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汉语海外儿童汉语教学中文化元素查抄袭率怎么

汉语海外儿童汉语教学中文化元素查抄袭率怎么

收藏本文 2024-01-31 点赞:22367 浏览:9760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汉语热”的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小学校开设了汉语课,海外儿童汉语教学中文化活动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基于笔者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一所三语小学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分别对3~4岁、5~6岁的儿童进行了长期的、持续的汉语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总结。本文主要对教学中的文化元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例分析,包括课堂和教学辅助活动两种形式,并针对海外的需求,探讨中国文化日的设计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海外儿童 汉语教学 文化元素 文化日

一、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元素分析

汉语教师在海外除了教授汉语,还应该致力于介绍中国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儿童经常看到的很多文化元素,对于西方儿童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就决定了汉语课堂拥有许多先天的独特文化资源,汉语教师应该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汉语的特点,把这些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一)学校和汉语教室的装饰

汉语课堂应该营造出独特的中国风味,以弥补语言环境的不足。在学校里,首先要征求校方意见,是否可以进行中国风格的装饰。可采用的装饰物有:中国结、灯笼、剪纸、窗花、国画、书法、中国地图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摆放中国花卉或者瓷器等。
在中国传统节日期间,可以制作相关的文化展板,或者相应的节日装饰。比如,在春节期间,可以贴窗花、年画、对联、福字和春字、生肖图案等,以营造春节气氛。
在教室里,针对3~6岁的儿童,要保证教室整体风格整洁明快,色彩鲜艳,摆放东西不要过多,也不能过于单调。除了上述装饰外,更重要的是多准备一些挂图辅助学习,比如:拼音挂图、汉字挂图、颜色和形状挂图、数字挂图等。在墙上留出一定的空间,可以把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挂在墙上,增强孩子们的成就感。教师还可以在门上贴上好看的有中国特色的图片和“欢迎”之类的文字,让孩子们在进门的时候就预先进入“汉语世界”。

(二)选取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化元素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数不尽的文化元素,在海外少儿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当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元素。首先应该选择形象化的,适合儿童直观欣赏的文化元素,比如:中国音乐、水墨画、京剧脸谱等。其次要选择简单易懂的文化元素,如十二生肖、风筝、中国结、剪纸、中国传统节日等。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能够衍生出适合儿童的手工制作。

(三)文化元素和语言教学的结合(实例)

文化元素只有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设计当天的汉语课堂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特点,能用简单的话语介绍今天的教学要点,选择几个关键词作为教学重点,并适当地组织手工活动。
以中国儿童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妇孺皆知的优秀水墨动画,画面优美,笛声悠扬,儿童在观看过程中能领略到美妙的中国风情。另一方面,该故事有趣地展现了小蝌蚪寻找妈妈并逐渐成长为小青蛙的过程,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共鸣。

1.准备材料

蝌蚪的成长过程图、“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册、青蛙和蝌蚪的上片。

2.确定学习的语言点

(1)找妈妈
(2)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3)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4)是/不是
(5)白色 绿色 大眼睛 游啊游 青蛙 小蝌蚪

3.课堂流程

为孩子们介绍今天的课堂内容,讲解蝌蚪的成长过程图(学习重点词汇);
播放水墨动画(播放过程中注意帮助孩子们理解),就动画片内容进行提问(学习关键句子);
拿出水墨画册,一起回忆动画故事,复习重点句子;
让孩子们说出每幅画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拿出蝌蚪和青蛙的上片,让孩子们选择几种颜。

二、汉语教学辅助活动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实例分析

海外汉语教师时常负责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组织中国文化日等。中国文化日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经过合理而详尽的设计和策划。

(一)确定“中国文化日”的社会环境和目标要求

为了成功地举办“中国文化日”,汉语教师应当就以下几个方面做细致的调查:

1.了解自己所在学校和社区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当地的语言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2.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社区和学校的相关规定,避免出现违规情况;

3.调查当地是否有言语交际忌讳和饮食忌讳;

4.了解当地其他文化日的模式和操作方式;

5.听取所在学校直接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介绍文化日的构想和计划。

在做出初步判断和了解之后,教师还应确定文化日的主题和方向,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求:

1.文化主题选择;

2.受众群体的年龄段和数量;

3.文化日时间具体安排;

4.预期效果。

(二)对参与群体进行分析和调整

“文化日”的主题确定之后,还需要对参与群体进行分析和调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以及报名人数情况,文化日安排应当有所调整。
笔者所在的学校,把当地的Pedagogical Days(教育日)变成了“中国文化日”,每个月会有一到两天“中国文化日”。“教育日”的基本情况是:每个月主要的任课老师会有一天在学校集中工作,写学生们的报告卡,整理教室或者备课等。学生们在“教育日”是不需要来上课的,但如果父母需要工作,无法照料孩子,可以把孩子们送到学校里来,由专门人员负责照顾。“教育日”变成“文化日”之后,由汉语教师策划文化日的活动安排, 写一封关于文化日的家长信,提前两周发放到学生手中。参与群体通常是3~12岁的儿童,且以3~8岁儿童为主。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udooo.com

论文下载中心www.udooo.com

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