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排版的要求 >关于网络道德问题调查

关于网络道德问题调查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15479 浏览:695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代的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网民群体,对这一群体的上网状况做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出现了“信息污染”严重、不能“健康上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和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有关,也和学校的德育教育有关。因此,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高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有关部门应该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
[关键词]网络道德问题 原因 对策
[]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192-01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的时代,网络把整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而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网民群体。对于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来说,网络已无处不在,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对于这个年轻的群体来说,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做全面的了解,我对某所高校做了一次调查研究。

一、大学生的网络现状

(一)与网络“亲密接触”。接受调查的1000名学生中,只有2名刚入学的同学没有上过网,他们表示很快加入网络中。其中有38%的同学配有电脑,72%的同学经常上网。
(二)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高。调查表明,上网的目的是聊天的占70%,聊天的同时进行网络游戏的占到25.8%,聊天的同时观看影视剧的占到43.4%,浏览新闻的占到34.2%。另外,博客空间的占41.5%,论坛占38.2%。选择在线学习的仅占10.3%,处于所有调查项目排名的倒数第二。
(三)“信息污染”严重。在本次调查中,有24%的学生“经常见过”网吧有人浏览,“偶尔见到”的占40%,遭到谩骂的占38%,对现在的语音聊天室存在骂人现象持“非常反感”的占82%。这说明“信息污染”现象还很严重。
(四)“健康上网”存在问题。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37.4%的学生的上网地点是网吧或者机房,有15.8%的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同时,有8.1%的学生经常通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宵上网,有过通宵上网经历的学生占到了65.9%。过长时间在电脑前上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消极的影响。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比较弱。当代大学生主要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是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2岁,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往往不易深刻体会社会的准则以及他人的思想感情,在思想感情上往往容易与学校及社会的要求不一致。所以从心理发展说,大学生也只是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其心理发展的消极特点。表现之一就是自控能力差。反映在网络问题上,有些学生选择了迷恋聊天、痴迷网络游戏、通宵上网、观看网络上的、暴力信息或者视频、进行网络谩骂等等。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欠缺。目前,学校德育正处于一个以开放、多元、多变为重要特征的新时期。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在德育中的主导权威地位已经受到了强势挑战。德育工作者无法实现传统道德教育中所具有的那种优先性和主动性,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德育的难度。有些学校开辟了网络德育阵地,如德育论坛等,但是宣传、教育的功能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形式化、表面化比较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三)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大家在网上交往、学习,就形成了一个新“社会”—虚拟社区。在这个新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形成。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网络道德的缺失。因为大家都是匿名上网。匿名上网会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下降。一个人在一种伪装下,没有任何现实生活的约束下,会出现谎言,甚至欺骗性的言行,网恋、网上欺诈现象时有发生。
(四)网络法律不健全。网络法律目前主要还是处于探讨的阶段。这是因为,在中国网络法律是一个新事物,从法律的角度研究网络、规范网络,保护网络的发展,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网络法律正处在这个过程的探索和刚刚开始阶段。

三、问题对策探讨

(一)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心理学来说,大学生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自律能力差。为了保证大学生健康、绿色上网,就要提高大学师生的自律能力。
(二)高校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应该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宣传,也可以通过大学生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并把相关要求填写到“大学生行为规范”当中,每个学期末可以在学生的综合考评中占据一定的分数。这样就可以在思想上、规章制度上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管理。
(三)加大网络监控管理力度。对及其他有害网站加以控制,防止各种垃圾,信息污染腐蚀学生的心灵。加快网络立法,对网络上的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约束全体大学生上网的不良行为。总之,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加速网络德育工作研究,净化网络环境,在网络上筑起一道网络德育长城,建立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墙,让我们的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总结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大多数同学都认识到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他们纷纷表示争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表明健康上网的意识已经深入了很多大学生的内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解决,防微杜渐。
【参考文献】
王贤卿著.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