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试议三种集群行为三种类型与应对对策

试议三种集群行为三种类型与应对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14280 浏览:598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生集群行为是指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出于共同的特点或共同利益聚集到一起形成临时群体,以表示对某事、某物关注的一种行为。它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良性集群行为、中性集群行为和恶性集群行为。这三种类型集群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道德情操的觉醒、正当利益表达与从众心理、非理性与不法诱导。实践层面应注重从大学生集群行为理论出发,加强应对策略研究,妥善处理大学生各类集群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 集群行为 类型 应对策略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28—04
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奔放的个性品质与年龄特征导致其极易发生群体行为。集群行为的发生,不管其性质如何,对于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拓展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方式,“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高校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阵地,因此,全面认识大学生集群行为,科学界定集群行为的类型,研究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应对策略,加强和创新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内涵分析

目前,大部分研究将大学生集群行为狭义地理解为具有破坏性质的件。然而,在高校实践中,大学生集群行为并非指现为消极意义的件,其有更宽泛、科学的内涵。

(一)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概念

最早研究集群行为的学者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他注意到群众是“一群人的聚合”,聚合起来的群众“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此后,罗伯特·帕克、戴维·波普诺、约翰·麦休尼斯等人对集群行为的研究使“集群行为”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国内学者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理解突出强调了集群行为的后果危害性,将大学生集群行为往往与打、砸、抢、烧、集体罢课、暴力集会、阻断交通甚至和集体械斗联系在一起,认为集群行为等于消极层面的件,它违反了国家法律和政策,通过对抗性手段干扰学校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但是通过仔细的观察与理性的思考就会发现,大学生集群行为并非完全是反社会性的,只从破坏性方面认识大学生集群行为不能全面把握集群行为的特点,更不能有指导性地分类对待,这种狭义的定义无益于高校学生实践工作的开展。“集群”与“个体”相对,指的是多个具有共同特点且互有联系的个体组成的聚集体,集群行为的主体是大学生。当“集群”形成之后,会产生作为整体的新特性,它形成的效果往往不是若干个体的简单叠加。因此,所谓大学生集群行为,是指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由共同的兴趣或共同利益聚集到一起形成临时群体,以表示对某事、某物关注的一种行为。这种概念集中体现了“集群行为”一词本身的中性特征。

(二)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类型

当前,学界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分类普遍按照集群行为的思想倾向进行划分,一般划分为政治类和非政治类。这种划

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分方法对于认清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政治属性,坚持进行正确意识形态的引导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但是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采取更明确的、更有效的应对措施,而非仅仅停留在性质认识层面。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教育管理首要的是正确认识其社会性质,以大学生集群行后果为视角进行划分更有助于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教育管理实践。由此大学生集群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良性集群行为。良性大学生集群行为是指具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出于良好的社会公德、正义感、爱国主义情感等聚集到一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表达爱国热情等能够助推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的行为。良性大学生集群行为往往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容易忽视的一部分。良性集群行为作为集群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二,中性集群行为。中性大学生集群行为指的是大学生出于好奇心、从众心理或为了表达正当利益诉求而临时形成群体的行为,中性集群行为一般不会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或者社会秩序。没有明确的社会负面影响是中性集群行为的显著特征,这种类型行为集中体现了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
第三,恶性集群行为。恶性大学生集群行为指的是当下定义的大学生件,也是高校多发的集群行为。其发生主要受政治形势、高校管理以及其他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或者大学生群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而形成的一种集群行为。
这三种类型的集群行为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甚至没有明确界限的,某种条件下可能会相互转化。正是因为存在这种转化的可能性,笔者以为仅仅研究或探讨消极意义的件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应当对集群行为的三种类型有全面认识。

(三)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征

大学生集群行为是社会集群行为的一种,它除了具有一般性社会集群行为的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第一,主体特殊性。大学生集群行为的主体主要由在校的大学生组成,年龄一般在17~23岁居多。年龄的高度相仿性是大学生集群行为区别于一般社会集群行为的主要特征,这也决定了整个集群主体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他们有相近的文化水平、学习经历、兴趣议题,其自主意识和行为独立性逐渐增强,具有相似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倾向,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发生较大变化但仍然有很强的可塑性。
第二,行为短暂性。社会件尤其是恶性件的发生、发展往往具有连续性特点,一般较难瞬息平复。相比较而言,大学生集群行为具有短暂性的特点。这类事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为当前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动因一般较单纯,通过集群行为获得某种满足感之后,集群行为的各种动力逐渐恢复平静,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不成熟和冲动性。
第三,影响广泛性。大学生集群行为影响的广泛性一方面表现为各所高校之间会相互感染,具有极强的联动性。如果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动因是普遍性动因,一旦在某一所高校产生集群行为,很容易在其他高校发生类似集群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集群行为对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大学生向来是时代潮流的引领者,他们的行为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在影响效果方面,良性集群行为能够有效促进良好社会风尚形成,而恶性集群行为则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大学生集群行为原因探析

三种类型的形成原因并非绝对一一对应,有时是相互交织的。

(一)良性集群行为的常见原因:道德情操的觉醒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情操作为评价各类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表现出来的内心体验,它是情操的核心部分。随着个体心理逐渐走向成熟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善恶、荣辱等会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他们会对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产生敬佩、羡慕和赞扬的情感,对不道德的行为会产生厌恶和憎恨。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精英,一方面社会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强烈的道德感、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道德形象对社会的影响。因此当社会中出现道德腐败导致各类反道德的事件发生时,敢于求真、充满朝气、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们一般都能够自觉弘扬正义、发出促进社会公平的呼声。良性的集群行为不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良性网络集群行为逐渐成为其新型表现形式之一。
理国主义是大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体现,因理国主义而激发的大学生集群行为是典型的良性集群行为。当代大学生尽管在对待身边事件仍表现得有些冲动和不够成熟,但是,当涉及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时,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日益高涨,他们会通过积极的正向情感宣泄、群体行为活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全国各地高校学生通过组织宿舍默哀、共同祈福等形式表达爱国情怀。良性集群行为对社会团结发展,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二)中性集群行为的主要原因:正当利益表达与从众心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在利益诉求没有更好的途径之下,大部分学生选择了集群的方式,以群体的力量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因此大多数集群行为的起因是大学生为了表达正当的利益。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教育管理者遇到学生因利益表达发生集群行为往往表现得极为紧张,事实上,大学生正当利益的合理合法表达本身完全是一个中性事件。大学生因正当利益表达而发生的合理、合法的集群行为是当代教育的胜利,是天赋人权。集群行为的发生昭示了传统教育观念下集体主义的重生,是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特别重视群体的评价。为了自身不被排斥,多数大学生会在面对大多数同学的聚集行动时选择“随大流”。当一个集体行为开始发生,被动接受的学生即便最初不为集体行为所动,但是如果发现周围的大多数人都在参与某一行动,他便产生自然参与潜意识。群体行为中没有选择“随大流”的学生在公众的潜意识中会被认为是大学生中的异类,从众心理便成了大学生集群行为不断扩大和升级的重要诱因。集群行为的选择与大学生的好奇心也分不开的。例如新颖的求爱方式会引来大学生驻足旁观的集群行为,这是较为典型的因好奇心导致的从众心理形成的集群行为。

(三)恶性集群行为的主要原因:非理性与不法诱导

大学生的非理性是恶性集群行为的内部因素,而不法诱导则是该行为的外部诱因。
大学生非理性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集群行为发生之前,个体的目的性本身就是非理性的,例如大学生群殴事件就是这种类型。二是在集群行为发生之后,非理性行为开始出现,这一类原因导致的恶性集群行为一般都是由中性或者良性集群行为转化而来。这两种表现形式尽管时间次序不同,但是与大学生心理特点都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往往年轻气盛,易冲动,理性认知让位于感性认知,这是导致大学生非理性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不法诱导是大学生恶性集群行为的外部因素。多数大学生集群行为从本质上讲是中性的,有的甚至是良性的。但是,集群行为因为其成员间信息的不畅通,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udooo.com

利用向负面方向发展。虽然现在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斗争表面是弱化了,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破坏一直没有停止过。西方敌对势力始终将高等学校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渗透的主要场所,企图培养反共产主义的力量,他们在大学生集群行为发生后,甚至在集群行为发生之前煽动大学生制造恶性件,攻击中国政治制度,诋毁、破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由不法诱导引发的集群行为性质极其恶劣,后果也极其严重,不法分子煽动的集群行为是严重的政治对抗事件。

三、基于三种集群行为的应对策略

全面分析大学生集群行为,科学划分集群行为的性质类型,不仅能够妥善处理恶性集群行为,而且对于科学管理中性集群行为、利用良性集群行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实践价值。教育管理者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充分做好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应对工作:

(一)思想策略:重视对大学生集群行为,进行分类指导

妥善应对好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前提是要对集群行为进行科学分析,确定其类型,因为对于不同类型的集群行为的方法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不能够提到集群行为就草木皆兵,避免走一刀切的误区。
首先,对于良性集群行为,教育管理者应当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良性集群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切不可在未对集群类型进行分析基础上进行“封杀”。应该抓住机遇,把良性集群行为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例来处理。通过对良性件的宣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其次,对于中性集群行为,教育管理者要意识到这类事件的不稳定性,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这类集群行为性质的走向。对于中性集群行为,如果该事件有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的因素,应当合理引导。如果该事件难以向良性方向发展,应当及时介入处理,解散集群,防止向不良方向演化。
最后,对于恶性集群行为,在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还是属于敌我矛盾。对于前者引发的集群行为,应本着教育批评,合理疏导的原则进行。由敌我矛盾引发的件,诸如由反政府反社会、民族分裂势力利用或煽动的集群行为,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严肃惩处。

(二)预防策略:多管齐下,防患于未然

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预防远远要比问题的处理更具意义,要从多方面人手,加强大学生集群行为的预防,引导集群行为向良性发展,把恶性集群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首先,要重视编制科学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大学生集群事件预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集群行为发生后科学决策,从容应对,及时妥善处理。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规定适用范围,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确保第一时间有专门机构出面解决和协调。科学制定三类集群行为的一般处理流程,在必要情况下申请设立专项经费,购置有关设备。预案内容还应当包括与相关部门、单位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要建立统分结合的应急预案模式,“在突发事件总体预案指导下,既要制定各专项应急子预案,也要制定各分院、各部门的应急子预案”。
其次,加强信息收集网络的建立。大部分集群行为的发生都有一个萌芽、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集群行为的发生往往在事前会通过各种形式有所表现,因此要重视加强信息收集网络的建立。在学生层面,应建立大学生联络员制度,在一定的组织中安排具有高信任度的学生联络员,隐匿其身份,定期向联络员收集有关信息。在教育管理者层面,应促使广大班主任、辅导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中,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把握各类有可能形成集群行为的信息。在制度层面,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强值班制度,加强监控各类舆情。
再次,注重学生情绪的宣泄表达。不论是良性、中性还是恶性的集群行为,他们都是学生情绪的宣泄表达,分为利益表达、情感表达或者好奇心表达等。集群行为下的情绪表达远远比个体的情绪宣泄更具有风险性。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当重视学生情绪的宣泄,“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权利,创造条件让受教育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尊重大学生知情权、话语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udooo.com

权、参与权等,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理性的方式表达个人情绪,消除集群行为尤其是恶性集群行为发生的潜在隐患。

(三)处理策略:掌握原则,从容应对

及时性原则。一旦发现集群行为,要做到快速反应,立即组织力量行动起来,把集群行为控制在始发阶段,防止事态扩大;分类指导原则。要分清集群行为的性质,不能一刀切,针对不同性质的集群事件,采取不同的对策;解散原则。大部分集群事件发展趋向往往是非良性的,对于集群行为要尽量疏散,平息事态;软处理原则。虽然用严厉手段处理群体行为对学生有相当程度的规范和威慑作用,但是也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引起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最终不好收场。
大学生集群行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现场处理中,教育管理者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应变管理措施。在集群行为解散后,要善于做好后续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进一步丰富高校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工作经验。
(责任编辑:刘爽)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