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生物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学习兴趣激发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学习兴趣激发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29819 浏览:1346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感兴趣这一普遍现状,在实际教学中从精心设计第一堂课、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适度延伸教材内容、积极增进师生情谊四个方面同时入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有益的尝试,在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兴趣;师生情谊
作者简介:王莉(1979-),女,山西朔州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内蒙古?包头?014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Y2011057)的研究成果。
1007-0079(2012)26-0087-02
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法制观,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课程的认真学习研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精心设计第一堂课,以“新”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课程第一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因而,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重视对第一堂课的精心设计,而如何精心设计好第一堂课?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增加新鲜元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期待心理,消除他们中学时期形成的对思想政治课的传统认识,确立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教学的新形象,建立起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的吸引力。笔者在上“基础”第一堂课时,首先精心设计了开场白,先表达自己第一次见到同学们的愉快心情,接着以幽默和风趣介绍自己的专长、爱好、经历、性格等,这样从“结缘”角度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其次,精心设计了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再把整个学期课程的教学方式、考试方式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要求进行必要的说明后,把重心落到了“基础”课的重要性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按部就班地讲本课程的重要作用,而是用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如针对学生刚入校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样既改变了中学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的传统讲授方式,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基础”是一门紧扣时怎么发表展和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思想理论课,它不仅仅传授一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实现“解疑释惑、端正思想”的任务,它对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堂课就在这种新鲜、愉乐的气氛中结束,热烈的掌声便是学生已经对这门课开始有了兴趣的极好回应,这样就会期待下一节课的开始。

二、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活”激发学习兴趣

能否激活学生的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关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化,长时间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厌倦情绪,从而抑制了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兴趣。“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增加灵活性,用活泼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绪论部分可采取对话互动式教学,让同学们提问,老师回答,类似于答记者问的方式,来解答同学们最为关注的诸如学习、人际交往、恋爱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再如理想信念这一章,除必要的一般讲授之外,可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与社会实践教学法。笔者在上“基础课”这一章时,选取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刑前对话马加爵案例,马加爵对记者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当记者问到“你还想对同龄的大学生说些什么”时,马加爵说“现在的大学生可能比平民百姓知识水平高,但他们还有更大更多的空间没有抓住,没有去珍惜,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充实一点,有所追求”。另一个是居里夫人的信念,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她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以《我的信念》为题写下了异常真诚的文字:“生活对于每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这两个案例使大家见证了理想与信念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另外,通过社会实践这种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参观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等方面成就的展览,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与坚定信念。这种多样化教学方法,使原本呆板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了,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当然也可选择其他的教学法,如师生讨论、主题演讲、校友访谈、社会调查、网络学堂讨论、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总之,要根据不同的章节与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感染力,才能大大激活学生的兴趣。

三、适度延伸教学内容,以“深”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教材绝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只是教学的凭借和依托,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参考,因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立足于基本教材,又要进行适度地拓展延伸。每一堂课的拓展延伸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是针对教材内容所涉及的具体知识点进行的。如第二章中列举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除此之外,还应该特别强调抗震救灾精神,因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抗震救灾精神的引入就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这种延伸可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及伟大;可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与时俱进;可使学生更强烈地意识到伟大的民族精神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再如第三章要想使学生真正领悟人生真谛,关键要给学生讲明白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教材内容明确地给出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表述,要想使学生真正地接受这一观点,需要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适度地延伸,通过对古今中外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让学生们从比较中选择出科学的答案:人的本质不能孤立、静止地实现和体现,而只能在与他人、与外界的关系中去考察,也即需要把人放在社会这个更大的范围内去考察,这样便使学生易于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解释是科学的。在对人的本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学生便会领悟到人生真谛即人生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活着,更重要的是怎样活着,即如何超越生命本身的生物意义,不断探寻生命的社会意义及价值。总而言之,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适度延伸,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使学生在认识上得到了强化,视野上得到了拓展,思维上得到了锤炼,情感上得到了触动,同时通过这种延伸,才能做到对教材内容深入地探究和立体式的诠释,从而从“深”这个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积极增进师生情谊,以“情”激发学习兴趣

古今中外,无数的教育家都看到了师生间保持亲密友谊的重要性。古罗马最有成就、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昆体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看到正确的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师生关系相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业务上有所专长,而且在师生关系上要力求走近学生,与他们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相容关系,达到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相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基础”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积极增进师生情谊,在潜移默化中诱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在言行上主动积极地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大一新生刚入校,人生地不熟,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指导与帮助。教师必须要及时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征,把关爱学生、乐于帮助学生的思想表露出来,并且真正地做到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学习上的帮助者、生活上的关爱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从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由“亲其师”继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因为尊重是加强沟通、增进师生情谊的桥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尽量多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开展谈心、辩论、交换看法,以沟通思想、增进友谊,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良师益友;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对思想的解读、以及富有情感的生动讲述等等情感的表现的主要途径是语言,尽量让语言负载最大量的情感信息,同时,教师带有情感的话语,可以引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可以有效地增进师生间的情谊,并在这种情感的滋润下不断地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
参考文献:
张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王蕴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新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
[3]何燕辉.略论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课中的应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4).
[4]陆启威.要善于拓展延伸[J].教学课(小学版),2006,(5).
[5]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宋秀丽)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