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继续教育 >试谈缺失教育制度缺失导致教育资源利用低效率不足与策略查抄袭率理工

试谈缺失教育制度缺失导致教育资源利用低效率不足与策略查抄袭率理工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7540 浏览:1839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教育,长久以来被人们认为是消费和福利的一种社会活动,只注重教育投入,而忽略了教育产出,忽略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教育资源投入总量的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使现有的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作用,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内的一大热点话题。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增强了教育研究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也扩展了教育研究的视角。
关键词 教育;制度缺失;教育资源;效率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制度是经济学和法学色彩较为浓厚的话题,但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史来看,无论是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等都没能逃脱教育制度变迁的范畴,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制度缺失、制度移植等等制度因素都会影响到教育的发展,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意义就是通过对制度的研究来发现教育制度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影响。

一、教育制度与教育制度缺失

教育制度究竟是什么?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不尽相同,对其定义也不相同。目前教育领域内对教育制度所作的权威定义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何谓制度缺失?所谓制度缺失就是指在一个制度体系中,某一个制度或几个制度共给不及时、不完善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把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看做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缺失就是制度变迁中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造成教育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制度的缺失大多是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之间的时间差所造成的,其普遍的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在教育领域,亦不列外。教育领域制度的形成和制度的变迁并非一蹴而就的,从发现问题到制定相应的制度对策,是有一个空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教育制度的缺失往往会导致教育行为的无所适从,导致教育行为的越轨或失范。

1.教育制度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造成的教育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处于自相矛盾的境地。一方面,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另一方面,较为完善的教育管理大纲、方针、政策等,都与改革的步调不太一致。这使得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实际问题是无所适从,大多数学校囿于对传统教育制度的依赖常常使用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解决新的教育问题,使新的教育制度变成一纸空文,缺乏执行力和创新力。若以产权的定义来分析学校产权,就会发现学校的产权是不完全的、残缺的,因为学校只拥有教育资源使用的排他权,却没有收入的独享权和自由的转让权。如果根据“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进行分析,显然国家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投资者,产权最核心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也就是教育制度的制定者,并且就实际情况来看,各级各类教育已经形成了对这种模式的依赖,但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国家对教育制度的制定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导致了教育制度的缺失。

2.政府的宏观调控缺陷导致的教育制度缺失

政府的宏观调控缺陷导致的教育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教育制度供给的滞后。一方面,教育制度相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制度需求的滞后,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秩序的规范,并且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得到检验,在教育活动瞬息万变的信息经济时代,教育制度对教育实践活动并不能同步发展,且教育制度一旦形成后,就获得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亦不能伴随着教育生活的变革而随时发生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只承担着教育制度制定者的角色,并不是教育制度的使用者,从发现教育问题到调查研究再到相关制度的出台,总是滞后于教育制度实际需要的。

3.教育市场的缺陷导致的教育制度缺失

教育市场的缺陷,特别是高等教育市场的缺陷,对教育制度缺失的影响尤为重要。高等教育市场不等于高等教育市场化,前者是社会客观存在是一种物质形态,而后者是高等教育进行市场化的操作,是一个过程。高等教育市场实质上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路径的描述,作为第三产业的高等教育,决定了其必须以产业形态存在和发展,这就意味着政府的行政干预必须减少,因为随意的政府干涉容易产生不必要的失误,有了相对规模的高等教育市场,才能正确的反应高等教育制度供需信息。

4.非正式制度因素对正式制度的影响

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在形成的行为习惯、道德、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也称为“软制度”。在诺斯看来,在人类行为的约束体系中,非制度因素具有十分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udooo.com

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体系中,正式规则也只是决定行为选择的总体约束中的一小部分,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从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即使正式的制度已经成功变迁,即使正式的制度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所认可,但非正式制度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准则、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的影响更为深刻,甚至呈现出比正是制度更加难以变迁的态势。

三、教育制度缺失与教育资源利用低效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教育制度缺失对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影响,要通过特定的路径来分析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可表述为:教育制度的缺失,会带来教育领域内公共权利的失控,带来教育寻租的现象,而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伴随着大量教育资源的非生产性消耗,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1.教育制度缺失与教育寻租之间的逻辑

作为制度分析法之一的寻租理论就是要揭示制度与寻租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坎南曾指出“寻租活动的原因在于制度规则,而不在寻租者本身。当制度从有序的自由市场转向直接政治分配的混乱状态时,寻租就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现象出现”。
教育寻租,和其他社会领域的寻租活动一样,是指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的寻租,他们通过掌握稀缺的资源,利用权力从制度上形成弹性或者在政策上人为设置需求障碍,进而营造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来获得非生产性收入,也就是利用权力寻租而获得租金收入。从高等教育的属性来看,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在收益上具有外部性,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供给主体只能是政府,而政府在教育供给中的垄断地位为教育寻租和教育腐败提供了生长的空间和土壤,同时由于制度的缺失、制度的滞后,必然导致教育行为的失范,滋生投机主义行为,也必然会使权利掌控着理由手中的权利进行“设租”和“寻租”。

2.教育寻租与教育资源使用低效之间的逻辑

教育寻租是教育权利的掌控者以牺牲公共资源为代价,换取个人价值的一种行为,寻租者把组织的发展机遇当做个人谋利的机会,并且由于制度不健全客观上存在着制度租金,必然会使更多人参与到教育寻租中来,这样既使得稀缺的公共教育资源更加稀缺,又诱发越多的人参与到教育寻租过程中来,对教育资源使用的低效率是双重影响。在教育寻租泛滥的某些学校,教育资源在透支的同时,又不得不接受教育寻租的侵蚀,并且学生数又在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与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资源的使用常常是捉襟见肘,高效的利用教育资源更是无从谈起。

四、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教育制度的变迁,是为了教育资源的更加有效利用,促进整个教育的高效运转,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本身的发展,要求教育制度得到不断创新,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1.重新审视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学校,特别是高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问题。如果政府与高校之间保持较和谐的关系,能促进教育制度的变迁。反之,则抑制教育制度的变迁。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院校管理过严,统得过死,限制了教育发展的个性也打击了教育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但如果政府放任高等院校的自由发展,似乎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政府干预高等学校遭遇责难,引来高等学校自治诉求,而高等学校自治的最终轨迹又不得不回归政府干预,在这个悖论中虽然决策令人困惑和左右为难,但却反映出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放权或收权问题。无疑,政府放权和政府干预都有其合理性,关键是如何界定政府与高等学校的行动边界,政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这个角度来看,保持政府与高等院校之间张弛有度的关系是教育制度变迁的重要前提。

2.强制性与诱导性制度变迁相互结合

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一直都是以政府的强制变迁为主,这样可以有效的发挥政府优势,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保证制度变迁的实现,但是强制性变迁越来越显示出其不足的一面,如制度缺失导致的教育寻租行为泛滥、教育变迁方式与教育发展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造成制度缺失的重要因素,必须对原有的教育制度变迁方式作出反思。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育制度缺失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剖析造成教育制度缺失的原因,并分析教育制度缺失对教育资源分配和使用的影响,进而寻求解决教育制度缺失的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通过对教育制度的完善,来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效率,从制度上减少教育资源的非生产性浪费,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杨秀芹.教育资源利用安排与教育制度安排[J].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5).
[3]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H].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1993.
[4]李江源.教育制度的缺陷及补救路径[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8.
[5]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