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计算机教学 >分析化学中职化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学位

分析化学中职化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学位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11320 浏览:455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中职分析化学课程为研究对象,从编写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发校本教材、制定学生成绩评价体系、配备教学资源、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
[关键词]中职 分析化学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40-02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简介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一体化的教室完成理论知识与工作技能的教学,具体需要“双师型”教师,具备理论教学与实训功能的多媒体教室,以及一体化的教材。这种教学方法针对性强,能够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熟悉相关技能,为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满堂灌、填鸭式”向“技能型、实用型”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讲授、黑板”向“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二、在分析化学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途径

经过笔者对分析化学专业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1%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状态欠佳。调查数据显示,78%的学生对教材内容不满意,表现在部分知识点过多、过难、过偏,这些内容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直接影响学习状态。65%的学生认为分析化学课程设置中理论多于实践,违背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是分析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里,学生具有实践意识,但缺乏专业理论。目前,此专业采用理论与实操分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得到最佳的激发,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老师的传授,粗略模仿,学生学到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为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和职业岗位,突显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开发分析化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势在必行。

(一)编写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

课程标准应服从课程结构、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准确体现教学计划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体现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教师要从本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出发,适应生产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来编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实践部分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立足实践技能培养。

(二)开发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的编写要从市场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人手,邀请行业专业人员,共同开发适合地区行业企业生产、管理、怎么写作的课程教材,形成专业的特色教材,教材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尤其是凸显行业企业生产中的主流技术。校本教材的内容应充分重视专业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改变“书本一黑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效提高。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加强专业技能训练,面向市场,贴近行业,注重专业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材的开发,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的实施,以此为主线设计教学的组织结构和内容要求。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锻炼、培养分析化学专业型人才应具备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的组织更强调以职业能力、真实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重点。

(三)制定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本课程考核采用100分制,其中,理论教学占40%,实验实训教学占50%,综合素质占10%。
1.理论教学考核采用100分制,其中,期末成绩占40%,期中成绩占20%,平时占40%(含考勤、学习态度、作业情况、课堂提问、小测验等)。
2.实验、实训考核采用100分制,其中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30%,实习考核占30%,不但使学生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且注意学习的过程。

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udooo.com

3.期末实验操作考核采用学生抽题考试方式进行,学生抽到题目后,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老师现场打分。

4.平时实验不仅有老师打分,还加入学生打分。

5.综合素质部分主要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互助、职业道德、平时表现等。

(四)配备教学资源

分析化学一体化实训室需要配有电子白板、音箱、投影仪、电脑(可以连接互联网),能满足理论教学要求,还具备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酸碱式滴定管、实验药品若干等能够进行实践教学的资源。

(五)更新教学模式

在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在教室上理论课,然后到实验室上操作课。该模式的弊端是,在操作课中学生容易遗忘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理论不能指导实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能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一次理论课安排2个课时,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灌输。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可以合理支配课堂时间,首先通过设置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先操作,然后讲解操作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要领,学生再次实践,从而理解理论知识和提升操作技能。

(六)实践案例

1.滴定管及其使用。学生结合资料及视频,自学什么是滴定管及如何操作滴定管。教师通过播放滴定管在生产实际的应用及如何操作滴定管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视,了解学生遇到哪些困难,对有可能造成仪器损坏的操作进行及时纠正。
2.讲授新知。针对出现的问题讲授相应的知识点及操作要领:滴定管是用于滴定分析,具有精确容积刻度、下端具有活塞或嵌有玻璃珠和橡胶管的管状玻璃器具。滴定管分为酸式和碱式两种。酸式滴定管用来装酸性溶液或氧化性溶液,但不适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磨口活塞易受碱腐蚀以至不能转动。碱性滴定管用来装碱性溶液或无氧化性溶液,凡是腐蚀橡皮管的物质都不能盛装。滴定管的准备和使用:
(1)滴定管查漏。碱式滴定管漏水,需更换玻璃球或橡皮管。而酸式滴定管若有漏水或旋塞转动不灵活时,则需取下活塞,用小布卷擦干净活塞槽;活塞除小孔外,两端涂好凡士林,平行插入活塞槽内,向一个方向转动,直至凡士林均匀。酸式滴定管的活塞是配套磨制的,因此最后用小橡皮圈套住活塞,将其固定在活塞槽内,以防止活塞脱落破碎。
(2)滴定管洗涤。
(3)滴定管装液。关闭活塞,往滴定管中加入少量待装溶液,使之放平再旋转几周,使内部玻壁均与之接触,再将润洗液放掉,此操作重复三遍。将溶液直接从试剂瓶移入滴定管中,到刻度“0”上。右手拿住滴定管上端,使管身倾斜约30。,左手开启旋塞或挤压玻璃球,驱逐出滴定管下端的气泡。再将溶液加至“0”刻度以上,调整液面至“0”刻度,1-2分钟后,记录初读数。
(4)滴定管滴定。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滴定管架上,如果滴定台不呈白色,应放一张白纸做背景,以便观察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在滴定的过程中,右手持锥形瓶颈部往同一方向呈圆周运动摇动锥形瓶,以使溶液混合均匀。
酸式滴定管操作,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向手心弯曲,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转动旋塞,但不要往外拉松活塞,以免导致漏液现象。
碱式滴定管操作,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夹握住出口管,拇指与食指挤压玻璃珠外面的胶皮管,使溶液从玻璃珠旁空隙处流出。
滴定时,溶液加入可以采用逐滴连续加入、一滴一滴加入和半滴加入三种方法。临近终点采用半滴加入,使滴液悬而未落,用锥形瓶内壁接触液滴,然后用洗瓶吹洗进试液中,为使试液与滴定剂混合均匀,反应及时进行完全,同时不断摇动或搅拌试液。
(5)滴定读数。读数时,手拿着滴定管上端,使其垂直,读无色或浅色溶液时,眼睛视线应与溶液弯月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但遇溶液颜色太深,不能观察下缘时,可以读液面两侧最高点,“初读”与“终读”应用同一标准。读白背蓝线滴定管时,应取直线上两尖端相交点的位置读数。对分度值为0.1mL的常量滴定管,读数时应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即估计到0.01mL。
老师展示滴定管操作动作图片,请学生判断其操作是否规范。照片分别展示正确的和错误的容量瓶操作动作,强调规范使用滴定管的要求。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对比说出哪些操作是规范的,哪些操作是违规的。
3.再次实践。学生按照滴定管使用的程序,规范操作,再次完成任务。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已经会操作的小组完成新任务——已知浓度的酸配制未知浓度的碱;操作不正确或者是未完成的小组继续完成任务。老师巡视指导,学生通过再次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课后思考。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为什么要用待装液润洗2-3次?用于滴定的锥形瓶是否需要干燥?是否要用待装液荡洗?为什么?

5.参观实践。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与实践。

三、理实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成果

(一)学生提高了考试成绩

在2008级、2009级学生中实施一体化教学后,各班考试成绩有明显的上升,一体化教学效果明显。

(二)提高了考证通过率

化学分析工考证通过率95%、污水化验监测工的通过率85%,学生大幅度提高了实践技能和理论水平。

(三)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

开展“一体化”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2009级30名学生的调查,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占70%,较有兴趣的占20%,没有兴趣的占10%。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了社会满意度

首批参与课程改革的2008级学生已参加工作,根据对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总之,在中职分析化学课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取得良好

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简介]韦玉荣(1979-),女,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学。
(责编 丁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