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翻译学 >试述花开此间花开——经典戏剧人物哈姆雷特

试述花开此间花开——经典戏剧人物哈姆雷特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9420 浏览:344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莎翁的《哈姆雷特》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扛鼎之作。笔者通过总结前人评价的基础上又加以具体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情节。
关键词: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文艺复兴人性悲剧

一、关于作者

如果你想要读懂一部伟大的作品,那么只是阅读作品本身是绝对不够的,你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去了解写这本书的人以及他背后所处的时代。不同时代的人生活背景不同,接触到的事物人物也不尽相同,所以才会有不同体裁不同的文学作品,而且即使生活的背景相同,如果作者本人经历的不同,那么我们还是会看到不同的作品。
《哈姆雷特》的作者莎士比亚以无比深邃的眼睛看破人性的善恶真检测,也以绚丽的舞台色彩折射出我们人生舞台的千姿百态,他不仅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美的享受,更是带给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我们深刻的人生启迪。正如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斯的赋诗所言:“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其《莎士比亚传》中说“观赏天才的灵魂,也就是观赏无尽的海洋。”而莎士比亚之所以写出一部部不朽的巨作不仅是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的传奇经历,更是他悲天悯人的海一样的情怀和充满着人文主义者“真善美”的精神。
他长期站在剧场门口,实际上却是流浪街头。或许是看惯了人情冷暖,也或是受到了剧场戏剧的感染,莎士比亚在1589年写下了第一个剧本《伯利克里斯》。此后,他便笔不辍耕,先后写了《亨利六世》、《驯悍记》、《麦克白》以及被奉为经典的《哈姆雷特》等著作。莎士比亚的作品深入探讨人性,悲剧和历史剧的人性高尚面与阴暗面,喜剧作品中的人性光明面和可笑之处意义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道进了人性的真、善、美,也揭露了人性的自私,阴险、野心和残酷,既有对社会政治制度、权力斗争、经济关系、宗教、战争等宏大主题的大刀阔斧的抒写,也有对爱情、友谊、人际关系的细腻揭示,他的作品描绘人生、世界的现状,以哲学家的眼光、文学家的手笔、艺术家的审美理念把历史上、生活中发生的是演变成一个个戏剧故事。就是因为他勇于写出一个社会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当时的统治者总是不待见他,他在他的自述诗中说“我的名声被诽谤,我的性格被贬低,请可怜可怜我,此刻我正屈辱而耐心地喝着酸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虽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却也在生活中参杂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

二、关于作品

德国浪漫主义代表弗.史雷格尔说“《哈姆雷特》一剧中所有个别部分好像必然的从一个共同中心发展而来,同时这些部分又反过来影响着中心。这部具有深邃艺术思想的上乘杰作没有任何一点是疏远、多余,或偶然。全剧的中心点在于主人公的性格。由于奇异的生活境遇,他高尚的天性中的一切力量都集中在不停思虑的理智上,他行动的能力却完全被破坏了。他的心灵好像绑在拷刑板上向不同的方向分裂开来;这个心灵好像由于无止境的思虑着的理智而陷于覆灭,这种理智使他自己比所有接近他的人遭到更大的痛苦。”
剧本一开始就描写了丹麦动乱不安的社会局面,而从威登堡赶回来的哈姆雷特面对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叔父克劳迪斯,王位也被叔父篡夺残酷现实。这时,推动剧情发展的情节则是哈姆雷特的好友霍拉旭告诉他见到了老国王的鬼魂。于是在一个黑夜,哈姆雷特听到了老国王痛诉自己怎样被自己的弟弟杀害,王位被篡夺的经历。而这使得曾受过人文主义熏陶的哈姆雷特彻底颠覆了他所拥有的价值观,他说“全丹麦的坏人,没有一个不是奸恶的匪人”,于是他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这也是贯穿整个戏剧的主线。
无疑,哈姆雷特是一个聪明的复仇者,他怕打草惊蛇所以忍辱负重,装疯卖傻来使敌人放松警惕。但是他还固执的抱着厌世情节,他说:“负载万物的大地,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正是他对罗珊克兰兹的牢骚,使得戏剧又进一步发展前进,因为此时哈姆雷特的好友也是国王克劳迪斯派遣的卧底罗珊克兰兹对他说“殿下,检测如人不能是你发生乐趣,恐怕唱戏的演员更难得你的一顾;我们在路上赶过了一队演员;他们随后就到,来供奉殿下。”而踌躇彷徨的哈姆雷特却想到了一条妙计,他知道他的势力远没有恶势力的强大,所以他只能来找一些他认为可实施的方法来得到更确切的证据,他说“演戏是唯一的手段把国王的内心刺探。”
作为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哈姆雷特在识破了罗珊克兰兹和吉尔登斯的试探后,他彻底的失望了,但是他的内心还是充满斗争。而正是他矛盾的内心冲突深刻的揭示了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度,他说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粗暴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了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勇敢?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彼此消失,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是会做梦;嗯,阻碍就是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劲辛勤所换来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的痛苦飞去?这样理智使我们全变成懦夫,决心的炽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上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于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个经久不

源于:怎么发表职称论文{#GetFullDomain}

绝得痛苦的声音,就在他的灵魂深处奏响了。为了恪守复仇的誓言,他薄情的对待了奥菲莉亚,而后又使演员上演了一出他修改的戏剧《捕鼠机》,从而使得国王克劳迪斯认识到哈姆

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udooo.com

雷特真的是一个祸患,绝对不能久留。此时,正在与母亲谈话的哈姆雷特误杀了的大臣也是奥菲莉亚的父亲波洛涅斯,所以国王趁机以回护哈姆雷特为借口把他送到英格兰,并下令给英格兰王把哈姆雷特处死。剧情发展到了这里似乎是哈姆雷特输了,但是这就是莎翁的个人能力所在,绝处逢生,不止于此。
恋人的疯癫,父亲的暴死使得美丽善良的奥菲莉亚精神失常,疯疯癫癫的在河边游荡,不幸坠河而惨死。奥菲莉亚的哥哥雷欧提斯义愤填膺,他要为自己的父亲和疯癫最后死掉的妹妹报仇,而此时哈姆雷特则用计逃回了丹麦并向国王克劳迪斯下了战书,所以虚伪的国王则利用雷欧提斯的仇恨之心挑起了他和哈姆雷特的决斗。
结局中的是在一连串的死亡中进行的。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的赌赛因为哈姆雷特赢了一局,所以虚伪的国王赏给哈姆雷特一杯酒,并说“祝你健康”。而哈姆雷特却说“我先比赛,这且放在一旁。”此时,王后却说“来,哈姆雷特,拿我的手巾擦擦汗,我饮这杯酒,祝你幸运。”不等国王的阻止,王后便喝下了毒酒。此时的比剑,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都被剑刺伤,但是剑上也被国王下了毒,弥留之际的雷欧提斯有所悔悟:“我用诡计害人,反而害了自己”,并揭发了国王的阴谋,而王后也毒发身亡。怒火中烧的哈姆雷特用毒剑刺死了国王,并且临死前要求好友霍拉旭把事实真相告诉世人,让人们明辨是非,伸张正义。悲剧在为哈姆雷特举行的“军乐和战地的仪式”中结束。
《哈姆雷特》这一悲剧剧情一波三折,环环相扣推动着戏剧的前进,在此中人物形象更是表现的饱满和令人印象深刻。情节上的生动丰富,以哈姆雷特复仇为主线,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复仇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层次分明。三条线索起到了互成对比、激化矛盾的作用,使戏剧场面不断转换,造成戏剧,产生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共同表现全剧的主题。而且莎翁还同时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手法,使得戏剧引人入胜,充满诡谲、浪漫的色彩。

三、关于评论

关于哈姆雷特的谈论是永无止境的,“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四百年来,关于哈姆雷特形象的论争纷纭复杂,争论的中心问题则是他对于复仇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一是认为他生性软弱,缺乏魄力,这是从性格找原因,歌德持这种意见。二是认为他不懂疑虑,只是客观情势妨碍了他实现复仇的计划,这是从客观情势找原因,19世纪德国批评家卡尔·魏尔德尔持这种意见。三是认为他的性格是坚强和软弱的统一,思想与行动之间的矛盾造成他内心激烈的斗争,由此拖延了行动,这是从性格发展的辩证过程找原因,别林斯基持这种观点。四是认为他的犹豫是一种暂时的忍耐,选择时机,这是从意志行动角度找原因,美国现论家W·J·罗尔弗持这种观点。五是认为他的出身经历、人文主义世界观的特点及其所面临的处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形成他的踌躇,这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看问题。以上五种观点各有道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而关于其作者莎士比亚,歌德曾告诫他的追随者:“我们还是不要讨论莎士比亚,一切提到他的话都是不够充分的……对于他伟大的心灵来说,舞台太狭隘了。”所以茫茫文学天地,此间有花开,《哈姆雷特》绝对是西方戏剧中那朵盛开的奇葩。
参考文献:
罗晓颖. 技艺胜不过定数[M]. 国外文学, 2008(2)
肖照东. 雪莱和郭沫若诗剧中神话形象之比较[M]. 文学教育, 2008.1(134—135)
作者简介:王晶(1983.1—),女,陕西人,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