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水利工程 >> 水利管理 >简谈云南省关于云南省禄劝县兴发村磷矿矿床原因与找矿标志怎么

简谈云南省关于云南省禄劝县兴发村磷矿矿床原因与找矿标志怎么

收藏本文 2024-01-20 点赞:33693 浏览:1488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质特征,矿体赋存状态,矿石特征等因素的研究,总结出矿床成因类型为风化淋漓,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
关键词: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找矿远景评价
1、概况
兴发村磷矿勘查区位于禄劝县城45°,直距7.19km,地处禄劝县屏山镇、翠花镇境内,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横跨康滇地轴(川滇台背斜)及滇东台褶带之间,含武定—石屏断束及昆明台褶束两个构造单元,分属禄劝断凹、篙明台凹西部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南北向切割的横断山脉中段及滇池断陷带上。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震旦统和下寒武统地层,以及少量中生界(J—K)和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Pt1hs)地层。由于构造破坏,区内地层系统支离破碎,发育不全(见图)。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Pt1hs)为灰黄、灰黄白色中—薄层紫红、褐千枚状粉砂质板岩、绢云石英板岩,间少量石英岩或变余石英砂岩,分布于矿区西南部,多呈“带状”小面积的“天窗”出露。上震旦统东龙潭组(Z2dl)属一套灰白、灰色厚至中厚层白云质灰岩、硅质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间夹含藻含磷硅质白云岩组合,分布于矿区中部。由于处于康滇古陆东缘和区域下马房背斜一带,加上多期构造抬升或破坏,故矿区各段岩性表现出与其他区域显著不同的岩性组合和沉积环境。总体据含藻屑白云岩或叠层石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下贫藻白云岩段、中富藻白云岩段和上贫藻白云岩段三个段(相当于滇东地区三分划分方案,同时也相当于武定地区划分的灯影组第一段)。属一套台地潮坪相—局限台地相—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层序。第三段以灰色薄至中层硅质条带白云岩,间夹中至厚层粉晶白云岩为主;第二段主体为灰白色中厚层含藻屑或藻纹白云岩间夹灰色薄至中层粉晶白云岩;其中上部赋存薄层或条带状硅质磷块岩,中下部以富含层纹藻为特征,或表现出风化剥蚀顶部残留风化淋滤型砂土状磷矿层为标志;第一段主要为中厚层粉晶白云岩,由于受构造变形影响,多发生硅化或大理岩化。
下寒武统渔户村组(∈1y)分布于矿区中部。据武定地区其岩性、岩相、含磷矿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五个岩性段:一段(旧城段、∈1y1)为灰色中至薄层粉砂质白云岩,或条带状硅质白云岩,间夹钙质粉砂岩组合。岩石风化后呈疏松状,手搓呈砂状。垂向上显示浅海陆棚相向局限台地相过渡的沉积层序;空间上该层位较稳定,是划分或识别东龙潭组与渔户村组的标志。厚度34—67米。二段(白岩哨段、∈1y2)为灰色中至厚层含硅质白云岩、白云岩。总体岩性较单一。为一套局限台地相沉积层序。上以出现浅灰色中至厚层粉晶至细晶白云岩,间夹少量硅质白云岩与三段划界,下以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不含砂屑或碎屑岩与一段划界,上下均呈整合接触;厚度237—386米。三段(小歪头段、∈1y3):下部为浅灰色中至厚层粉晶白云岩,间夹少量硅质白云岩;上部为灰白色硅质(具有弱硅化蚀变特征)白云岩,间夹少量含磷或砂屑硅质白云岩。属碳酸盐台地潮间带沉积层序,厚度67米。四段(中谊村段、∈1y4)为区域主要含磷层位。垂向上剖面结构大致为:顶部为含磷硅质白云岩—薄层内砂屑磷块岩—浅灰白色硅质白云岩—薄至中层砂屑磷块岩,间夹含磷质粉砂质页岩—薄层粉砂岩和内砂屑磷块岩互层—底板为小歪头段硅质白云岩。总体呈显多层结构、台地潮上带沉积组合的特点;全区较稳定,可对比,厚度52—120米。五段(大海段、∈1y5)
灰、深灰色泥质粉晶灰质白云岩、中厚层白云岩,间夹薄层内砂屑磷块岩。厚度16—23米。从剖面结构特征对比,武定地区渔户村组出露齐全,显示了一套台地潮坪相沉积组合;中至上部含磷块岩特征,更加表明从下到上,具有从潮间至潮上带沉积层序,各段界面均具有水下沉积间断特性,总体由南向北时空上具有穿时性。而矿区本组因处于康滇古陆东缘,地层出露不全,显示为一潮坪相沉积层序,沉积缺失中上部层位(白岩哨段上部、小歪头段、中谊村段至大海段层位),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直接平行不整合超覆其上。总厚5

5.39米。

筇竹寺组(∈1q)由于受构造影响其内小褶皱、断层发育,故作为一个组划分。上部岩性组合主要为灰褐、灰绿色薄层页岩、粉砂岩,间夹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灰黑色页岩,具韵律和具有向上粒度变细的特征,发育水平、微波状纹层。中部为

源于:论文结论www.udooo.com

灰石英粉砂岩、粉砂岩、页岩,层内发育顺层虫管构造;下部为黑灰色薄层石英粉砂岩夹同色页岩或碳质泥岩也是矿区地层划分主要标志层之一。另外出露下寒武统沧浪铺组(∈1c)、龙王庙组(∈1l)、下奥陶统汤池组(O1t)、下二叠统梁山组(P1l)、阳新组(P1y或P1q+m)、峨眉山玄武岩组(P1-2e)、下侏罗统冯家河组(J1f)、中侏罗统张河组(J2z)。
第四系(Q)分布于矿区洼地和地势较平坦的地带,主要有两种成因类型:一种是分布于矿区河床及洼地具洪冲积、坡积特征的松散状含砾砂土、砂质粘土、含铁质红土和人工耕作土;厚0—10米。另一类主要是发育于东龙潭组二段顶部风化层内或裂隙带中、呈松散状态的含磷风化土层或具风化淋滤型特征、呈砂土状的磷矿层,厚0—15米。
区内构造较复杂,断层发育,牵引褶皱次之,未见变质作用。褶皱主要有大缉麻背斜和上老悟—王家村向斜。断裂为苏家营至大缉麻北东向断层组(F

4、F 5、F 6、F 7、F 8、F 9)、总庄官断层(F1)等。

3、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区内震旦系上统东龙潭组中部风化淋滤型(风化壳型)磷矿系原始沉积形成的生物(水母类、海腮类、环节类、海绵类及小壳类)白云岩夹透镜状磷块岩(胶磷矿)、磷质粘土 经风化后形成风化壳型矿层。在风化作用下发生元素的迁移与富集,使磷质在表层中进一步富集起来,形成风化淋滤型磷矿床。矿体随基岩顶面呈波状起伏并始终位于风化壳的最底部。原生磷矿石为深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条带状白云质磷块岩,风化后呈皮壳状、蜂窝状、网脉状磷块岩,矿石呈松散状、土状、网脉状、骨骼状。白云质磷块岩系海相沉积的磷块岩透镜体或胶磷矿透镜体为本区淋滤型磷块岩的矿源层。矿区共圈定6个磷矿体(编号PⅠ、PⅡ、PⅢ、PⅣ、PⅤ、PⅥ),矿体出露面积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主要呈鸡窝状、网脉状、骨骼状、土状,矿石厚度、品位变化较大;矿石颜色呈棕色、灰、灰绿色、灰白色等,颜色各异。矿体厚度与基岩(即底板)有关,沿基岩顶面波状起伏。矿体地表露头较少,采用浅井揭露,其中见矿最大厚度9.3米(QJ907),矿体连续性差,形态变化较大。各矿体特征详见矿体特征一览表1:
磷矿体特征一览表表1

3.2矿石质量

3.

2.1矿石结构、构造

磷矿矿石结构有鲕粒、团粒结构:空穴周围为直径0.5—0.8毫米左右的鲕状、团粒状胶磷矿,薄片中可见部分空穴为胶磷矿团粒溶解所致。不规则状砂屑结构、亮晶砂屑结构:矿石主要由0.3—0.5毫米的胶磷矿中粒砂屑组成,外形不规则,砂屑间为小于0.01毫米的磷灰石亮晶垂直粒屑表面生长。含角砾粗砂结构:岩石主要由直径0.5—1.5毫米的粗砂粒及少量大于2毫米的细角砾构成。粗砂粒多为泥晶团粒灰岩、棱角尖锐,无分选及磨圆,期间由含0.1毫米的石英砂粒的碳酸盐—胶磷矿胶结。
磷矿构造有蜂窝状构造:主要由胶磷矿、碳酸盐及空穴组成。多夹于土状磷矿层中。网脉状构造:多产于土状磷矿层与灰岩接触面上,主要由胶磷矿、碳酸盐组成,一般形成网脉状、片状。土状构造:为区内主要类型,胶磷矿多分布于粘土中,由方解石、白云母、绢云母、白云石、石英等混杂堆积。
3.

2.2矿物成分

磷矿矿石物质成分以磷酸盐矿物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白云石、方解石、白云质灰石碎块及粘土组成。矿石矿物有胶磷矿:主要为棕色、有的以胶结物的形势分布在碎屑(石英和白云岩)间,少数亦在蜂窝状岩石中可见空穴周围之间0.5—0.毫米左右为鲕状、团粒状胶磷矿。一般含量点30—40%之间。磷灰石:在砂屑间及团粒胶磷矿表面有事重结晶成0.01—0.05毫米的磷灰石晶屑表面生长。磷灰石含量一般小于10%。脉石矿物为泥晶团粒灰岩、石英、白云石。另有方解石、白云母、绢云母、粘土等物质。

4、结论和建议

本文从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通过野外地质工作的综合研究及矿区周边磷矿对比等工作,矿床成因类型属风化淋滤型磷矿,矿体形态多变、无规律可循。矿区的找矿标志震旦系上统东龙潭组中段碳酸盐岩系,地表风化后呈网脉状或蜂窝状、皮壳状、砂土状,为今后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区内磷矿床类型为新发现矿床,以往地质资料较少,和下寒武统磷块岩相比较,不论是矿石自然类型、成矿时代均存在很大差异。矿体赋存于东龙潭组中段风化壳中,矿体品位受风化程度影响,地表有浮土及耕地掩盖,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今后地质勘查工作应加强矿床成因方面研究,研究东龙潭组含矿层位岩性组合、沉积环境及其风化淋滤矿床特征。由于磷矿体形态多变,厚度不稳定,下一步地质勘查建议选用100型钻机进行勘查,多种勘查手段综合运用。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