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政治教学 >分析食堂高校食堂公共物品属性

分析食堂高校食堂公共物品属性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16047 浏览:704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高校食堂是一种公共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本文利用西方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来粗略分析解释高校食堂的供给机制,该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有效率,抑或由政府提供有效率,还是二者相结合互相补充。
关键词:高校食堂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含义及特性

(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是指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指的是增加一个人使用,不会增加提供该产品的成本,所以多个人享用不会损害他人利益;非排他性指的是不能阻止他人任意享用。
而私人物品是私人之间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的物品。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排他性和选择性的特征。消费者可以排他性地使用他所购写的物品,生产者也可以把生产的成本通过交易实现补偿,实现收益内部化,所以私人物品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有效供给。

(二)准公共物品的定义

纯公共物品可以定义为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而准公共物品可以定义为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有限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是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社会物品。它具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混合特征。

二、高校食堂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一)高校食堂消费特征

1.高校食堂的消费特征具有有限排他性,目前我国各高校食堂的消费对象主要是本校学生和教职工。在本校学生和教师的范围内,我们不能有效阻止他人任意享用。虽然对于校外人员来说,一般办不到校园饭卡,理论上杜绝了其进入学校食堂消费的可能性。但是在现实中,情况并非如此,许多校外人员依靠各种手段同样可以用校园饭卡在学校食堂就餐,即“搭便车”行为。
2.高校食堂在本校师生人数消费规模范围内,本校师生对于食堂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即增加一个人使用,不会增加提供该物品的成本,所以多个人享用不会损害他人利益,因为在本校师生的人数界限内,增加一个就餐者进入食堂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高校食堂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上面分析,高校食堂消费特征是非竞争性的,然而并不是完全非竞争性的,因为食堂的空间总是有限的,在一定空间和资源的约束下,允许就餐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当进入食堂进行消费的人员数量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食堂的边际成本就会大于零并趋于上升,并出现拥挤消费现象,同时个体之间也会产生负的外部经济,经济学把这种拥挤现象称之为“公地悲剧”。尤其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在校学生数激剧增加,对高校食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食堂容量没有同扩招人数同比例上升,可能会出现拥挤,非竞争性消失。
准公共物品在消费时不是独占的,但也不是全社会人人都可共享的,因为人人共享势必造成拥挤或容量缺乏,这就是准公共物品的拥挤性特征。拥挤性是由公共产品的空间不可分割性带来的,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一定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将会减少全体消费者的效用,如博物馆、公园等。因此这种拥挤性直接孕育了付费制的出现,进入食堂消费,必须要付出个人消费代价。
高校食堂的消费特征没有纯粹公共物品同时具备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征,也没有私人物品同时具备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是一种介于纯粹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这也正是问题的复杂之处。从效率角度分析,应按私人产品方式供给;从公平性角度考虑,则应按公共产品方式供给。

三、高校食堂准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分析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指以适度的生产成本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供给和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在研究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时,有必要与社会对此公共物品的需求相联系。当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相一致时,该公共物品就实现了有效供给,此时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实现了均衡,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高校食堂公共物品若完全由私人提供,基于食堂这种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私人提供者难以准确发现使用者,因此很难提出收费要求。另一方面就前述高校食堂的非排他性消费特征来说,我们很难排斥“搭便车”行为。而“搭便车”行为使得私人不可能有效地向食堂公共物品消费者收取或费用(指的是食堂建设的费用),从而厂商的生产成本得不到有效补偿,因此,在引导下,私人不可能有效提供所需的公共物品。此外,“搭便车”行为还大大弱化了人们对非排他物品的消费约束,使得人们愿意和实际支付的为零,从而通过表现出来的市场需求小于社会对非竞争品的实际需求,由此决定了非竞争品的产量低于最大福利产量。也即,私人提供该公共物品是无效率的。
高校食堂针对的是较固定的、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因家庭条件的不同而高低不同,在现实世界里,学校食堂的总是相对偏低的,明显低于学校周边餐馆的,而在营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udooo.com

养、卫生方面更有保证。因此从该公共物品公益性以及供给角度看,由政府提供该公共物品更为有利,因为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来补偿生产成本,从而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尤其在物价持续上涨时,考虑到学生和经营实体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政府可给予适当补贴;而这是私人提供公共产品难以做到的。但是,由于政府难以确定该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而且由于学校食堂的公益性,食堂经营主体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第一目标,必然导致其缺乏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表现为食堂菜品虽然便宜、卫生,但品种单调、味道单一,怎么写作质量差,不能满足所有师生的需求。因此,适当引入竞争,由私人提供一部分该公共物品,特别针对某一类或某几类消费群体做出自己的特色,实现经营者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总之,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使得其供给和需求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反映,而且公共物品始终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具有递减的边际成本。市场机制供给公共物品成本不能由进行弥补,供给量往往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政府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提供公共物品虽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并不排斥其它组织更有效地供给公共物品。针对在公共物品提供上的“政府失灵”,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结合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参考文献:
涂晓芳.论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
[3]郑淑芳.准公共物品的内涵及其分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