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大学德育 >转化学业后进生

转化学业后进生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17046 浏览:791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人们一直在探求解决后进生问题的策略,但是后进生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素质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要求下,转化后进生已刻不容缓。笔者将从后进生转化的可能性、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学业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学业后进生转化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五条教学原则 后进生 转化 公平
1674-4810(2013)09-0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udooo.com

075-02
在教学过程中,离开了对后进生发展的关注与研究,只是所谓的优等生得到了发展,这样的教育是不健全的,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让所有学生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让学生都得到发展。

一、后进生转化的可能性

自中国孔子时代就有了“差生”的概念,特别是班级授课制形成以后,差生这个词被应用得特别广泛。直至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首次运用“后进生”代替“差生”,在当时后进生只是指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现在的后进生即“双差生”指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和品德比较差的学生。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具有“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而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本文的重点对象是指学业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集体表现为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发展水平低,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自信心等。学业后进生并非智力所致,而且他们只是暂时的落后,说明在他们的身上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经过恰当的转化,他们可以在学业上取得进步。法国著名的教育家狄德罗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大脑和感官结构上的某种差异,决定了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少数愚笨的人或感官缺陷的人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对他们无能为力。从狄德罗的观点中可以看出,非智力因素所致的学业后进生可以得到转化。

二、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

运用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对这五条教学原则和区别对待法有一定的了解。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维果茨基说:“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只有当教学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时,教学才有好的结果。
赞科夫运用这一思想做指导,通过长期广泛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赞科夫认为这个概念的涵义之一是指克服故障,另一个涵义是指学生的努力。(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赞科夫认为教学进度太慢,大量的时间花在单调的重复讲授和练习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他主张从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中求得教学速度,从加快教学速度中求得知识的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中求得知识的深度。(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掌握理论知识是进行其他方面学习的基础,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加深对事实材料和技能的理解,使知识结构化、整体化,方便记忆。(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只有当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才能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5)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着重强调后进生也应该得到一般发展。
在对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要想得出转化学业后进生的具体做法,必须弄清楚学业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然后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学业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学业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自身原因。

1.学校原因

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时怎么发表展的要求,缺乏生动活泼的教学,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长;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力不从心。

2.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主要是指网络和社会风气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现在大量的网络游戏的出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甚至会逃课去打游戏,沉溺其中,便将学业置之不顾。久而久之,将导致他们学业成绩落后,成为学业后进生;网络在传递给人们有益信息的同时,也会散发一些不良的信息,毒害青少年;当今社会上一些人散布“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让一部分学生放弃认真学习,早早就萌生了外出打工的观念。

3.家庭原因

儿童在家庭中接受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会影响他们日后在学校中的学习表现。因此,早期家庭教育是学业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父母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业,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

4.自身原因

自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态度方面,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对教师的教诲带有排斥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课后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学习动机方面,很大一部分学业后进生,他们学习并不是为了提升自己,而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认为是在为自己的父母读书,错误的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导致了学业的暂时落后。
第三,学习方法方面,有一部分学生没有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学习方法,而导致努力学习却取不到好的学习成绩。
第四,意志力方面,有一部分学业后进生意志力薄弱,经受不住外界事物的诱惑和失败的打击,丧失自信心,不思进取,从而导致了学习成绩落后。
第五,兴趣方面,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把心思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方面,因而导致了学习成绩落后。
第六,不良的社交会让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学生误入歧途,不认真学习,从而导致了学习成绩落后。从以上的原因分析中看出,学业后进生是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并且不同的学生形成的原因也不同,因此在寻求转化策略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做到对“症”下药,让学业后进生取得进步。

四、学业后进生的转化

1.以高难度教学的原则进行转化

针对传统对待学业后进生的方法(补课、反复做机械的练习)和很大一部分学业后进生缺乏学习兴趣,而采用高难度教学原则进行转化。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并不意味着提高某种抽象的“平均难度标准”,也不是用大量的“复杂作业”去折磨学生,而是从设置困难障碍中焕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排除障碍,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索未知领域。按照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转化学业后进生的模式:设置困难障碍—焕发智力情绪—通过自我努力—排除困难障碍。其实是设置一个与网络游戏相似的程序,把学生引入一种与网络游戏相似的学习情境中,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学业后进生从网络游戏中解脱出来,把兴趣放在学习上;另外一个目的是通过这种类网络游戏的教学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敏捷。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实际上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是智力发展的加速器,这样可以提高学业后进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2.以高速度教学的原则进行转化

这一原则是针对传统的多次、单调的复习,反复做题的做法。以高速度教学的方法进行转化学业后进生,并不是没有分寸的加速,而是在考虑学业后进生学习的基础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在掌握旧知识后,去接受新知,自主地建构认知结构,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以理论知识教学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进行转化

在学业后进生形成中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恰当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导致的。赞科夫认为,掌握理论知识乃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条件。因为理论知识是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知识和知识间的关系的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意识到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打牢基础才是硬道理,而不是急于让学生掌握技巧。没有理论知识做指导的技巧学生很难驾驭。这也是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一种途径。通过这个原则的指导,可以提高学业后进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质量,并且能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技能技巧。

4.以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进行转化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在学什么、要掌握什么、最终应该达到怎样的目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明白这些,而是对自己的学习感到迷茫,那么他们从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就非常少,对待学业后进生更是如此。运用“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来转化后进生是要让学业后进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5.以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进行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只关注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对学业后进生的关注,这样是对学业后进生的不尊重。教师的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加剧了学业后进生的落后状态。为了提高学业后进生的学业成绩,就要尊重他们,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必须持有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思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业后进生也有发展自己的机会。教师的关注和爱护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是一个充满时代精神、富有创新意义的新型体系,运用这一教学原则体系对学业后进生进行转化,可以让我们寻找到转化的新方法。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学业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我们会取得不一样的收获,也希望人们能够改变对学业后进生的看法,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
参考文献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2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4

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udooo.com

[3]喻立森.试论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责任编辑:高照〕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