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三生教育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汉英动物词联想意义翻译方法站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汉英动物词联想意义翻译方法站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6167 浏览:1724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本课题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以功能对等为理论基础,选取有代表性的汉英动物词为例,对比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在动物词的联想意义上的异同,并探寻相应的可行性翻译策略。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汉英动物词翻译方法
社会的进步发展使许多动物成为人类的朋友,进而使其被赋予一些特殊的内涵。民族文化背景、传统、心理的差异,使得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们对身边的动物赋予不同的联想,由此产生跨文化交际上的障碍。

1.汉英动物词联想意义的共性和差异

1.1汉英动物词联想意义的共性

由于人类文化的交融性,思维的共通性,以及对客观事物认知的相似性,不同民族对同一种动物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汉英民族中,狐狸都会使人联想到“狡猾”的特性:像狐狸一样狡猾(as sly as a fox),而蜜蜂总是与“忙碌”,“勤劳”联系在一起:像蜜蜂一样忙碌(as busy as bees)。对狼的联想汉英两个民族基本对应,均有“凶猛”“狡诈”“贪婪”之意:披着羊皮的狼(wolf in sheep’ clothing)。

1.2汉英动物词联想意义的差异

汉英民族间动物联想意义差异的存在是由多因素造成的,但根本的是两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于同一种动物,不同民族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这是语言翻译和跨文化交际都要沟通和跨越的一大障碍,汉英动物联想意义的差异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

1.2.1联想意义空缺。

联想意义空缺,即汉语言中某些动物的联想意义对于说英语的人几乎是空白的,反之,英语中有些动物的联想意义对于说汉语的人会存在几乎空白的现象。如在汉民族中,龟常令人产生两种联想,一是长寿的象征;二是胆小怕事的体现,而英民族则不存在类似的联想意义。

1.2.2不同的动物,相同或相似的联想意义。

在汉英两个民族中,有时虽然表达同一种情感或联想意义,却是由不同的动物引起的。汉语中“害群之马”专指危害集体利益的不良分子,这与英语中的“a black sheep”指给家庭或集体带来耻辱的成员,意义基本一致。

1.2.3相同的动物,不同的联想意义。

对待同一种动物,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汉英两个民族会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产生不同的联想。在汉民族里,龙是神通广大、威力无比的吉祥物,许多与龙有关的词汇就有神圣、高贵的含义,比如:真龙天子、龙体、龙颜、望子成龙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可怕、凶残的怪物,所以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

2.功能对等理论及翻译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原则。功能对等理论不同于传统翻译理论。传统翻译理论关注的是源文与译文的逐字对照,而奈达认为,在决定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时,不应该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形式结构,而应该对比读者的反应,通过改变字面形式,达到功能对等。翻译首先关注的中心是意义层的对应转换,然后才是形式上的对应。然而在不同文化的语际转换中,双语转换不得不在形式上作出很大的调整。因而“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掌握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就动物词而言,如果译者对其鲜明生动的比喻形象处理得当,在保证其意义不变的情况下,在译者语言中找到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就能引起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和艺术感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找出动物词表层形象和深层意义的联系,确定保留、转换还是舍弃形象,从而采取相应的译法。

2.1保留形象直译法

既然英汉习语中存在大量形象联想意义相同或相似之处,我们不妨保留原语形象进行直译找到两种语言都具有的相应表达方式。例如:a wolf in sheep’ clothing可直接翻译成“披着羊皮的狼”。另外一些习语如:“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汉语中的习惯表达为“一箭双雕”,但随着英语语言及其文化影响的扩大,汉语中也出现了“一石二鸟”的表达法。这样的翻译不仅能保持原味,而且能引起丰富的联想,直译明显优于意译。

2.2转换形象意译法

联想意义是建立在对本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之上的,一旦习语被译人另一种语言,译语读者就会按照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对译语形式进行解码,因此译者必须根据中英文化差异和语言表达形式进行适当调整,从而适应译语读者的信息接收渠道。比如:“You are going to the dogs,you are lying down with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dogs,you are waking sleeping dogs——don’t you know enough to lee before the last dog is dead?”四个习语中“狗”的形象很突出,如果在翻译中只译出其深层意义而舍弃形象,句子就会大为失色,因此,译者应尽量译出其形象性。辛献云将其试译为“你在积薪借火,你在火上加油,你在引火烧身,你在玩火——难道你非要等到火烧到眉毛才知道走开吗?”这里用“火”的形象代替了原文的“dog”,既保留了原文鲜明的形象性及其奇特的风格,意义又基本一致.

2.3舍弃形象意译法

有时一种文化中的动物形象的联想意义在另一文化中无从联想,也没有与之相似联想意义的其他动物。在翻译这类习语时,只能舍弃原语的动物形象,而以意义的翻译为主。如“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如果翻译成“让猫露出袋子”,那么中国读者肯定会迷惑不知所云。事实上这个成语是指纽约地区的农民把猪放在袋子里卖,有时里面放的却是猫,因为猫不如猪值钱,写的人如果不打开看便受骗了,所以这个习语真正的意义是“泄露秘密”。
在跨文化翻译和交际中,动物词的翻译应尽可能保留原语的形象,并根据译语文化及语言习惯作相应的调整采取恰当的译法,以准确而得体的形式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信息,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红.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李悦.英汉动物词汇互译中的形象处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刘玲.十二生肖动物词汇中英文原义与联想意义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4]张军.汉语和英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浅谈[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5]袁红.英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J].外语教学,2009,(3).
[6]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