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政治教学改革 >关于探究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学术

关于探究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1-30 点赞:8112 浏览:2522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凸现出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依此展开,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做出有益的探索。以下就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一、抓住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显、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也是激发小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最好载体。。
小学语文教材,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了一篇篇浅显生动的课文。因其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又因其注重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联系而使他们觉得具体可感,因而带有很强的形象性,使他们在阅读课文时由感知语言文字而引发感知形象,进而产生联想等一系列形象思维。脑科学理论告诉我们,形象思维正是处于6——13岁之间的小学生最擅长的思维方式,其生理年龄特点及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正处于最富于想象和最敢于想象的年龄阶段。如此,以学生最擅长的思维方式来学习语文怎能没有兴趣?可以说,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学内容作为激发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载体,必须使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材料中获得趣味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语文材料的形象性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在想象中感知理解,在想象中放飞心灵,自由驰骋,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学习语文的快乐,诱发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持久的内驱力。
当然,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充分相信学生,时刻激励学生,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展个性,表达个性,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只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扼杀殆尽。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而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育思想与落实教学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载体。
在学习和借鉴了许多教学模式的优点后,经过笔者的实验研究,我们逐步建构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语文教学模式:检查预习,明确目标——定向自读,整体感知——师生讨论,解决疑难——重点研读,深化理解——梳理小结,整体理解——反馈练习,巩固运用。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我们试图通过强调预习来培养学生的“思”,在教师的定向调控下(课前布置预习题),使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自主的思考和自学;在师生讨论这一环节中,我们着重抓住学生在“思”后的愤悱之时,引导学生“辩”,往往可以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善于营造热烈和谐的讨论气氛,鼓励保护学生的发言,使学生能畅所欲言地展示思维过程;重点研读的环节,是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思与辩的机会,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更是引导学生深化思维的过程;在梳理小结的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认识,在思维训练上,是对各种表象进行抽象思维综合加工的过程;反馈练习的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不是仅仅停留在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层次上,更重要的是要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不被条条框框束缚住思维,不仅要多鼓励学生的举一反三之举,而且要培养呵护学生怀疑、挑战权威的探究兴趣和创新精神。
综合这一教学模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六个教学环节当中的外显性学习行为:预习——自读——讨论——研读——小结——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通过与外显行为相应的内隐性思维训练:整体感知——质疑思辩——深入理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激发探究的兴趣。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下,利用教学模式的张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逐步转变学习方式。

三、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

教学中,我们不仅指导学生自学,更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品质和习惯的形成,使他们的能力和人格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
依据教学要求,我们每堂课都在学生自学后安排4——6人的学习小组讨论与交流自学情况。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小组的学习活动。不留死角。学生各自发挥擅长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或讨论,或交流,或分角色朗读,或分角色表演,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成员的思维优势,提高自学效果,其优点很明显。
优点之一:在学习的互动互助过程中发挥每个成员的学习特长,集中大家的优势力量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不但做到全员参与,而且做到集思广益;既使学生的人际智力在合作交往中得到有利而充分的发展,又可以让学习小组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分享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且逐渐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形成从他人身上吸取长处的谦虚好学的精神。
优点之二: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感到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因而没有心理压力。在这种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想象丰富而且大胆,发言踊跃,往往在各抒己见中引发激烈的争论。在教师的观念中,学生得出的答案全面与否是次要的,教师更关注的是营造一种和谐自由的讨论氛围,使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争辩中因受他人启发而扩展自己的思维想象空间,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潜移默化地形成乐于表达和善于思辩的习惯。
四、采用

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udooo.com

“多元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曾一度统治着我们的课堂,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弱化了主体意识与主动积极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听)也是单一的,思维少有联想与发散的余地,这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代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主动的探索中,其智慧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只有让他们在活动中(特别是适合自己的活动类型中)来完成学习任务,才会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这样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是在开放教学的空间,拓展教与学的交流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让各种学习类型的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张扬个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而是要彻底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学习习惯,在张扬个性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习惯,塑造学生的探究与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最终使他们具备不断获取知识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