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33627 浏览:15612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问题是学习之始,提问一向是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准确、恰当的(即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看作发展学生主动性的积极过程,为促进学生思考而提问,为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提问。这要求教师的提问要讲究策略,要精心设计问题,在互动中把教学引向深入。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精心设计问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感彩,努力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教师若能抓住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信息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蘅,提出问题,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如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后,教师可拿出两张电影票,一张是11排8座,另一张是11排9座,对学生说:“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拿到这两张电影票后小明高兴地说:‘8和9是相邻的两个数,我俩坐在一起的。’他们走进电影院时,发现——”“同学们知道发现了什么吗?为什么?”学生非常感兴趣,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奇数列、偶数列和自然数列中相邻的不同含义,培养了学生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善于处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增强问题的目的性

所提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从问题中明确反映出来;提问用语必须明确、具体,表达清楚,不可含糊其词,使学生不知所措,不提一些没有任何教学意义的问题。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数学教师课堂问题的每五个问题中,有三个只需要简单地回忆事实性内容,一个是关于课堂管理的,只有一个是要求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没能整体把握知识结构,没能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问题设计,而是在课堂上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偏离教学内容的关键和教学的重点、难点,或者仅仅限于较低水平而流于形式,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积极参与。 因此,教师整体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教学内容与目标并设计较高水平的问题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提问的前提之一。

三、所提问题要因人而异,面向全体学生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课堂提问中,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问要“量身”、提问要“量才而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四、注重提问的巧妙性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如,黄位老师上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时间过半时,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个公式求一般三角形面积。正当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时,黄老师抛出了一道“奇特”的题目:计算右图三角形的面积。并有意采用竞赛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抢着回答。结果,几乎全班学生的答案都是4×6÷2=12(平方米)。正当学生又一次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喜悦时,黄老师诙谐地说:“你们都上当啦!”一语出口,尤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一块巨石,学生情绪为之亢奋。这时黄老师才在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揭示其中的奥秘,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答题环境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以轻松的表情、幽默的精神状态、诙谐的语言营造出轻松的课堂环境。轻松自在的课堂环境和教师及时设置的疑点能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他们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好的课件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往往是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观可感的情景。学生在这种直观的情景中,会产生一种参与的愿望和热情。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方面变换刺激,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问题,把学生引入一个思考问题的新天地。同时,也可以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的心理,在课堂上采用竞赛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能。还可以运用一些矛盾式的问题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节提问范围

同样的问题内容可以有不通话的表达方式来回答其内容的范围大小,根据问题的回答所要求的思维域限可以把问题分为宽问题和??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适当调节问题的范围,使之适合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从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乐于给出答案。
范例1: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范例2: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范例3:1/4和1/6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范例4:1/4和1/6这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相同吗?
上述的问题范围逐渐缩小,问题2、4的提问方式还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增加了学生给出答案的可能。一般来说,当学生刚刚接触新知识时,教师应使用什么问题,随着知识的增长或在需要解决过于容易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范围较大的宽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要求,恰当好处地提出问题。
总之,有效提问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深刻,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有关知识。愿教师真正让课堂中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发动机,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工具。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参考文献:
刘建华.如何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进行加工[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刘爱萍.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6期
[3]赵晓丽.优化课堂提问 指导有效阅读[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4]曹萍.语文课堂中的和谐提问艺术[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年01期
[5]杨胜友.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N].西藏日报,2010年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