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健康教育 >阐述教学改革计算机课程教学革新和实践设计

阐述教学改革计算机课程教学革新和实践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6717 浏览:211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计算机课程学时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难以适应现阶段学生学习的要求。基于此,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是我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虽然其内容要求不深,但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是工科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实现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运用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改革计算机课程的课程体系,构建计算机课程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课程组与专业教学负责人深入地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将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形成不同的教学块,以便于各专业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层次合理选择与组合教学内容。例如,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方面涉及内容需要学时较多,讲解较细致,为下一步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将基本知识应用于各自专业的能力,因此在内容上更多的突出工程案例,能够创新性地开展所学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对于“文经管艺”类专业,对电类知识的要求较为为宽泛、实用,趋向于科普化。为此,课程组通过开设大学生素质

源于:论文范例www.udooo.com

教育课,采用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采用有较强针对性和特色的讲义和教材,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电技术及其应用,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培养“电”的基本素质,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做到教学互动。讲课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互动的结果,教师除了过硬的授课本领外,也必须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案例型教学法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对所学内容前后联系,综合应用,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谓“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学习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为解决问题主动探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给出一些简单的设计题目,如给出参数指标,设计一个“耳聋助听器”,设计完成后,可以到实验室进行电路搭建,设计成功后,教师在考核中,给予相应的分数奖励。通过设计,学生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浓郁了学习氛围。

3.教学手段的改革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手段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形象性,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结合的方式。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不过分地夸大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也不完全抛弃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二者相得益彰。根据课程知识点教师选择教学方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仿真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教学改革

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专业制定单独的实验教学大纲,对于实验学时超过16学时的实验课进行独立设课。实验独立设课,可进一步确保实验课的地位和学时,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按照实践教学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我校省级实验中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培养应用性人才,同时也丰富了示范中心的内涵建设。
为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我们将传统的验证型实验加以改革,分为基础性型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通过三种类型的实验学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师下达题目和设计要求,机房全部对学生开放。不仅强化理论内容,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改革

为真正注重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将计算机课程的考核方式加以改革。考核将实验考核加入总体考核中,并加入了学习过程中的监控考核,包含学生平时作业、小测验已及在课堂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等,计为平时成绩。实验学时少的专业,试卷成绩占80%,平时成绩10%,实验考核10%。;实验学时多的专业,试卷成绩占70%,平时成绩10%,实验考核20%。期末考试在保证客观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了主观题的比例,并将实验内容适当融合进来,近一步加深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考试成绩更具全面性,体现了良好的公平竞争。通过考试,可以比较全面地检验学生对该课程了解的深浅程度以及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五、结束语

在《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中不断开拓,努力创新,理论与实验并重。通过几年的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计算机课程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如何进一步深化和优化计算机课程课程的教学,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寻求突破,将是广大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赵聪慧.《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6).
成开友.计算机课程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6).
[3]王黎明.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4]高有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电工学课程改革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
[5]王玉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电力教育,2011,(23).
[6]姜明.计算机课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
[7]蒋中.“计算机课程”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