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新闻摄影 >劲吹党报新闻摄影劲吹乡土风

劲吹党报新闻摄影劲吹乡土风

收藏本文 2024-01-14 点赞:8404 浏览:331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 互联网的兴起,让世界变得很小、也很精彩。面对网络,我们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网络摧生视觉文化的大繁荣。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大多借助于可视的形象语言。数码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摄影摄像不再神秘,照相机成了普通大众的必备物件。如此情况下,摄影的大繁荣定是必然。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来势迅猛的紧逼下,不断创新报道手法,从深度和广度上下功。今年改版后的《湖北日报》,更是要求各版块出奇招。
    于是乎,《湖北日报》以农民拍客为主体的摄影专栏《村里那些事儿》,于2012年5月正式与读者见面。一股未有的影像之风,带着泥土的芬芳,从田间地头吹到了党报的版面上。 “这是党报开门办报,全民办报的有益尝试”,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蔡华东在开栏仪式上说。
    请农民拍客当“记者”,是湖北日报的一大创举。从运行情况看,此举激发了农民的文化自觉。农民自觉记录身边的事,呈现真实的农村生活面貌,继而唤起了对生活的热爱。这不是终点,随着拍照设备的大众化普及化,我们最终的目标是,由一个拍客去记录身边的故事,而带动周围更多的农民成为拍客,更多的农民兄弟姐妹会加入我们的队伍,共同来记录村里那些事,让摄影魅力之花在最贴近民众的基层绽放,继而掀起新一轮“全民办报”新潮。

    一、专栏定位:农民拍农民,尽吹乡土风

    我们给《村里那些事儿》的定位是:农民拍农民,作品在报纸、网络、电视跨媒体同步刊播,不求瞬间有多精彩,但求尽吹“泥土”风。
    此专栏专发农民拍客的新闻照片,可以是邻里生活写照,可以是生产生活瞬间,每位拍客在他们有限的生活半径里,即时发现,即时拍摄,即时上传,每期两到五幅,加上专栏编辑精短的点评,在《湖北日报》三农新闻版不定期刊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农村新报》也同步刊发;视界网·湖北图片库专区展示上传的作品;并与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合作,不定期在电视上编发图像新闻。
    拍客全部是公开征集热爱新闻并且有一定摄影技巧的农民,从近百位报名者中选出20位,他们常住农村,身份不一,有的种地种菜,有的养猪养牛,有的做点小生意,有的是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有的是乡村教师,还有的是长期行走在乡村中的邮递员。由我们负责免费提供数码相机,他们每月提供10幅摄影作品。

    二、搭建平台,让农民用镜头讲述“村里那些事”

    客观地讲,湖北日报今年改版后,影响力大大提升,经过两年多运行的视界网·湖北图片库也已成为湖北区域优质影像资源的召集者。就报纸本身而言,并不缺少新闻照片,之所以花功夫来打造培养农民拍客,也是基于这几点考虑:
    首先是党报性质决定。党报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全民办报,开门办报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在当下,更为重要。党报要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基层,要把基层一线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怒哀乐反映上来,这些仅仅靠有限的记者是远远不够的,让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加入到关心报纸的行列中来,是办好党报的有力保证。
    其次,农民拍客照片的独到性。农民拍客与专业摄影人比,虽然他们的摄影技术技巧还可能不成熟,发现新闻的眼光也可能不敏锐,但他们根儿在基层,他们的视角足迹都是带着新鲜泥土的芬芳,并且掌握第一手新闻素材,他们镜头中的原生态画圈,与我们真实的生活最近,真实的画卷最能感动人。
    5月,我们请来几位农民拍客代表,简单的仪式后,领到相机的农民拍客积极性高涨,传来一幅幅鲜活的照片。
    18日,配上编者按:记录村里那些事——农民当“记者”,《村里那些事儿》专栏与读者见面。农民拍客张家政的一幅《送茶》和一幅《回家路上》,是典型农村生活的真实形象的再现。加上编辑对照片的点评:“ 村里那些事:简单又让人动容,普普通通的劳作场景,我们见到过很多,我们报纸的这些农民拍客,把视线定位在身边小事,并凝聚成瞬间就有了更深厚感情的含义。喝上一口茶,简单小憩后把劳动继续。辛劳一天后脸上露出的微笑,是对丰收的期盼”。立即在读者中引起反响。郧县读者张自明来信写道:“农民当记者,精彩真精彩,村里那些事,及时拍下来,亲切又自然,保持原生态,歌赞新农村,活鱼蹦出来,美文如泉涌,读者乐开怀。‘村里那些事’专栏,让农民当记者,拍下新农村的美好瞬间,令人兴奋激动,倍感亲切,这是党报关爱农村读者的真诚举措。”
    接着,农民拍客易正权的《新追求》和《劳动的欢愉》;潘学文和谭德忠的《特色养殖他富》,一一向人们展现出活生生的乡村图景。
    三、强化互动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持续盘活拍客资源
    农民拍客因缺乏新闻技能训练,在拍摄新闻时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去拍摄,作品本身十分朴实,这是优点,是长处,但技术上存在缺点也不能忽视。因此,专栏图片编辑后期工作极为重要,好的照片要锦上添花,有缺点的要通过对其技术性改进、拟定画龙点睛的标题等方式进行补缺,编辑与农民拍客的线下沟通从未间断。这种沟通贯穿整个拍摄,从内容题材的选取,到拍摄角度的选择,以及后期制作处理,编辑剪裁,整合拍摄素材等。
    2012年夏季,各地干旱严重,编辑及时联系农民拍客,提示他们留意各自身边抗旱的相关情况。在旱情最严重的时候,及时编发一组《灾情面前我们在坚持》的专题,编辑同时写道:“通过这些饱含深情的影像,可以看到的是,他们在灾害面前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自救的智慧,这让我们深深感动,也深感欣慰。 通过镜头,我们看到,荆州农民一水瓢一瓢水地把农作物救活;宜昌农民正自救浇灌;虽遇干旱,郧西县夏粮也有好的收成;洪灾过后,荷塘的莲藕喜上市,也不错。农民拍客用相机叙说着村里那些事,让我们看到一个直观、真实的新农村。”用农民拍客的视角来讲述抗旱的过程和他们的心态,情真意切。
    中秋节来临,编辑从农民拍客来稿中发现,在通山大畈镇当地村民还保留着制作手工月饼的传统,编辑马上与通山农民拍客徐林南联系,让他前去对手工月饼的制作过程进行拍摄,并且在拍摄前将所需要的画面和拍摄角度跟他进行沟通。最后,中秋期间报纸上呈现给读者的是整个月饼出炉的过程。朴实的画面让读者仿佛感受到月饼的香味扑鼻而来。
    传统纸媒由于受到版面的制约,拍客的作品不能完全得到展现。我们在视界网·湖北图片库专门开辟农民拍客专栏,将农民拍客的所有作品上传至网络,通过网络这一公共资源空间,进行补充。这不仅面对了读者,还增加了网友间的交流,实现报纸、网络、读者(网友)三方互动, 成为报纸盘活拍客资源的另一条途径。

    四、注重培训,提升农民拍客的技能

    专栏刊发至20期,为了不断提升专栏的质量,2012年9月中旬,我们选址安陆烟店镇,对农民拍客开展集中培训。培训采取实战与讲评相结合,白天拍照片,晚上讲评照片。就他们拍的照片讲摄影的技巧,讲选材的角度,三天培训,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不仅激发农民拍客摄影的兴趣,同时提升摄影技术,强化发现新闻的敏感性。他们纷纷感叹:“ 拍什么,如何拍,多琢磨才能有提高”;“学到很多拍摄技巧和取景方法”;“记者的敬业精神值得我学习”;“ 知道了自己照片的不足,下一步努力学会用照片讲故事。”
    (湖北日报)
  •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