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国防教育 >过度学校应减少过度教研活动

过度学校应减少过度教研活动

收藏本文 2024-02-09 点赞:4738 浏览:152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研活动,承载着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

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udooo.com

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等多重功能。理想的教研,应该是把教师引导到主动研究、乐于研究、会研究的发展轨道上来。然而,当前有些学校的教研活动,不仅没有实现应有的目的,反而产生很多负作用。如何减少过多的无效教研?如何让教师生活在幸福的教研氛围之中?这是当前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一些学校存在着很多低效的教研活动

教师的教研负担有多重?请看某学校一周教师的教研活动安排:周一备课组的备课会,周二学科组集体教研会,周三大学科组的听课活动,周四学校例会,周五级部例会。另外每周必做的工作还有:级部听课,小学科组听课活动,专家发展阶段的课堂展示活动,学校的优质课评选活动,每个班的德育导师听课活动,不达标班级的听课督促活动,学校网校维护工作,每周必写的博客任务,每周必完成的科研课题成果汇总,组织的各种学生活动,等等。类似这样的学校教研不在少数,管理者的用心可谓良苦,给教师安排的活动也实在是“丰富”。可是其中有多少活动是有效的?有多少活动又是教师愿意参加的?在这样重的教研负担下,教师的备课时间在哪里?教师反思的时间在哪里?教师每天处于一种高压状态,教师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状态。教师更渴望能有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把握当今教育发展最前沿的东西,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但是泛化的教研活动把教师自主的时间挤掉了,结果,只能是疲于应付。

二、过度的教研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这首先是因为,我们与之交往的每一个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但是过多行政命令式的教研活动,占据了教师很多的时间,教师没有自由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仅影响到教师的常规工作,还增大教师的心理压力,抑制教师发展的主动性,会使一些教师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教书育人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可为什么教师出现了明显的职业倦怠?学校一系列的强制活动安排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教师从早到晚地忙碌,每天都马不停蹄地重复着一些机械性的工作。教研活动的“泛化”,使教师没有了自主和思维自由,甚至功利性的教研使结果全都变了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

三、过度的教研活动会抹杀教师的个性

教师的工作是“以心育心”的工作,是以智慧启迪智慧的工作,是以个性促成个性形成的工作。教师每天要用思考的眼光去教学,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去启迪学生的新思路、新发展和新变化。教师的教学研究间接服从和怎么写作于教学的需要,教师要时刻有问题意识的处于“琢磨”状态,且通过不断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个性,再潜移默化的带动学生实现自主管理。但过度的教研使教师没有了自主学理论的时间,教师不能达到及时“充电”,学习意识会淡薄,教师的教学智慧不能很快被启迪,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阅读中外的名师人生会发现,他们都有个人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体育运动、文艺活动,读书、实践、探索、助人为乐等等。正因为他们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才形成了他们个性化的人格,才有了他们个性化的教学,才有了大批个性化和创新性学生的产生。但是过度的教研活动,占有了教师的发展空间,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抹杀了教师的个性。所以,抹杀教师个性的教研活动,我们应当调整或取消。

四、学校应进行调研合理计划和安排教研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教师的教学需要一种情怀和情调,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和课堂,教师要热爱学习,教师要选择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学校的教研活动要启发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成果意识,并引导教师有交流、分享和合作的时间,开拓教师广阔的思维空间。学校建立校长参与的良好激励机制,为教研活动营造严谨、务实、、宽松的教研氛围。学校可有实效的组织教师做好“六个一”的活动:每周写一篇有意义的反思、每月拿出一个成功教学案例、每月研究一个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每学期编写一份超前学科指南、每学期完成一份集体备课资料、鼓励教师每天坚持书写一千字的教学随笔。教师在实践中体验教育的真谛,真正静下心来做研究,在反思中激发自己的教育灵感。学校要消除虚检测、浮躁、功利、浮夸的教研,使教师坚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教育的古训。
学校的管理者要守住平常心,学校要打造“上靠理论、下沉课堂”的教研氛围,建立反思制度,给教师创造反思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建立互帮互助学习型小组,建立新老结对的制度,开展课题项目研究的协作,进行教育案例和教育故事的交流,举办热点沙龙进行智慧共享。学校选择基于本土文化的校本研究,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避免教育的浮躁化、功利化、机械化和教研活动的“泛化”。学校通过精选高效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品味,给教师创造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激发教师内心的研究和教学热情,培养出更多的智慧型教师,踏踏实实的培养出具有大智慧的学生,让每位教师主动做研究、做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