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管理工程 >论阅读教学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论阅读教学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收藏本文 2024-01-28 点赞:12089 浏览:474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智力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有效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如何合理进行阅读教学,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根据教学的实际,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采取怎样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读书能益智, 读书能养性, 而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 学生的阅读普遍处于被动、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这不仅是关系学生阅读能力能否得以培养的问题, 实际上它还是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能否提高的问题。就初中阅读教学而言,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1、阅读教学步骤过于程式化

现在语文阅读教学, 琐碎的分析一统天下, 肢解了一篇篇优美的课文。教师不带领学生去咀嚼文字, 品味语言,领悟情感, 语言文字的那份韵味、那份灵气, 自然就荡然无存。例如分析一篇小说, 有些教师不去注重遣词造句的灵气, 布局谋篇的匠心, 呼之欲出的人物, 极具人文的内蕴, 而是简单地把完整的情节“肢解” 为若干部分, 把一些死记硬背的琐碎知识点和抽象符号硬塞给学生, 学生在教师乏味的讲解和繁琐的分析过程中, 逐渐模糊原已感知到的完整情节与形象,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无价值的东西。如此周而复始的课堂教学, 当然也就遏制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阅读教学手段过于形式化

时代在进步, 科技在发展, 教学手段也由传统的板书教学逐渐向多媒体教学转化。诚然, 正确、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意参与。但是, 有些教师却把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一种时尚, 一种标准来追求, 也有部分专家和教研人员在教学观摩过程中, 把教师在讲述中是否运用多媒体手段作为是否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评判课堂教学优劣的一条标准, 这是当今的一个误区。正是在上述错误观念之下, 在阅读教学中, 鼠标代替了粉笔, 屏幕代替了黑板, “播音员” 代替了老师, 每节课教师追求的是精致多变、颜色各异的多媒体课件, 这样的后果必然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

3、阅读教案过于艺术化

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过分迷信教学设计和教案撰写规范, 教案的撰写和设计可谓是天衣无缝, 完美无瑕, 甚至是连学生的表情、想法都给一一设计好了,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几乎全是教师的检测想甚至是异想天开。教学上, 整个课堂犹如教案“复印机”, 忽视甚至是否定了真实课堂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根本无暇参与文本的阅读, 被教师设计的一连串问题和“经验” 捆绕, 可谓“戴着镣铐跳舞” 走入所谓的新课堂。如此过分预设而忽视生成, 既不利于阅读教学, 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与新课改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反映出教案设计过于艺术化的问题。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快乐的享受

(1)教学语言美而有趣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在总结自己教学语言的经验时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衷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2)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
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要让学生从文中感知美,要让学生懂得阅读就是在欣赏美,这样才能使学习知识变为有趣的事情,使学生将阅读作为一种享受。如《背影》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写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表达了一种父爱子、子怜父的真挚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知到这是一种美,即文章的结构美。文章还美在语言,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如鲁迅在写“百草园”时,描写了菜畦、石井栏、皂夹树、桑椹四景,分别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四个词修饰,质朴自然,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子的视野和知识水平,十分生动地写出了孩子的情趣和独特感受。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发掘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学会欣赏,从而爱上语文。

2、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以现实为基础,又脱离现实跨越时空的思维,它是结合以往的知识,形成新的形象,把头脑中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性思维顺利开展。语文阅读中,有些课文故事叙述结束后,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想象的空间,如果我们的教学不停留在文本本身的原有的内容上,而是抓住这样的地方,设置情境,让学生大胆想象,那就会出现一大批精彩纷呈的“作品”。如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文末:“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这里韩麦尔先生没有说下去,此时无声胜有声,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一课结束了,学生学到这里的时候,教师以“韩麦尔先生会说什么呢”为题,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有的说:他会拿起武器去打仗;有的说:他从此不再教法文了;还有的说:他会写书来和普鲁士斗争等等。学生的想象,融入了自我的情感,或对韩麦尔先生的敬意,或对敌人的痛恨,再结合自我阅历以及历史知识,已经在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交流,进行再创造了,他们创造出了一个富有现代色彩的战士或英雄形象。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也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反映,它能促使学生相互激励,在学习中得到乐趣。我们的阅读训练,就是要激发学生潜在的联想和想像能力,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语文阅读才是有效的。

3、注重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提高他们阅读的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创新能力。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阅读作品后要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定期办好手抄报,设计故事梗概、人物素描、语言赏析、读后感等板块,让学生读有所获。

4、读写结合,提高语文阅读质量

读是为写怎么写作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阅读本身是一次快乐的旅行,任何孤立的、封闭的、凝固的方式都行不通。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都要通过学生去探求,在探求中要及时进行写作能力的迁移。例如,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udooo.com

在学习《秋魂》一课时,作者说:“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了;不是雨,我怕早已干瘪了;不是光,我怕早已苍白了;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了。”教师可让学生仿照这种句式来写一组,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明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多了,“厚积而薄发”,就能对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读书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思路开阔,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有远见卓识,写文章就能格调高。

三、结束语

我们教师应该脚踏实地立足于平日的教学, 去掉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如此潜心地探索与钻研,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高效优质的境界!
参考文献:
李道辉.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J]. 吉林教育. 2011(19).
赵玉江.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3).
[3] 王子荣.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诱导作用[J]. 新课程(初中版). 2007(07).
[4] 钱永华.试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J]. 成才之路. 2007(1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