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高中德育 >减数运用比较法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减数运用比较法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6917 浏览:2326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图形、坐标图、表格等形式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使二者的区别更加直观化,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达到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的目的。
关键词: 比较法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食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事物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许多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都能应用到比较教学法,如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等等。而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离的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更加广泛。
细胞增殖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udooo.com

传的基础。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中学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多数学生倍感头痛。在教学中,我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图像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非常利于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所作的比较做一归纳总结成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图像比较与表格比较相结合

1.将这种比较运用于区别细胞分裂的类型上,许多学生很难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有效地区分开来。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我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或后期的图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根据染色体的特征列出图表区别这三个时期。以中期为例,如上图:
将A、B、C三图用多媒体一起展示,然后展示下列图表让学生完成,最后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图像对比,列表总结,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从而有效区别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最后将下图呈现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细胞分裂图像识别规律:
2.在区别细胞分裂方式的基础上,我运用图像通过染色体的特征区别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体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以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为例,如下图。
第一步我通过多媒体呈现,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像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特征。
第二步将图像转换成表格的形式,填写好表格。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图像A、B、C、D的特征,指出各图像代表的细胞类型。通过以上的比较很容易将图像和知识点联系起来,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各类细胞特征的理解。
3.图像与表格结合比较法除了可以有效地区别细胞分裂的方式和细胞的特征外,还可以运用在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区别、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区别。例如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教学中我采用的是下面的方法步骤。
(1)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比较如下。
(2)将图像A与B、C与D分别放在一组,让学生观察图像,根据教材指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并进一步说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点。最后我将图像转换为表格比较如下。
通过以上步骤教学,学生既能从直观上区别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又能根据表格理解二者的区别,真是一举两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图像和列表比较,我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普遍反映很好。

二、表格比较和坐标图比较相结合

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教学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也是一个让学生头痛的难题,多数学生不能很好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同样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根据书本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图解,首先填写出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表,再根据数量变化表画出曲线图。

1.运用于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第一步:根据教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和学生有知识,以二倍体生物为例,填写出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表。
第二步:根据遗传物质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表要求学生在坐标图中画出它们的数量变化曲线。
最后得出结论:有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单体的数目;无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体的数目。通过比较学习法很容易让学生掌握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

2.运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的教学总结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并判断有无染色单体,在根据已有的知识:“有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单体的数目;无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体的数目”,填写完成减数分裂中细胞核内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表。
紧接着根据上表完成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坐标图。
通过对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的比较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它们的变化规律,还提高了学生的识图和作图的能力。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加强了学生的直观性,并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并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等概念的区别联系和变化规律,获得了新的知识;扩大了知识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分子与细胞》.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遗传与进化》.
[3]中等职业学校课本农林专业教材《生物》.
[4]陆建身.生物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勒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国人事出版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