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高中班主任德育 >试析课堂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施讨论式教学学年

试析课堂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施讨论式教学学年

收藏本文 2024-03-01 点赞:10323 浏览:372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讨论式教学是教师经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学生独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立思考的基础上,让他们就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辩论等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寻究,获取真知,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高中历史;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
1326-3587(2013)04-0099-01
讨论式教学是教师经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他们就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辩论等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寻究,获取真知,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它有着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意识乃至态度、情感的发展。因此,在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型的、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应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如何在课堂中实施讨论式教学?笔者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后认为可以分以下几步实施:

一、拟定题目

一般来说,讨论题应预先布置给学生,使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收集资料、充分思考,以提高课堂讨论的广度、深度和效果。课堂讨论虽然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任何内容都可以纳入讨论范围的。讨论的话题应源于历史课本,而又超越课本;内容应具有历史性,既要涵盖所讲的知识和理论,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还要有讨论、辩论的意义、价值;应尽可能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扩散性思维,激发学生探索和讨论的兴趣;应避免提出只有一个答案和过分复杂的问题。讨论题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要有重点。

二、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是讨论有深度和成功的重要保障,否则,讨论就只能像在演戏,流于肤浅的形式而不注重实质内容,也就失去了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得到提高的意义。在第一次讨论之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共同制定并宣布讨论的基本原则,为以后讨论课的成功实施起指导作用。
讨论前的准备包括讨论的组织形式安排和资料准备。组织形式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或二者结合。如果是小组讨论的,应将语言表达能力、知识面等按强、中、差交叉分组,避免力量悬殊太大;应事先确定各组负责人,由其督促、安排各组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可由学生或者教师主持,但都应本着公平、平等、全员参与的原则,尽可能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任务,或发言或记录。虽然不大可能每节讨论课上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但尽量要有更大的“覆盖面”。一般每位学生的发言应控制在不受干扰的三四分钟内,避免极少数同学“唱独角戏”的情况。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并且多鼓励那些口齿木讷、性格内向的学生开口说话,培养他们的逻辑归纳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不能只让他们充当观众。

四、小结评价

讨论结束后,教师必须做总结评析。好的总结更能使学生强化记忆和理解,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能激发其包括讨论在内的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实现讨论式教学的目的。总结应简要复述、评析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观点,然后提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及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还应指出讨论方法上的不足。对积极参加讨论的学生和独到的观点要做适当的表扬、肯定,对一时难以得出一致结论的问题允许存疑,容课后进一步探讨。必要时,也可以联系讨论内容布置作业、撰写相应的小论文以巩固、深化讨论成果。
当然,不是每个讨论课题都需要刻板地按以上四个步骤来进行,有的历史问题的讨论可能只根据同学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堂来进行就可以了,而无需大量的课前准备。
讨论式历史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只有非要讨论式历史教学不可时才使用。像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一样,讨论式教学仍然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讨论式历史教学只是在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的现实方法的时候才可以应用和需要应用。
2、把握好教师的角色。讨论式历史教学是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的教学模式,但并非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就减少了,恰恰相反,在讨论过程中,历史教师仍然是讨论的主导者,其主导责任甚至更繁重了。教师作为讨论的组织者、领导者,应该控制的是整个课堂讨论进程,从目标的制定、活动的组织领导、规则的执行、纪律的维持、信息的反馈等确保讨论的有序开展,避免杂乱无章;作为评价者,教师更关注的不应是辩论谁输谁赢的结果而应该是讨论的过程;作为引导者,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注意启迪性,突出双向性,要充分发挥点拨、引导的功能。学生在讨论中总会闪烁创造性思维和思想的火花,而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要千方百计去拨亮这些求异思维的火花,保护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又生动。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是讨论的参与者,因为这样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始终围绕主题有步骤、有层次地从各方面展开讨论,但应以班内一个普通成员的身份参加。自己的观点可以受到挑战,不做定论性的发言,也不寻求统一的结论;否则,学生对各种观点进行检验、评判的权利就被剥夺了,他们只能占有别人观点,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见解,这样就失去讨论的目的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