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物理教学 >论数学让数学成为“数学”

论数学让数学成为“数学”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5499 浏览:194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崔永元在《不过如此》一书中这样描述数学:“对我来说,数学是疮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老寒腿,数学是类风湿,数学是股骨头坏死,数学是心肌缺血,数学是中风……当数学是灾难时,它什么都是,就不是数学。”数学留在更多人记忆中的是枯燥的计算,反复的练习,听不懂的过程分析等。而数学教师眼中的数学,是有趣的、美好的,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本文这里追问数学课堂教育因素还有哪些?
1. 热爱数学的教育。抓住每一次机会,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为学生热爱数学营造良好的心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圆周率计算,自西汉刘备、东汉张衡,三国时刘徽、直到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南宋数学家秦九韶1247年就编著了《数学九章》,同代数学家杨辉揭示了二项式展开式系数的规律,比法国数学家早四百多年。祖冲之的儿子祖恒对求几何体积有独特创见,比意大利数学家早一千多年。近代的徐光启、李善兰及当代的华罗庚、陈景润,在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中都对数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通过每一次点滴渗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数学的情怀。还可以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华罗庚学历是“初中毕业”,可他深钻细研,成为当代国内外闻名的伟大数学家。让学生懂得学习好坏的关键在于本人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明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哲学道理,进而热爱数学。
2. 学习目的的教育。学习目的是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的一种非智力因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利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向他们渗透学习目的教育。例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要使学生知道已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以及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经常用到;教学“三步计算式题”时,可以介绍“小括号”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在运算顺序中的作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可以介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udooo.com

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素材,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3. 爱国主义的教育。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数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例如,我国商代形成的十进制,比西方早2000年;公元3世纪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分数除法法则,给出了最小公倍数的严格定义;解放以来,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和陈景润等对人类数学发展的贡献,都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以激励学生立志献身祖国建设事业,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尤其是一些展示我国历史和国情,反映社会进步和祖国建设伟大成就的数据。
4. 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恩格斯指出:“现实世界的辩证法在数学的概念和公式中能得到自己的反映,学生到处都能遇到辩证法这些规律的表现”。这就意味着数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应以课堂为阵地,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恰当揭示知识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使学生受到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例如,用运动的观点讲角时,用木制圆规演示:由零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用运动的观点讲“数认识”时,十以内的数→百以内的数→万以内的数→多位数。用运动的观点讲物体旋转时,长方形的旋转得到圆柱体→三角形的旋转得到圆锥体→梯形的旋转得到圆台体→半圆的旋转得到球体。教学要注意以旧引新,抓住知识的“生长点”,突出重点。在阐明或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沟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他们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运动变化的。教师还要注意揭示数与数、数与形、形与形、四则运算之间、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
5. 良好习惯的教育。教学要借助教材中丰富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良好的品质;借助不同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计算仔细、书写工整、自觉检验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 审美情趣的教育。数学蕴含着美,它的统一、顺序、和谐、对称、结构、简洁等。教学中要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审美教育,用美的力量去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会欣赏美、升华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教师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让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体味到那种特有的内在美,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数学的结构是简单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结构和谐优美,简单易记,富有情趣。形体是对称性的,中心对称、轴对称、镜面对称等。如,圆、长方形、正多边形等。对称性还表现为某种相应性,加与减、乘与除、正弦与余弦、指数与对数、有限与无限、等等都是如此。例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先让学生对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的两道加法算式分别进行计算,使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但所得的和却是相同的。在这两道算式中,一道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而另一道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这样的运算定律文字叙述较长,学生记忆困难。如果这三个加数分别用字母a、b、c来表示,那么这个加法结合律就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b+c),这是一个多么简洁的数学表达形式,它表达了加法结合律这个概念丰富的内涵和全部的外延,它把加法结合律表达得再简洁不过了,真是太美了。

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