅读,找出能表示方位的词语,并圈出具体的地点,同时提示学生根据方位合理布局,这样有不少学生就能画出贾府大致图形了。我又把自己制作的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填上具体的地点。经过一番操作,学生基本了解了贾府的布局,这时,很多学生感慨地说:“太复杂了,真不知曹雪芹当时是怎么写出来的?”听到这样的议论,我马上抓住机会对学生说:“是呀!曹雪芹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贾府的环境呢?”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陷入了沉思。经过思考、讨论,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写贾府环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侯门旺族的豪华气派,暗示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而且学生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曹雪芹的语言魅力和才气。
在备课时,有老师介绍自己在教该文时的一个做法,即让学生以林黛玉的身份写一篇日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觉得这个教学创意不错,因此,我也要求学生替林黛玉写一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www.udooo.com

则进贾府的日记,把她进贾府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当然不必面面俱到、巨细必录,只要突出印象、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即可,这时对贾府环境的描写可以简略一些。最后要在班级评比出优秀文章,给予表扬。学生对此很有兴趣。要求提完,学生就已凝神静读课文。课堂很静,可是从学生的眼神里我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不平静,一节课的时间就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中度过,学生对人物也有了感性认识,这时再进行人物分析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第三节课上,我终于满足了学生的愿望,播放了“王熙凤出场”“宝黛相会”的影视片段。当学生沉浸在剧情中时,我又趁机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影视作品与文本的不同之处,评析一下原因,并结合两者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这时的分析应该说是比较到位,对人物的理解也是比较准确的,对作者的写作手法也有了较准确的认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也由感性上升
到理性,完成了解读文本的全程。
当然,学生在阅读中,还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过自己阅读仍不能解决。这时,我的讲解就显得重要了,如学生可能会对宝玉的相貌发生疑问,对宝玉的评价发生疑问等。我就引导他们课外再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鼓励他们阅读原著,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同时,老师的深入讲解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后有些学生纷纷表示要
去读《红楼梦》。

五、教学反思

这篇文本学完后,多数学生已认识到认真阅读文本的重要性,我也领悟到,不要怕学生阅读花费时间,只要学生读得深入,读得透彻,那么很多问题不需要老师讲,学生一样掌握得很好,而且印象深刻,收获极大。
阅读仿佛是一个火种,只要时机适当,也足以点亮人们心中的那一盏灯。难以想象,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了会怎么样,至少他的心灵之河不会有丰沛的水源;更难以想象,一个连课本都未读熟、读透的学生,如何应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读熟文本,认真钻研文本。学生自己感悟到的东
西,才是对他最有帮助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再迁移到课外,力争使每一位学生读透几本适合自己的优秀书籍,奠定精神基础,终身
受益。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