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师 >> 教师师德 >德育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如何写

德育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如何写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4702 浏览:149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师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教师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在构建着学生的思想与灵魂,正像一本书中所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了斗争;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在社会生活变化多端、多种文化、多种价值并立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学生的教师不应该是千人一面的“抽象”个体,一个政策宣传人;教师对知识的情感、对事物的选择、评价以及个人阅历和人生感悟都将作为一种潜在教学去影响学生的观念与行为。所以,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应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成的价值体系。
身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想课堂是一个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利用专业知识和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一、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教师是学生最关注的人物,也是他们最喜欢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从道德品质到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和进一步的完善,我想具体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树立教师的角色规范,树立威信。

第二,老师要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乐于与他们交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师爱去包围他们,当老师的这种情感一旦触及到学生内心的情感需要时,学生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并对此有强烈的表示,亲其师而信其道。
第三,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课堂气氛宽松、和谐,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在的潜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科学导向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那么,要达到这一目标,光凭讲解练习语言知识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些能够触动他们心灵的材料,话题和课堂活动,使他们自然而然的形成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念和人生观。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人文教育价值的英语文章,让学生体验感悟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思想,还要为他们提供开放性的话题,使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有话可说,从而能够激发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观点,辩论是非。

三、教学环节和方法的辅助配合

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学校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人们社会主义品德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准则和法制道德规范的总和。从内容结构来看,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法制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五个方面的要素。抓住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情境”,运用以下的方法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

1.情境驱动法

在教学情境中运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所创设的情境,首先,注意渲染具有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起了相应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从关注、产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获得。其次,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教学情境的相关对象上。随着情境的延续,学生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由于情感的弥散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步融入到学生的个性之中。

2.暗示倾向法

可以针对学生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这种不显露目的、用创设情境、优化情境的间接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过程,就是暗示的作用。

3.角色转换法

在优化教育教学的特定情境中,蕴含着教师意图,结合教育特点所设计的角色,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学生在相应的环境中,扮演角色、担当角色,会产生进入角色的知觉,能理解角色的地位,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体验角色的感情。通过不断的积累,在相近的环境中,学生会在无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扮演角色,这样也能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良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让我们为孩子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思想道德和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世界中感受世间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课堂教学的艺术\[M\].漓江出版社.
\[2\]刘国权,赵光辉.高等教育心理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
\[3\]郝新生,靳国庆.高等教育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
\[4\]刘显国.教法选择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