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教师德育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设计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25241 浏览:11729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已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就我校来说,在这方面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有益而可贵的探索。在此交流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抛砖引玉,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一、在摸索中开发

1.校本课程资源选择要适合本校实际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本校、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增强课程对于学校需求和学生需求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国定课程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特点的学校和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的需求,而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正在于能弥补这一“空白”。如果学校能够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那么就能开发出具有地域性的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总的原则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内容层面上说,可以具体细化为三句话: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怎么写作,弥补国家、地方课程的不足。从操作的层面上说,可以具体细化为三个词组:要有兴趣,要以活动为主,要兼顾校内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3.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科学的规划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是:(1)学校成立校本开发委
员会;(2)下设校本课程审议评审小组;(3)首先起草校本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评估材料;(4)学生自愿申报自己喜爱的校本课程;
(5)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和学生申报情况填写校本课程申请表;(6)学校初步汇总后学生填写学生校本课需求表;(7)学校制订校本课
程修订方案;(8)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小组填写校本课程审议评审
表;(9)学校填写校本课程选修目录供学生重新选择;(10)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定出本校开发的校本课程;(11)学校安排校本课程活动地点;(12)教师撰写课程纲要;(13)教师编写教案;(14)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进行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尽管我们考虑得比较细致,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与疏漏,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一般来说,不应是预设的,是在实践中“创生”的,不是一次完成的过程,是一种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实践,逐步成熟。

二、在实践中探索

我校校本课程开设根据学生志愿选课,实行走班开课、学分管理和课程评价,学校教务处统筹管理。

1.常规管理

由教务处负责,主要负责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督导学生上课的情况。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科任教师负责统计班级选修人数,名单上报,确保学生的上课情况。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2.备课、教研管理

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定期反馈实施和开发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由教研组集体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向上反映,共同商讨解决。对于不可行的坚决去除,不妥的及时修正,不完善的及时弥补,新发现的及时补充开发。

3.教师要求

全校所有教师应该具备“上好一门基础课,开设一两门校本课程”的能力,每位教师要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选题、备课、上课,每个学期每门课(或课题)的分课时教案不能少于5个,每个学期每位教师教授该类课程应不少于5个学时。

4.学生评价

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
趣、爱好及个人发展的潜能而自主选择学习。学期末交小论文、报告、实物,参加各科竞赛,进行成果展示。
通过近两年的开发与实践,我们已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在具体的开发和实践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三、在反思中调整

1.校本课程开发处于初始阶段,尚缺乏规范化、系统化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大一部分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但大多基本上不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校本课程上课的落实情况仍缺乏规范化。

2.校本课程开发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许多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面临着工作负担重和时间有限等非常现实的困难。由于不是分内之事,课程开发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随之成为许多教师不愿参与课程开发的原因。

3.教师的职业特点使改革和合作存在困难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大多教师都是独立解决问题,并且习以为常。而今的改革和合作要求教师打破固有的生活方式,教师往往很不愿意,未必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和合作。

4.并非所有教师都愿意参与课程开发

鉴于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性质,很多教师缺乏关注和积极性,即使愿意参与者,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也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总之,尽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局限,但是我们更应看到校本课程产生的巨大作用,它能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以往带不来的好处,校本课程的开发更要以校本研究为发展的动力,做到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际回归,这应是当前教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