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和目标理解

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和目标理解

收藏本文 2024-03-27 点赞:4691 浏览:1436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改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中贯彻课程标准新理念——关心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怎样改革课堂教学才能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此,笔者结合所查资料及教学实践等实际谈谈对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目标的理解。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三维目标
1002-7661(2012)16-011-02
21世纪伊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www.udooo.com

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而要想取得这样的效果,对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和“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尤为重要。

一、对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人,站在一线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课改理念,予出色的进行教学。

1、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观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不再是传统教育的“接受者”。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同时每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的特性,在实施教学时应该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进行差异化教育,因材施教。

2、教师的角色变化及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等。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必须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简而言之,教师必须由“教书匠”变为“教育家”,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宗旨和目标。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到:首先,尊重学生,学会欣赏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别是教学中被排斥、被忽略、被遗忘的学生。其次,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一种轻松愉悦的积极的知识传授和情感体验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教。最后,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健全发展。

3、对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理解

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每天都是坐在教室里被动式的听取老师的讲解。新课程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平常教学中所能感知的。
首先表现为从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它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内在的、直接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使学生越学越想学。其次表现为“我能学”、“我一定行”。它强调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隐藏着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能量。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潜在的能量和能力开发出来。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最后还表现为注重让学生参与,充分发挥课堂和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让学生去感知,去操作,去实践,去思考,获得最直接的个人经验,并通过互相交流、启发、合作,达到共识。
综上所述,我觉得新课程改革的本质理念就是尊重和理解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以挖掘,并使得学生的潜能变为自身能力。在该理念下,教学要为学生怎么写作,教学效率不仅体现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上,还体现在“学生获得发展的远期学习效果”上。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新课程观里“课程”的概念(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力求设计出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领悟到学科所具有的丰富的内涵,让学生的心灵的到美的滋润,接受情感熏陶。

二、对新课程改革目标的理解

新课程“三维目标”是国家课程标准对新课程应关注不同阶段学生成长的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一个“应然”的指向,所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理念,但又是教学理念的提升。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关注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三维目标”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内容,这三个维度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整体,建立在传统教学的根基之上又超越了传统教学,是教学理念上的改进。新课程改革由理念转变为教学现实,需要有一个抓手,而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就是这个有力的抓手。
具体到教学层面,教师应当根据学科课程总目标建立就具体内容而言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能简单的停留在“教学目的”的层面上,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重点考虑学生通过学习有什么变化、 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变备“教案”为备“学案”,而据此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
尽管如此,教师也不能简单的将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作为自己在备课时制订教学目标的模式。新课程的“新”,不是新在其模式,而是其“精髓”,作为一名教师,千万不能仅模仿着模式来做,而是要深入的对课程标准进行理解,深刻领悟其“精髓”,做到教师与新课改的“视野溶合”。

三、课改路上,把“根”留住

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但新课改理念和目标的落实不是为了在课堂上做秀,也不是为了体现新颖,而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不能一味的排斥传统教学,而应正确看待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传统教学同现代教学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互相依附,互相平衡,互相促进的。在具体教学中应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融入新的理念,在“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中寻求一个教学的平衡点,推动课程改革,从而使“三维目标”由“应然”走向“实然”,使新课程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
结语:
正确理解和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教师能够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出色的进行教学的前提。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以挖掘。最终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代豫军.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浅谈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理解[J].科学咨询,2010 27.
郭秀敏. 李世改.三维目标由“应然”走向“实然”——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J].课程教材改革,2006.1.
[3] 刘广富. 基于新课程毽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7 3.
[4] 苏发元. 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的认识跨越[J].备教导航,2011 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