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基于感知年龄我国养老旅游模式结论

基于感知年龄我国养老旅游模式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6316 浏览:2126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养老旅游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受并成为老年旅游的重要形式。加强养老旅游研究,提升养老旅游怎么写作质量已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感知年龄理论将老年人进行分类,并总结归纳了不同类型老年人的消费行为特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我国养老旅游开发的四种模式。
【关键词】 养老旅游;老年人;感知年龄;旅游消费行为 开发模式
当前,我国老龄化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老年人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健康年龄延长、消费观念发生改变,老年人比以往更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老年人将目光投向养老旅游。然而,我国养老旅游业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旅游产品的供给和老年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这影响了养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旅游模式迫在眉睫。本研究正是在养老旅游概念特性认知的基础上,从老年人感知年龄和消费行为分析入手,对我国养老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各地养老旅游规划开发和养老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一、养老旅游的概念

关于养老旅游的概念,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界定。李松柏认为:养老旅游是老年人为了寻找更舒适的养老环境离开他们的常住地,到其他地方休闲、度检测、养生,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周刚认为:养老旅游在本质上属于老年度检测旅游,是老年旅游者以异地养老的形式而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移民为目的的旅行和游览活动的总称。梁陶认为:养老旅游是指老年旅游者在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且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异地养老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3]。
笔者认为,养老旅游是老年人以精神满足、疗养保健、寻找更好的居住环境等养生因素为驱动,离开他们的常住地,暂居在其他地方的行为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的总和。

二、感知年龄与老年人养老旅游消费行为特点

(一)感知年龄

感知年龄是一种主观年龄,是人们认为自己有多大[4]。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成长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消费者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影响消费行为和决策。研究表明,在决定自己行为方面,个人对自己年龄的感知要比其实际年龄重要得多[5],即感知年龄对消费者决策影响重大。
感知年龄表现在四个可以知觉到的年龄维度上:感觉年龄(自我感觉年龄有多大)、外表年龄(看上去的年龄多大)、行为年龄(多大程度上自己能参加到特定年龄群体所喜爱的活动中)、兴趣年龄(自己的兴趣与特定年龄群体成员的年龄有多少相似之处)[5]。
感知年龄的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的生命年龄、工作状况、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其中,生命年龄和工作状况与感知年龄呈正相关,即生命年龄越小感知年龄就越小,“在工作”的老年消费者比“不在工作”的老年消费者感知年龄更小;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与感知年龄呈负相关,即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越高,感知年龄却越小[4]。
不同感知年龄的养老旅游者有不同的消费行为,利用感知年龄理论有助于对养老旅游者进行市场细分,更加准确地把握每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行为,从而进行模式分析。

(二)不同感知年龄下的养老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点

应斌在对我国上海、昆明等6个城市老年人的调查中发现,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的感知年龄低于其生命年龄,只有极少数被访者的感知年龄高于其生命年龄[4]。根据我国消费者的感知年龄状况,将养老旅游者划分为两类,即新老年人和传统老年人。
新老年人是指感知年龄低于其生命年龄的养老旅游者,一般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受教育水平较高。他们将年龄看作是一种心态,在感受生活、思考问题和行为举止上更年轻化;他们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经济充裕,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5]。这部分养老旅游者比一般老年人更关注生活质量,更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断寻求新的经历和个人变化来丰富生活,新的旅游地甚至新的旅游方式对他们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一部分人很可能会成为某一市场的领先消费者。在购写决策过程中,他们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和自信,愿意为更好的怎么写作和体验付出更高的。在旅游过程中,他们表现出更强烈的参与意识,乐于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或者把旅游活动看做是人际交往和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途径。
传统老年人是指感知年龄与其生命年龄相当甚至高于后者的养老旅游者。他们将年龄看做是体质,以与自己实际年龄相称的感觉来感受生活、思考问题和行为;他们认为自己健康尚可,经济是他们关心的问题,具有较低的生活满意度[5]。这部分养老旅游者寻求稳定的生活,不希望有太多的变化,多属于保守消费者;家庭导向性更明显,对子女或者伴侣依赖性强;在购写决策时谨慎小心,害怕出错,在上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有一定的接受限度;在旅游过程中,特别关注其休养型和安全性,回归和怀旧心理相比新老年人来说更明显,对文化底蕴深厚和观光休闲等旅游地较为青睐。

三、基于感知年龄的养老旅游模式类型

周刚认为目前养老

源于:硕士论文www.udooo.com

旅游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保健疗养型养老旅游和观光疗养型养老旅游[6]。王玉将旅游养老划分为四种模式:观光与休闲旅游养老、分时度检测旅游养老、观光地养老置换[7]。根据不同类型养老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目的,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养老旅游划分为观光游览型、保健疗养型、体验考察型和感情型四种模式。

(一)观光游览型养老旅游。

此类型是指老年人较为频繁地游览各种优美的自然风光、特色的城镇风貌和著名的园林建筑等,从而获得审美愉悦、陶冶性情、锻炼身体。观光游览型旅游者的停留时间一般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少则半月,多则两三个月[6],在此期间养老旅游者经过不止一次的旅游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目的主要是观光和休闲。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旅游,而是老年旅游向养老旅游的过渡模式[7]。选择这一模式的养老旅游者一般为新老年人和体质较好的传统老年人。

(二)保健疗养型养老旅游。

此类型是指老年人利用当地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及保健医疗设施度检测保养,以达到体质的保护、恢复和提高。保健疗养型养老旅游者停留时间较长,平均在3个月以上;对气候和环境的要求极高[6],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他们的目的主要是避寒避暑和保健疗养,从而达到调神康体养生的效果。健康状况中等或有疾病的年龄偏大的老年人一般首选这种养老模式,因而它是传统老年人和部分喜静新老年人的理想模式。

(三)体验考察型养老旅游。

此类型是指老年人为了体验异地文化和生活、考察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到目的地居住一段时间的旅游形式。这类旅游者一般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地都是他们喜欢的目的地。他们的出行主要是兴趣导向,目的是通过旅游获取知识、增加阅历,让老年生活更有意义。选择这一模式的基本为新老年人,其中又以男性居多。

(四)感情型养老旅游。

此类型是指老年人到亲友所在地、曾居地等探亲访友、故地重游,以表达感情、寻找心灵寄托和慰藉,这其中体现的场所依恋和故地重游本质是对生命的依恋[8]。这类旅游者一般具有强烈的怀旧心理,希望通过和亲友相聚、回到曾住地来获得生活支持和精神慰藉。感情型养老旅游者停留时间具有随机性,出游时偏好有亲友的陪同。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有:知青重返下乡地、探亲访友、故地重游等。感情型养老旅游者一般为传统老年人。
四 小结
养老旅游是老年人以精神满足、疗养保健、寻找更好的居住环境等养生因素为驱动,离开他们的常住地,暂居在其他地方的行为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的总和。目前我国养老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供需内容上的矛盾。对于养老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对接脱节问题。感知年龄对消费者行为有重大影响,根据老年人的感知年龄将养老旅游者分为新老年人和传统老年人,这两类老年人具有不同的消费行为。针对老年人不同的消费行为特点,提出四种养老旅游开发模式:观光游览型、保健疗养

摘自:学士论文www.udooo.com

型、体验考察型和感情型养老旅游。各地要针对当地资源特色开发有地方风格的养老旅游。
参考文献
李松柏. 我国旅游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 200

7.7: 159-161

周刚. 养老旅游及其开发的可行性研究[J]. 商业经济文荟. 2006(3): 63-66
[3] 梁陶. 我国养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 (7): 117-118
[4] 应斌. 我国老年消费者心理年龄研究[J]. 管理世界. 2009(5): 182-183
[5]L?G?希夫曼& L?L?卡纽克著,俞文钊、肖余春等译. 消费行为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87-491
[6] 周刚. 养老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28(2): 112-116
[7] 王玉. 旅游养老市场需求与模式分析[J]. 商业经济. 2007(4): 106-107
[8] 马宝建. 场所依恋、故地重游的本质内涵及其启示[J]. 旅游论坛. 2010.3(1):118-120
地址:江苏省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樊雅婷收手机:15861664318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